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豐 郭春寧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41000)
贛州高校美術師范類畢業生就業心理調查與思考
王紅豐 郭春寧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41000)
近年來,贛南地區美術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情況總體并樂觀,之所以形成就業難難就業的局面,這里面既有社會的,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所以本文通過對贛州高校美術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調查,梳理出贛州市高校美術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和特點,并提出可行性對策,為美術師范類學生、高校美術院系和相關就業指導部門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為增強就業指導的有效性和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贛州;美術師范生;就業心理
備注:此文屬于2014年度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4367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作為美術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心理上是如何對待的,以及他們為此做了怎樣的準備工作,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采用無記名的形式進行,對贛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和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11級美術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進行了調查走訪,共發放問卷112份,收回有效問卷112份。
(一)就業準備——缺乏合理的大學職業發展規劃
“在基礎年級時,你是否做過職業規劃?”58%的學生做過,但沒認真對待,16%的學生沒做過,感覺沒必要,14%的學生做過,而且認真付諸實踐,12%的學生沒想過。從答案中可以看出,僅僅只有少數的學生從大學入校時認真規劃實施過自己的大學職業發展規劃。合理的大學職業發展規劃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沒有良好的職業發展規劃就沒有美好的人生,機會只會青睞有準備的人。對于部分美術生而言,因為沒有合理的大學職業規劃,缺乏學習動力,整天無所事事,更有甚者,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不能自拔。這就造成了許多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沒有目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清晰地認識和定位自己的職業方向,找到什么樣的工作都去做,或者簡單地為了工作而工作。
(二)就業傾向——期望值過高
“你期望的月薪是多少?”選項中,5000元以上的占40%,4000-5000元的占25%,3000-4000元的占31%,2000-3000元的占2%,1000-2000元的占2%。從上面的調查中可見,美術師范生在薪金待遇方面期望值整體偏高。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美術專業的學習成本較高,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學費、學習用品等方面的開銷遠遠大于其它學院的學生,比如師范文科專業每年學費約4500元,美術專業學生生卻需要9300元到12000元,這勢必造成美術生高付出也需要高回報的心態。
“在選擇就業單位時,你認為以下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41%的學生選擇工作環境,18%的學生選擇薪水和福利,14%的學生選擇個人發展前景,12%的學生選擇個人興趣,9%的學生選擇單位發展前景,6%的學生選擇專業對口。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美術師范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以前只要有份工作就滿足的觀念早已遠去,現在更多看重的是好的工作環境和高薪水,而單位發展前景,個人發展前景及個人興趣這些重要因素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暴露了當下的美術師范畢業生只注重眼前缺乏遠見的問題,這也必然會導就業難的現象。
“擇業時你的首選地區是?”36%的學生選回家鄉就業,33%的學生選擇中小城市,28%的學生選擇大城市,3%的學生選擇回基層就業。通過此項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擇業地點方面已回歸理性,但仍然有部分學生想到大城市去打拼,相比之下,只有僅僅3%的學生選擇到基層就業,這反映出部分學生怕吃苦的心態。
(三)自我認知——自我認知不清,存依附心理
“你認為你的競爭優勢在于?”29%的學生選擇不清楚,28%的學生選擇社會關系,19%的學生選擇專業能力,24%的學生選擇工作能力。此項結果顯示部分學生對自己認知不清,茫然地混日子,抱著“到時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極心理。另有不少學生有很重的依附心理,不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努力上,不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而把希望寄于托關系走后門上面。
(四)就業意識——就業意識不強,缺乏就業危機感
“你是否經常上學校的招生就業網,了解最新招聘信息?”43%的選擇偶爾,42%的學生選擇沒有上過,11%的學生選擇根本不知道,5%的學生選擇經常。
“你是否會參加在學校舉辦的大型、專場招聘會?”61%的學生選擇看情況,22%的學生選擇會,17%的學生選擇不會。
高校就業網站是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就業信息發布、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及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發布等畢業生就業工作實現的重要平臺,但是在上面兩項調查中,我們卻發現只有少數的學生經常關注學校的就業網站和就業信息,而大部分畢業生卻對這一重要信息資源視而不見,這說明當下的美術師范生就業意識不強,缺乏就業危機感。
(一)制定合理的大學職業規劃
大學職業規劃的有無,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樹立輕薪酬重提高能力的就業觀
美術師范畢業生在求職時應對薪酬有理性的預期,不要期望過高,影響正常就業。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應該認識到提高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應更多地考慮選擇能學到知識、鍛煉能力的就業崗位,不要過分看重薪酬,同時也要明白隨著自身實際工作能力和績效的提高,薪酬自然會達到合理的預期。
(三)樹立“先生存后發展”的就業觀
應屆的大學畢業生因社會和工作經驗不足,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因此,必須打破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舊的擇業觀,要樹立不斷進取的職業流動觀念,畢業后不必急于在短時間內找一個固定的“鐵飯碗”,不妨降低起點,只要條件基本認可的用人單位接納,就先找一個暫時工作,實現就業,走進社會。這樣既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又可以在流動中發現機會、抓住機會、把握機會、求得發展。
(四)樹立到基層到邊遠地區的就業觀
近年來,東南沿海城市及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所需普通人才已漸趨飽和,而基層、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對人才的需求比較大。對畢業生而言,如果只是想留在城市、發達地區就業,那么就業的路子會越走越窄,只有不怕吃苦,勇于到基層、邊遠地區、農村貧困地區,才更可能多的尋求到理想的就業。
(五)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美術師范生能不能順利就業,不能只歸咎于外部因素,更不能依附托關系走后門,而更多的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美術師范生應改變重專業輕實踐的觀念,多參加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例如學校舉辦的素質拓展活動、各種級別展覽、社會實踐等。此外,美術師范生如果想在不見硝煙的就業大市場上成功“銷售自己”,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有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接收、處理就業信息的能力,及求職技巧,思想品德,人際關系資源等綜合素質,事實證明這些專業外因素對美術師范生求職擇業的影響越來越大。
(六)加強完善院系的就業指導
目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大都由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但美術專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就要求美術院系成立自己的就業指導辦公室,根據自己專業特點,針對性的進行實際有效的就業指導,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全面收集就業信息,為美術類畢業生就業提供各種就業咨詢服務。另外,應將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貫穿學生大學生活的始終,大學四年應分階段、有側重、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地進行就業指導,使美術師范類畢業生了解社會形勢和就業情況,關注就業前景,明確就業方向,增強就業意識。通過開設專門的就業指導課,從而實現高校、美術類畢業生和人才市場相互貫通,實現網上信息資源共享,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服務,并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其中得到提高,這些將對促進美術人才就業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1]李志剛.師范類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2]梁藝.西部高等藝術師范類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5).
王紅豐(1980-03),男(漢族),河南開封,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研,美術教育。單位: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