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野 (新鄉學院 453000)
論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設計
沈志野 (新鄉學院 453000)
地域性是景觀設計的基本屬性之一,但在我國北方,卻普遍存在著在居住區景觀植物設計中忽視地域性特征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以人性化作為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設計的指導方針,分析北方居住區綠化地域性設計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的設計方法,以期更好的建設居住社區,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地域性;忽視原因;設計方法
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地區的景觀設計,都要考慮景觀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地域性,但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我國北方許多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很少考慮地域性的問題,設計傾向雷同。他們在設計中沒能很好考慮地域性的差別在居住區設計中的影響,因為商業目的的刺激,在居住區綠化設計中出現了很多追求派頭效果但并不合理的情況,由于客觀或是開發商的主觀原因,造成部分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出現了很多浪費資源、資金損失的現象,例如季節性短期效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以生態性、科學性和人性化設計理念為思路,系統總結我國北方居住區的綠化所需要的具體營造方法和手段,從而改進中國北方居住區綠化的設計,這方面的研究十分迫切,并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古代造園著作《園冶》中已經有了對景觀園林設計中地域性問題的探討,并提出了很多例如“體宜因借”的設計原則思路。近年來我國提出的《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中也明確指出:在居住區景觀綠化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地域性原則這一重要的基本內容,尤其在綠化方面,居住區景觀的植被設計應該重點考慮地方因素,避免盲目效仿其他地區的設計方法,應以當地區特有的地質、水文、氣候和歷史文化傳統作為準則進行分析。
北方地區四季分明的地方特征,對于創造優美的綠化環境本應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但是,某些北方社區綠化種植設計卻沒能利用這一優勢,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主題風格的片面追求,非本地植物無節制的運用,過分栽植奇花異木,導致綠化上的短期效應,最終使得居民在某一時間段內無景可觀。二,栽植方法無視本地樹種限制,反生態的設計造成后期維護難,另外,應盡量避免出現北方冬季滿目枯黃的凄涼植物環境,造成人們視覺和心理上無法接受的情況,違反綠化設計的初衷。分析一下,造成上述現象的客觀原因主要是北方寒冷氣候對樹種的選擇有限制,而主觀原因則是缺乏地域性原則指導的設計問題,以及開發商的炒作、后期維護等方面。
1.選擇樹種
居住區景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之一就是保持他們有良好的植物群落多樣性。應模擬自然地理條件,并將其復制與居住區綠地中,使其形成結構層次豐富的人工自然生態環境,并使植物通過自然的生長狀態來形成合理的居住區景觀,使其適合本地區的氣候及土壤環境、植物種群關系一旦配置協調,不僅能達到視覺上的美觀,同時會減少后期養護。
北方居住區綠色植物選擇原則和具體類型:
A.選擇便于管理、生長健壯的適于北方地區種植的樹種。如松樹、柏樹、柳樹、槐樹、榆樹、楊樹等,北方地區用得最多的耐寒樹種多為松柏和柳樹,還有丁香、荷花、芍藥、牡丹、海棠等灌木。
B.選擇枝葉茂密、樹冠較大的落葉闊葉樹如國槐、合歡、懸鈴木等,這些品種不僅可以有效的吸附灰塵及減弱噪音污染,還可以在夏天為居民提供遮陽降溫的作用,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有利于居民健康。
C.選擇一些楓樹、紫薇等在四季具有不同觀賞性的植物。
D.在陽光照不到的背陰面,適合于垂絲海棠、常春藤、梅花等藤蔓類攀援植物的生長。
總之,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設計以人為本,四季常青的植物是其首選,應注意避免大面積種植落葉植物,以免冬季一片枯黃,還要注意把開花植物搭配栽植其間以形成美景,春夏植物搭配可能性最多,選配秋季植物應主要體現葉色變化,冬季觀賞落葉植物時要突出其樹形、枝干、果實等。
2.北方居住區植物配置具體方法
A.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的搭配
由于北方地區氣候的原因,各種植物繁盛衰亡的季節不同,所以可將色彩對比大的植物如紅楓、紅葉李等和綠色的云杉、柳樹、油松、梧桐等搭配栽植,并將這些觀賞樹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
B.注意按照季節配置植物
各類植物的交錯種植應按季節特性進行。以達到四季均有景的配置效果,例如迎春、丁香、桃花、連翹、榆葉梅等是在早春開花;晚春則有玫瑰、薔薇、棣棠;紫薇、木槿為初夏開花;紅楓、三角楓、銀杏是秋季的觀葉植物;檜柏、油松冬季常綠。
C.配置層次與配置比例
應把植物按不同的特征入花色、葉形、高度等分層搭配在一起,從而豐富景區的色彩層次,并延長觀賞期。
適合栽植于上層的植物有:常綠喬木例雪松、油松、白皮松、側柏;落葉喬木類例銀杏、欒樹、泡桐、刺槐、白蠟、柿樹、杜仲、懸鈴木等。
適合栽植于中層的植物有:錦帶花、紫薇、黃櫨、紫葉李、豐花月季等適合栽植于疏林空地,紫荊、紫穗槐、鋪地柏、珍珠梅等適合于全光照條件或者半光照條件,而金銀木、連翹、紅瑞木、棣棠則適合于在全背陰環境栽植。
適合栽植于下層的植物有:常春藤、白三葉、金銀花、鋪地柏。
北方居住區的植物應盡量選擇闊葉樹種,并使常綠植物的比例不低于1/4,且多種類多層次搭配種植喬灌木、草坪等植被,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D.草本花卉與木本花卉結合
在北方,入冬后大部分花卉會枯萎或死亡,不宜大面積種植,一些如美人焦、月季等花卉植物可在其余季節少量集中點綴。
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和群植是北方居住區常用的植物配置手法。
A.孤植樹木常作為居住區環境的主景,它主要突出樹木的個體美,孤植樹周圍如果配置其它樹木時,應使其保持合適的距離并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孤植樹要求樹冠大,枝葉濃密可庇蔭,葉片大,以傘形或圓球形樹冠為好,例如油松。孤植也可以用來單獨展現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單株植物。
B.在居住區和建筑物的入口及廣場兩旁常采用對植。它追求的是植物形狀和色彩等的均衡,而不是絕對對稱。
C.列植經常在道路兩旁采用,它是指以同類樹木用等距成行栽種,不僅能形成規則的形式,也能起到遮擋視線和消聲的作用。
D.三株以上樹木的自由組合形成叢植,它們常組成不等邊三角形的形狀,并且還可以向更廣泛的空間放大擴展,構成具有野趣的生態環境,與大自然連成一體。
[1]郭笑梅.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與水景景觀設計研究[D].2009.
[2]周濤.居住小區綠地的人性化景觀設計研究[D].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