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妍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650111)
試論心理因素在器樂演奏中的重要性
彭 妍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650111)
器樂演奏是一門復雜的,由多種心理、生理因素構成的音樂表演性藝術,其中尤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器樂演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決定者演出的成敗。
器樂演奏;心理因素;恐懼心理
器樂演奏是一門復雜的,由多種心理、生理因素構成的音樂表演性藝術,其中尤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在演奏過程中不僅要求演奏者具有較高的演奏技能,還需具有多層面的信息容量,并能將譜子上的旋律融入到自己的真實情感中,用心的演繹出樂曲的獨特意境。但在演奏實踐中,人們往往過多的注重本專業的各種技能技巧,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對演奏者的影響,我個人認為,應該把這兩者很好的相融在一起看待,就此問題作以下闡述:
演繹樂曲,是每一位音樂愛好者及音樂家們對樂曲進行二度創造演奏的一個過程,是融入了演奏者個人的內心情感及個人性格特點的一種表現形式,從而通過自身對樂曲的感知認識,而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但因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而所表現出的狀態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所產生的演奏效果也會不同。器樂演奏與心理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整體,它是演奏者的一種思維活動過程,即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良好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激情創造的過程,這一序列活動都受限于心理因素,對演奏者產生積極與消極的影響,這種整體的協調主要依靠大腦來支配完成。由此可見,平時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的情緒狀態不穩定、樂譜演奏錯誤、遺忘等怯場現象,都屬于心理狀態的表現。所以,演奏時的環境與自身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著演出效果的好壞。在這整個過程中,都離不開演奏者的心理活動,而往往心理活動受限于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心理因素的培養也是同等的重要,我個人認為,首先,取決于教師在平時授課時,有針對性的、不斷的訓練幫助學生在演奏前消除焦躁的情緒,并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來激勵演奏者的演奏欲望,讓其能通過這種方式在演奏者腦中形成一種模式。其次,對于演奏著來說,在平時的演奏訓練中要多留意自己在演奏時會出現的心理狀況,從而有目的的找出解決的辦法減少發生,避免影響到演奏的效果。最后,演奏者要樹立良好的信心,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奮斗的目標,減少過高要求而帶來的不必要壓力。因此,對于學習器樂的演奏者來說,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尤為重要的。
作為器樂演奏者來說,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功底和具有良好的演奏技能是消除精神緊張、減少心理壓力最基本的前提。如果一名演奏者不具有過硬的基本功功底和良好的音樂素養,具有再好的心理素質也不可能演奏出成功的音樂作品。反之,一名演奏者不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在演奏時只要一遇到突發的技巧問題都無法去解決,這時具備再好的心理素質也沒多大用處了。所以,當我們在平時練習時,一旦碰到技巧難點或樂曲困難片斷時,都要認認真真的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反反復復的練習,哪怕是一個音符、一個動作都要認認真真地去演奏,以至熟練掌握,這樣才能避免在演奏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除此之外,在演奏前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調整好自身的狀態,增強信心、穩定情緒,排除干擾,這樣才是演出成功的關鍵。由此可見,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技術手段是同等的重要,兩者缺一不可。
對于演奏者來說對舞臺環境的影響、對演出成績的擔心、對社會影響的擔心等等,這些雜念都會引起演奏者心理緊張、恐懼,由于演奏者在演出前承受了超水平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外界刺激,致使演奏者超越了最佳“競技”狀態,從而人為的造成了過度地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再加之又不具備良好的心理因素,而導致心慌意亂,記憶減弱,造成樂譜旋律彈錯甚至遺忘,影響了正常演奏水平的發揮。因此,在演出前要增強自信心、排除雜念,控制造成恐懼心理的干擾因素,這對每個音樂表演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加以重視和解決。
1.演出之前的心理準備階段
在此時,技術上的訓練和練習是最重要的,要仔細認真的完成好樂曲或練習曲中需注意的環節,總結走臺后存在的問題,使舞臺上的全過程較牢固的反映在自己的大腦中,使它形成一個固定的反映形式,但這一形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心理的支配及調整和控制下逐漸形成的。因此,在整個準備過程中,要經常假設自己在舞臺上演奏,反復總結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演出取得成功奠定基礎。
2.演出時的心理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演奏者只需認真地做些必要的基本功練習來活動手指和把樂曲彈一至兩遍即可,最好不要對樂曲的技術難點進行反復多次的練習,這樣會增加心理負擔。在此時,最好養精蓄銳、增強信心、穩定情緒,迎接挑戰才是最重要的。
3.控制演出的恐懼心態階段
這個階段對于器樂演奏者來說至關重要。這就要求音樂表演者依靠大腦的支配調節作用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克服心理緊張和減少心理壓力,全身貫注的投入到音樂表演中去,演繹出優美動聽的音樂。緊張是人的一種本能反復,人皆有之,多變而復雜的外界環境,都會給人造成不同的刺激和影響,而在此時,人們就需多留意自己的各種心理狀態的表象,并進行有目地的心理調節和自我控制,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演奏的樂曲上,并能自如順暢的演奏出內心所想要表達的意境,使整個演奏充滿激情,并對演奏產生強烈的欲望,這樣就可以忘切擔心和恐懼。當然,要取得良好的演出成績,我個人認為,還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平時練習時,要特別注重練琴方法,多采用慢速練習和分樂句單獨練習的方法進行練習,對樂曲中的困難片斷要多練、精練,直到練熟、練通順為止,才能慢慢的加速。對技巧難點要反復的練習,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練習,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在平時要多聽、多看、多分析別人的演出,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并多參與各類演出、比賽活動,善于總結演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及時地進行改正和避免,對自己有個自我評價的過程。最后,根據個人自身的情況,學習一些相關的音樂心理學知識,讓其能在演奏時調控自己因怯場現象而產生的恐懼心理,從而減少干擾因素的影響,使演奏者能正常的發揮,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而言之,有意識的學習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及不斷的對心理因素的培養,我個人認為是相當有必要的。此外,再加上正確的練習方法和刻苦的練習、正確的訓練使演奏技藝不斷地提高,作品日臻成熟,只有達到這樣的境界,才能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才能擁有最佳的、自我的、廣闊的舞臺,才能演繹出優美動聽的音樂。
[1]丁妮.淺談音樂表演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J].成才之路,2007.
[2]張前.音樂表演心理的若干問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