王 搏 (牡丹江師范學院 157000)
《仲夏夜之夢》中的浪漫藝術解析
王 搏 (牡丹江師范學院 157000)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喜劇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作品之一,其作品浪漫藝術的主要表現特色在于莎士比亞巧妙的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在整部喜劇中起到了貫穿全篇的作用,使整個藝術機體得到了很好的統攝,具體表現為虛實結合,相得益彰。其中,喜劇場景的虛實、故事情節線索的虛實以及人物關系的虛實和心里表現的虛實屬于該作品虛實手法的具體體現。這樣的手法不僅豐富了劇情,同時也為本作品增加了不少浪漫氣息。由此可見,莎士比亞在作品中對于虛實手法的運用與其作品的浪漫藝術以及喜劇理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莎士比亞 《仲夏夜之夢》;喜劇浪漫藝術虛實手法
《仲夏夜之夢》屬于莎士比亞喜劇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作品之一。一直以來,被評論者所稱道的便是其劇本中莎翁所賦予的浪漫色彩以及奇情遐想。從個人角度出發,我認為作品中最具有莎翁浪漫喜劇效果亮點的便是其中巧妙地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在整部喜劇中起到了貫穿全篇的作用,使整個藝術機體得到了很好的統攝,具體表現為虛實結合,相得益彰。通過這樣的形式向觀眾展現,觀眾可以清楚的領略到莎翁浪漫喜劇的藝術宗旨。虛實手法是藝術家善于運用的表現手法。
而莎士比亞在寫《仲夏夜之夢》這不作品時對于虛實手法的運用卻與上文所提及的不同之處有很多。實畫與虛畫在劇中的莎翁筆下皆有展示,二者相得益彰。與此同時,作者通過運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豐富多彩,自如熟練不僅使劇情得到了深化和豐富,也給作品增添了許多浪漫抒情的氛圍,開拓了藝術表現容量。作品中虛實手法的運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線索的角度來看,《仲夏夜之夢》共有四條情節線索:第一,雅典大公的婚事;第二,赫蜜雅等兩對青年男女在戀愛中的遭遇;第三,仙王與仙后的慪氣以及所發生的惡作劇;第四,一伙工匠們排戲的場景。其中這四條情節線索相互交錯發展,使劇情得到了豐富并更加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其中仙王與仙后這條線索的作用尤為重要。一方面,通過一些無聊的事導致仙王與仙后變得反目不和,通過仙王與仙后的不和來反襯出在愛情的道路上赫蜜雅等兩對男女的坎坷,以及他們對于愛情的向往真誠而又認真。一面是夫妻二人之間無聊的猜忌及舉動,一面是兩對男女為幸福的到來而努力的抗爭。另一方面,仙王在作品中代表著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以此來影響著赫蜜雅等兩對男女在愛情路上發生的羈絆和解脫。萊珊德等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不停的轉換戀愛對象,但該喜劇作品通過運用一種浪漫寫作手法(錯點仙藥水)在愛情路上助他們一臂之力,由于超自然力量的影響使他們在追求愛情的路上誤入迷途,這樣的情節設計既不會使觀眾產生反感的情緒,與此同時還可以為此部作品添上一筆濃墨重彩,達到了喜劇的影響效果。而后半部分的情節線索,莎士比亞卻通過一種超現實的浪漫手法來表現,即蒲克把仙藥水的誤點,致使致兩位男青年在愛情的道路上從根本性逆轉了自己的戀愛意向,進而整條線索由前一部分的實變成后一部分的虛。
在作品《仲夏夜之夢》之中主要場景一共有兩個,第一場景是在宮廷中,第二場景是在森林中。實寫是在第一場景中,虛寫則是在第二場景中有所體現。其中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場景則是第一場景在宮廷中的部分,在宮廷中充分生動形象的的展現出雅典大公對自己婚姻的躊躇滿志及其氣勢恢宏、所提出的雅典法規是非人道的和家長意志的淫威、赫蜜娜與萊珊德的戀愛受到了現實的壓迫,以及他們的婚姻自主要求與非人道的雅典法規以及家長包辦婚姻的傳統形成了鮮明的矛盾沖突對比,這以情節以一幅現實生活中的沖突矛盾作為實景的描寫。然而在第二場景的森林中,這一部分在劇中的比重較第一場景在宮廷中遠遠超出了很多,莎翁實際上是試圖通過對自己的理想的展現進而虛構出了一個完美的藝術境界。莎翁所描繪的藝術境界不僅是神仙們游樂的仙境,也是赫蜜娜與萊珊德等追逐愛情的羅曼蒂克。在這個理想的境界里人們不再需要被法律法規所限制。在第一場景宮廷中,所展現的新舊兩種勢力的矛盾沖突,并且是無法調和的,而在第二場景的森林中,經過充滿喜劇性的周折,所出現的所有矛盾沖突都迎刃而解,年輕人在愛情的殿堂里也尋覓到了自己的真愛得到了滿意的結果,與此同時喜劇性結局也得到了圓滿和升華。總之,這是一個充滿浪漫的地方,所處的境界充滿了夢幻。“仲夏夜之夢”就是指這一場景而言,森林場景和宮廷場景相對照,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批判,對理想的追求。
那么,全劇中所運用的虛實相結合的手法的中心點是什么呢?不難看出,整篇作品中所圍繞的中心點就是仙王所代表的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劇中的體現就是一種可以使人與事陰差陽錯的仙法。進而由這種超自然力量所演變出的一件件生動形象的充滿戲劇色彩的事情。
蒲克作為仙法的給予者,在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亂施仙法,點錯了鴛鴦譜,導致兩對年輕人在愛情的路上充滿了誤會。蒲克仙水的錯點,隨之相伴的便是場景上、劇情上以及人物心理活動上的變化,由虛到實。而他再一次對他們點仙水,又使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有實回歸到了虛。這其中,也將虛線索第米特律與海倫娜重歸于好的情節做了保留,從中體現出了作者對于未來做出了理想化的處理。但是,由于有蒲克仙水的錯點作用下,整件事情都發生了相對的逆轉,變成了與現實相反的情況,與此同時線索由實變虛。對赫蜜娜窮追不舍的萊珊德變得惡語相加,將自己十足的熱情投入到對海倫娜的追求中去。而處于窘迫單戀情況的海倫娜,如曾經的赫蜜雅一樣占有了優勢,一直有人追求,而她自己卻因此而茫然不知如何選擇,認為這一切事情的轉變全是大家對她的戲弄。因此,不難發現全劇的喜劇效果全是由于蒲克點錯藥水后幾個人情感上的陰錯陽差,而另一方面,由于仙王給仙后也點了仙水導致了超凡脫俗的仙后愛上了丑陋粗俗的波頓。
總而言之,作品的喜劇效果是圍繞幾件陰錯陽差的事情而表現出的。當然莎翁通過陰錯陽差不僅為了體現全劇的喜劇效果,與此同時也借此體現出了虛實結合的戲劇性手法,從而表達出莎士比亞對于未來生活的嚴肅態度以及理想的追求。由于莎翁將寫作的重心定位其喜劇效果的展現而非對現實生活出現的種種現象的批判,而是想通過虛實相生的喜劇表現方式來展現他對浪漫理想愛情的向往,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也許正是《仲夏夜之夢》的藝術魅力所在吧。
[1]H.B.Charton,shakespeareaneomedy,Muthuen&Co.Ltd,London1945,P.103.
[2]轉引自張泅洋等著.《莎士比亞引論》第31章“莎士比亞批評簡史”,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3]張曉陽.《莎士比亞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觀》《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5).
王搏,女,1987年7月,籍貫:黑龍江省雙城市所在學校:牡丹江師范學院2012級現當代文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