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
在國人眼里,買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無論在超市還是小攤,說出要買的品牌,付過錢就可以拿走。然而,在日本買煙卻要難上很多。
去年冬天,我到在日本定居的表哥家小住。我是個煙民,一天到晚幾乎煙不離手,沒用上一個星期,從國內帶來的煙就抽完了。一天,表哥見我要出去買煙,就提醒我:“你最好帶上能證明自己年齡的證件,不然,你很難買到煙。”
“有錢還能買不到煙?”我有點兒不太相信,故意沒帶任何證件,就想看看表哥的說法是不是夸大其辭。
日本的便利店很多,沒走幾步就有一家。進了門,店員很熱情、禮貌地跟我打招呼。我徑直走到香煙專區,挑選了一條七星牌香煙,然后走到收銀臺前。收銀小姐接過香煙,掃描價格。我看了一眼顯示屏上的錢數,掏出錢來準備付款。可是收銀小姐并不接錢,而是向我說了一句日語。我的日語口語很爛,沒聽明白。她就指指我,然后打出一個手勢。我一下子想起表哥的提醒——她是讓我出示身份證。我想說自己沒有日本身份證,卻不知道用日語怎么表達。
這時,店老板走過來,手里拿著一張身份證向我展示,又朝我鞠了一躬,說了句“對不起”,表示不能賣煙給我。我悻悻地離開后有點兒不甘心,于是,又試了幾家便利店,結果都一樣。看來表哥說得一點兒沒錯,在日本買煙還真得要年齡認證。
回到家,表哥見我一臉的沮喪,笑著說:“我跟你去吧,有這個就沒問題了。”說著,他掏出一張磁卡,見我不解其意,就解釋說:“這是卷煙護照。”
買煙還有專門的護照?我簡直難以置信。表哥看我驚訝的樣子,跟我解釋起日本的禁煙條例。
早在1900年,日本政府就頒布了《未成年人吸煙禁止法》。該法規定:2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許吸煙。因此,在日本買煙時,顧客必須出示身份證。2008年7月,為防止未成年人通過自動售貨機買到卷煙,日本煙草行業管理部門發行了Taspo卡(即所謂“成人識別卡”)。成年人只需在卷煙銷售點填寫申請書,連同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照片一同寄往煙草協會,很快就能收到印有本人照片的Taspo卡。
這個卡有什么用?怎么使用呢?
表哥笑著說讓我“長長見識”,就和我一起出了門,來到一個自動售貨機前。他用卷煙護照對準自動售貨機的信息識別系統后,就聽到“嘟”的一聲。表哥說:“這個聲音表示識別成功。”然后,他塞入一張鈔票,在五花八門的香煙品牌里選了兩盒七星香煙,然后按下確認鍵,只聽“嘩啦”一聲,香煙與多余的硬幣立刻落到出貨倉里。
這時,一位年輕的日本女子來到自動售貨機前。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她只是在自動售貨機前站了一會兒,然后在屏幕上操作了幾下,就拿到了煙。
我不解地問表哥:“她怎么不用卷煙護照就能買到煙?”
表哥指著售貨機上方的一個攝像頭說,管理部門在香煙自動售貨機中使用了面部識別系統。顧客在購買香煙時,只需面部對著安裝在自動售貨機上的一部數碼攝影機,識別系統就會將顧客的眼角紋路、骨骼結構和皮膚松弛程度等面部特征與10萬人的面部數據相比較,從而估算出顧客的年齡。表哥說,日本法定允許吸煙的年齡是20歲,該系統可以正確識別出90%的用戶年齡。“不過,對于那些看起來老相的年輕人或擁有娃娃臉的成年人,將被電腦歸類為專設的‘灰色區域,這些顧客會被要求插入駕駛證,以證實自己的年齡。”表哥補充道。
沒想到,在日本買煙會這樣“麻煩”。不過,我馬上找出了這個規定的一個“漏洞”——如果有20歲以下的年輕人想買煙又買不成,那么,符合購買條件的成年人買到香煙后,再轉賣給未成年人不就可以了嗎?
表哥笑著說:“在日本,關于禁煙的法律就有十幾部。其中明確規定,如果親屬、監護人以及售煙者向未成年人提供或銷售煙草,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及有關器具者,將受到50萬日元(1日元約合人民幣0.05元)以下的罰款。此外,日本各地方政府還頒布了所轄地區的禁煙規則,如果有人在該地區路上吸煙、扔煙頭等,將受到最低2000日元的罰款。”
表哥介紹的情況令我感慨萬千,在日本買煙雖然麻煩,卻有效保證了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正處于煙民低齡化背景下的中國,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應該吸收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