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基 (深圳大學 518000)
復數性
——版畫藝術的“雙刃劍”
李 基 (深圳大學 518000)
復數性與印痕性、間接性一起構成版畫藝術的三大特性而區別于其他的藝術種類。對于版畫藝術,版畫的復數性又是一把“雙刃劍”。復數性在版畫藝術的產生、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初用于文明傳播的印刷利用了雕版印刷的復數性這一特征,版畫藝術也正是在圖像印刷中獨立出來。隨后,其他藝術利用版畫藝術的復數性而得到廣泛傳播的同時,版畫藝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使得用于版畫依附于其他藝術而存在,而抑制了自身藝術獨立性的發展。隨著攝影照相技術與機械印刷技術的出現與發展,版畫的復制功能受到消解,“版畫原作運動”的倡導,使得西方人們普遍的接受了版畫原作藝術,并且版畫原作藝術對復數性特點的繼承,在經濟價格和數量上占有優勢而被更多的人們所收藏、欣賞。在國內,卻因大眾對版畫藝術認識的不足,使得版畫藝術的復數性受阻于“物以稀為貴”的觀念。
版畫藝術;復數性;雙刃劍
1.版畫藝術因其復數性的特點而萌芽
版畫藝術與印刷有著緊密相關的聯系。雕版印刷最初在中國出現,版材依托是木板,印刷正是利用這種雕版印制的復數性,用來對文明進行傳播。而后來印刷的文字部分發展成活字印刷,圖像部分依然是雕版印刷。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圖像的印刷使得版畫藝術得以產生并且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隨后依次出現了銅版、石版和絲網版的印刷載體,而這木版、銅版、石版和絲網版也成為了今天版畫藝術的四大版種。
在版畫藝術產生與發展的歷程當中,西方眾多藝術大師為版畫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丟勒是西方把版畫藝術發揮出來的第一位高成就的藝術家,他極大的解放了木版和銅版的藝術表現力。其后,倫勃朗、戈雅和杜米埃等都對版畫藝術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
2.版畫藝術因其復數性而得到發展
復數性使得版畫承擔著文化藝術傳播使者的角色,版畫藝術在這種文化藝術復數傳播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這種發展既有版畫藝術技法上的發展,也擴大了版畫藝術的受眾基礎。
中國古代版畫藝術是豐彩多姿的,經卷佛像圖、小說插圖、畫譜和民間年畫等都是中國古代版畫的瑰寶。單線雕刻有出現明朝時期徽派黃氏家族那樣的精工巧匠,畫譜中有出現《芥子園畫譜》和《十竹齋畫譜》這樣幾可亂真國畫效果的佳品,饾版和拱花這些版畫技法也在這樣的復數傳播需求中因運而生。現代的版畫藝術繼承著這些古代的技法,而得到長足的發展。現代的套印和水印依然繼續傳承著傳統的技法。
在西方,復制版畫用于復制油畫、素描藝術而常被掛置于室內做裝飾,這使得復制版畫的技藝得到精湛提高,尤其是銅版畫和石版畫。另一方面,把復制版畫掛置于室內的習慣,也為后來“版畫原作運動”的成功推廣提供了群體的欣賞基礎。
3.版畫藝術因復數性傳播其他藝術的同時,對自身藝術獨立性的抑制
正因為版畫的復數性,復制版畫有效的利用著這一特點使得其他文化藝得到廣泛的傳播,復制版畫也成為了版畫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能否認,版畫藝術在復制傳播其他藝術的同時自身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也要認識到在進行這樣的復制過程中,版畫是作為其他藝術的替身而存在,這也抑制了版畫藝術自身的獨立性發展。
不管是明清的木刻版畫插圖中的精品如陳洪綬的《張深之正北西廂記》還是《芥子園畫譜》,它們的制版和印制技藝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可以說那都是在復制國畫藝術,而且欣賞者也同樣的不會意識到那也可以是作為一種獨立的版畫藝術存在著。版畫對國畫藝術的復制加上人們長期形成的對國畫藝術的欣賞習慣,使得版畫的藝術獨立性沒能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被提取強調出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而是在20世紀初,在魯迅先生對西方版畫藝術的引進介紹后,在中國逐漸的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
在西方,從丟勒、倫勃朗等眾多的藝術家對版畫藝術獨立性的促進,以及他們的版畫藝術作品的傳播收藏來看,版畫在西方,人們能有意識的認識到版畫本身的藝術獨立性。但是從傳播受眾的廣度和深度來看,版畫藝術還是沒能與油畫和素描藝術相比。這也就使得復制油畫和素描等藝術的復制版畫的傳播要大于原創版畫藝術本身,以至于在復制版畫面臨威脅的時候,需要“版畫原作運動”來倡導大家認識版畫有自身的藝術獨立性存在。
雖然,版畫藝術因其復數性的特點在復制傳播其他藝術時,對自身的藝術獨立性有所抑制,但從長的藝術長河發展來看,版畫藝術仍因為著復數性的作用而得到長足的技法和受眾群體的發展,為版畫藝術在近現代能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筑下堅實的基礎。也可見原創版畫藝術繼承著版畫復數性這個特點的一個歷史延續原因。
1.復數性使得版畫藝術更好地傳播發展
對版畫藝術自身獨立意識性的普遍認識,應該要從“原創版畫運動”算起。
正是因為版畫的復數性,使其成為復制傳播其他藝術的“合適替身”。但這種關系一旦消失,版畫藝術則面臨著新的變化,正如照相技術和機械印刷的沖擊使得復制版畫直接面臨了消亡的危機。西方“版畫原作運動”正是在版畫面臨著這樣的危機下出現的。這樣的運動,普遍的普及了西方大眾對獨立的版畫藝術的認識。
原創版畫藝術中對版畫復數性這一特點的承繼,使得版畫原作能不僅僅只為一人收藏,并且同時有價格優勢,能比其他藝術更低的經濟價格出售。也因此,在西方,版畫藝術的受眾面能更加的廣泛,能普遍的看到普通家庭對版畫的原作藝術的收藏。
2.“物以希為貴”對版畫復數性發展的阻礙
版畫藝術因其復數性而能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在國內,古代雖有著復制版畫和民間版畫藝術的輝煌,但沒能把版畫藝術獨立出來,三十年代魯迅先生對西方版畫藝術的引進,因黑白木刻的制作的簡易性和印制的復數性而在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后版畫逐漸發展成為與傳統的國畫和西方引進的油畫齊平的三大藝術畫種之一。也曾以群體版畫藝術的形式蓬勃發展一時。而進入新世紀,在國畫和油畫的拍賣收藏迅速發展的時候,本身應該有著優勢的版畫藝術在國內卻明顯的落后于國畫和油畫藝術。究其原因,其中卻有因版畫藝術作品的復數,收藏的版畫藝術作品的價值不能得到保證之說,這打破著人們“物以稀為貴”的觀念。
在國內,形成對于版畫的復數性的誤解,而阻礙版畫收藏傳播的原因重點是因為人們缺乏對版畫藝術的認識,缺乏對版畫印痕性,復數性特點的認識。版畫藝術的復數性既有前面所說的對版畫歷史發展的承繼,也有原創版畫本身復數性的意義,更有版畫藝術復數性帶來的版畫思維的應用。并且版畫藝術并不會因其價格的高低而影響到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低。
[1]張奠宇著.西方版畫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
[2]楊喆.西方版畫藝術市場的歷史和現狀[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1).
[3]王伯敏著.中國版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
[4]齊鳳閣著.中國現代版畫史1931-1991[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10).
[5]徐冰.對復數性繪畫的新探索與再認識[J].美術雜志,1987(10).
李基(1989-),男,漢族,江西信豐人,在讀研究生,深圳大學,研究方向:美術學專業版畫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