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齒字十分形象,看上去就像人的嘴里有幾顆牙齒。金文以后,加上了“止”作為聲旁。
小篆時,牙齒有上下兩排,隸書、楷書的齒字字形沒有太多變化。簡化之后,嘴里只剩下一顆牙了。齒的本義是門牙。
幼小的馬、牛等動物每年長一顆牙齒,所以用齒計算牛馬的歲數,也用來比喻人的年齡。
排列像牙齒形狀的東西:
鋸齒
梳子齒兒
成語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覺得冷,比喻
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詞語
掛齒:說起,提起(常用作客套話)。
不齒:不愿與之同列;不看作同類(表示鄙視)。
作文與考試·小學低年級版2015年10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