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秀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537100)
解讀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
姚金秀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537100)
在整個藝術領域中,國畫是一個散發著五彩光芒的瑰寶,它同時也是一個凝聚了我國幾千年美學及文化思想的寶石。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國畫也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其意境表現的手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國畫藝術變得越來越完美。因此,本文將針對國畫藝術,對其的意境表現手法進行深入的解讀。
意境;瑰寶;國畫藝術;表現手法
所謂的“國畫”,指的就是:畫在絹、宣紙和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它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利用毛筆沾上水、墨、彩畫在絹或紙上而成的。國畫的題材可以分為:人物、山水和花鳥等,其技法也可分為具意和寫意兩種。國畫在內容和藝術的創作上,都體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社會以及與之相關的政治、道德、哲學和宗教等方面的認識。
(一)動靜結合,相輔相成
在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當中,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來體現國畫的意境是非常重要。與此同時,動靜結合的創作技巧,也是讓國畫能夠表現出靈動意境的關鍵。雖然,國畫從表面上看上去是靜止的。但是,國畫想要表達出來的,卻并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那些物象,還有一種能夠將物象寫實、寫真的動態意境。除此之外,國畫核心思想和情感的體現,也是通過動態意境來表現的。因此,把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合理運用到國畫藝術中,就可以為國畫營造出一個動態的意境。如此一來,人們也就可以從原本靜止的國畫中,深切體會到創作者想要借助物象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情感。
(二)虛實結合,引領潮流
所謂的“虛”,指的就是:本來看不見的,但是讓其通過“實物”的表征,就可以體現出來一種虛擬意境;而“實”值得是:真實的物象,是人們利用肉眼就可以直接觀看到的。因此,在國畫藝術當中,虛、實以及意境這三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于是,虛實結合,也成為了國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意境表現手法。
在利用虛實表現手法對國畫的意境進行表達時,要依據國畫的具體物象以及創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情感,對國畫的意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虛實結合。其中,“實”表現出的是國畫創作中具體的某一創作技巧,把技巧和手法合理融入在一起,才能夠提升國畫作品的意境。“虛”表現出來的則是文化的內容,是創作者在進行國畫創作的過程當中,想要借助于物象體現出來的美學藝術以及文化素養。而國畫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用肉眼看不到的情感和思想,才能夠讓意境的表達變得更加的深刻。因此,國畫藝術當中的“虛與實”應該被看作是一個整體,且它們在國畫中的具體表現,也是彼此彌補和協調的。
總而言之,虛實結合在國畫藝術中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畫藝術的意境表達能力。與此同時,虛實結合的意境表現手法,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也會成為能夠推動國畫藝術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墨彩結合,豐富內容
在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當中,墨彩結合的表現手法占據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其具體表現出來的國畫類型,也成為了國畫當中的一種典型性代表,比如:水墨畫,它是由水和墨經過調配,使水和墨的濃度達到一定要求,然后用它們的混合物作出來的畫。一般來說,水墨畫只有水與墨,黑與白,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被稱之為彩墨畫。其中,可以把墨作為主原料,再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以及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的黑、白、灰層次,來使其達到意境表現的目的。
其次,許多創作者在對水墨畫進行創作的時候,通常會將他們自身融入國畫的意境當中,讓自身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并通過對國畫意境的感知和體會,將它們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水和墨中,同時借助毛筆,將意境中的具體物象在絹上清楚的描繪出來。
總的來說,墨彩結合的意境表現手法,不僅可以豐富國畫的色彩,還可以讓物象將創作者的思想及其情感充分表現出來。這樣,人們在欣賞國畫的時候,也就可以從意境當中,深入感受創作者寄托在物象中的思想和情感,從而讓人們與創作者能夠達到情感共鳴的這一目的。
(四)線形結合,平鋪直敘
線條是意境表現手法中較為傳統的一種,它同時也是古代人們用來進行國畫創作的一個主要手段。過去,因人們比較質樸與保守的思想,讓線條成為了表現國畫物象的重要形式。
另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線條意境的表現手法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其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比如:簡筆和素描等。雖然,線條在國畫中的應用看似比較隨心所欲,但它卻是在經過創作者對其進行多次研究以及雕琢之后,才能夠被應用在國畫創作當中的。
最后,線條的應用也要與物象神合,這樣就可以讓線條與物象的形合理融合在一起,使其實現線形結合。由此可見,線形結合作為一種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要的意境表現手法,它在國畫當中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畫的藝術價值。
意境表現手法在國畫藝術中的運用,讓國畫的內容變得更豐富多彩,同時也讓國畫表現出來的思想及情感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現對意境表現手法在國畫藝術中運用的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將其概括成幾下幾點:
1.有利于國畫核心內容的體現;
2.有利于讓創作者將自身的思想及情感寄托在物象當中,并通過物象將其直觀的表現出來;
3.有利于提升國畫作品的藝術價值;
4.有利于促進國畫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5.有利于傳統文化在國畫藝術中的體現。
綜上所述,國畫作為一種比較傳統的美學藝術,它在我國整個藝術領域當中,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國畫之所以會有今天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于意境表現手法的。因此,在高科技技術領域下的今天,為了讓國畫契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國畫研究者就以國畫理論為基礎,把創作手法作為主要手段,對國畫的意境表現手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來完善現有的意境表現手法。與此同時,研究者也依據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對國畫的意境表現手法進行了創新,并讓這些新型的意境表現手法,成為了能夠推動國畫藝術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動力。
[1]胡夢熊.淺談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1).
[2]劉宇.淺析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J].文學教育(中),2013(8).
[3]徐茜.淺析國畫藝術的意境表現手法[J].大眾文藝,2012(22).
[4]方雄.國畫山水中的意境研究[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2(11).
[5]孫翠翠.淺談油畫創作中的意境與情感[J].大眾文藝,2011(12).
[6]徐暢.淺析中國畫藝術中的意境表現手法的變遷[J].美術教育研究,2012(5).
[7]夏萬杰.情境意蘊因象而生——寫意畫的意境與意象淺析[J].美術向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