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維修部儀控處,廣東 深圳 518124)
垃圾發電的現狀及前景
張薇薇
(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維修部儀控處,廣東深圳518124)
摘要:文章針對垃圾發電的原理、技術應用現狀和實施垃圾發電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闡明了垃圾發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探討垃圾發電處理技術,提出了提高垃圾發電效率的途徑,服務于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
關鍵詞:垃圾發電;環境污染;現狀及前景
如何妥善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國乃至世界各國亟需解決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此問題在我國尤其突出,因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尚處于發展中階段,產生的生活垃圾是最多的。近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城市人口迅速大量增加,不可避免的就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垃圾成了許多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垃圾處理不當,將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資源占用、疾病傳播、影響居民健康等等。垃圾發電就是正確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種有效方式,此類發電技術的廣泛應用不但解決了城市生活垃圾無處安放的問題,還能夠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我國的垃圾發電產業隨著20世紀80年代第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入運行正式被大眾所知,此時,西方發達國家步入垃圾發電行業已有十余年的時間,最先建設垃圾發電站的是歐美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德國等。第一個垃圾發電廠正式投運之后,我國的垃圾發電在“九五”期間在南方一些大中城市備受重視,從2000年~2003年,在廣州、上海、杭州、鄭州、深圳等這些大城市,先后建成了20多個垃圾處理規模在200t以上的焚燒裝置。
垃圾發電興起的源頭是泛濫成災的垃圾,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這里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城市生活垃圾一方面會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作為能量來源進行發電,所以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優勢,合理利用資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年之后,隨著生活垃圾的逐漸增多和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大型垃圾發電廠開始籌備或者興建。我國現在已有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建設了約140座垃圾發電廠。自從垃圾發電正式在我國興起之后,垃圾發電廠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由于垃圾發電技術的參差不齊、垃圾發電裝置容量有限、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速度過快、人們不能自主對垃圾進行分類等各種綜合因素的作用,我國的垃圾發電產業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各種類型的垃圾處理廠發展迅速,在西方發達國家,垃圾發電廠需要花巨資從國外進口垃圾來滿足其生產需要,而我國的垃圾發電廠尚未達到此類生產規模。我國現行政策對垃圾處理的原則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垃圾在分類回收、運輸、存放以及發電過程中都可能產生和垃圾處理原則相悖的現象,這時垃圾發電行業的科研人員就需要集思廣益,充分利用科技進步和社會各界支持解決垃圾發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
我國是人口大國,產生的生活垃圾也是其他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約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包圍圈之中,據統計,我國每年將會產生大約1.5億噸的生活垃圾,其中70%都被填埋處理,用作發電的垃圾占垃圾總量不到10%,也即每年丟棄的可再生垃圾價值達250億元,由此可見,垃圾發電在我國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不過這需要有高科技的垃圾發電技術和垃圾發電生產裝置。科學家稱,焚燒垃圾產生的二次能源含有極高的熱值,2噸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熱量和1噸煤產生的熱量相當,由此可見,如果充分利用我國垃圾資源大國的優勢,每年節省的煤炭就是極為可觀的資源效益。垃圾發電廠因將垃圾作為資源進行焚燒處理用來發電,不但節約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能因減少地下填埋減輕對地下水和填埋場周圍環境的影響。
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將達到3.23億噸,也就是我國的垃圾年產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和GDΡ增長速度可以相媲美。垃圾發電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因為垃圾發電可以變廢為寶,一方面將垃圾中的熱值充分利用起來,另一方面可以對燃燒后產生的煙氣實施進一步處理,避免其污染環境。加快垃圾發電產業發展,除了相關行業人員的努力之外,國家也應加大對此行業的扶持力度,比如在稅收政策、垃圾發電廠選址建廠、并網發電電量電價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以促進垃圾發電行業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綜上可知,垃圾發電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垃圾回收、處理、運輸和綜合利用等各個環節的技術不斷創新和進步,興建垃圾發電廠一個利國利民。垃圾發電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垃圾發電的重視體現了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和對全球生態平衡的關注,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所以,垃圾發電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洪磊,王小文,姬艷梅,梁寶翠.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進展與應用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2011(03).
[2]任群.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
[3]閔慶文,裴曉菲,余衛東.我國城市垃圾及其處理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06).
[4]汪友碚.城市廢棄物處理與垃圾發電[J].發電設備,1997(Z2).
作者簡介:張薇薇(1981-),女,湖南湘潭人,研究方向:DCS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