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讀覽
傳iPhone 7將有4英寸版本,蘋果動力何在?


流量不清零,這個被討論了多年的問題總算被運營商們解決了。可一個問題被解決,更多的問題卻冒了出來,其中用戶們最關心的就是流量比不清零的時候跑得更快了。不少用戶發微博、朋友圈,去投訴去討要說法,絕大多數都只能換來運營商的一句:這不關我的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說穿了,無論真相究竟如何,運營商一定脫不了干系。可是,在這個通信市場被國有運營商壟斷的時代,市場體系還相當不健全,缺失的監管讓用戶有理都可能沒處說。對此,我們也只能從自身上想辦法,養成好的使用習慣是關鍵。

互聯網金融,這個詞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并不長,但在這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里卻經歷了瘋狂地爆發式增長。而隨著增長的持續,該行業存在的很多問題還是一一暴露出來,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相關政策法規和監管的缺失,這也正是發展速度太快帶來的弊端。不過,在職能部門對這片市場越來越重視的當下,相關的政策法規和監管正在逐步落地,這勢必會讓市場迎來一次大洗牌,在讓使市場慢慢走向正規化的同時,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多信心。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龐大的人口紅利會徹底的釋放出來,給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再提一次速。

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或許有不少人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其實它只講了互聯網世界中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互聯網產品會出于多方面考慮,放棄對一些小眾用戶群體的精細化服務,以便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服務更多的用戶上。其原因很簡單,從“小眾”這個詞就可以知道,這種市場的規模很有限,即便能獨占,業務規模也不會太大,而且限制頗多,同時還會影響業務線的橫向拓展。于是,互聯網公司做出這種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可即便是再小眾的市場,卻實實在在存在著需求,要怎么辦?在什么都講平臺化的今天,大公司不做的事也就意味著是創業者的機會,這也是目前互聯網創業多集中于小眾垂直領域的原因。而且,垂直的小眾領域千千萬,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總會有那些還沒被人關注到的市場。

微信公眾號有多火熱相信已經不需要多說,但知道QQ公眾號的人卻少之又少。其實,無論是從運營方式還是用戶屬性來看,QQ公眾號都遠比不上《微信》。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貨存在的原因。而且,在大家連微信公眾號都沒100%玩轉玩好的前提下,再加上一個QQ公眾號對于運營人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很顯然,不管QQ公眾號能不能做起來,先注冊了再說,是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一種是保護性占坑,即對自己原有品牌的自我保護;另一種則是搶占紅利期,在QQ公眾號運營初期搶占一席之地。

中關村曾是國內最大的消費電子集散中心之一,引領著中國電子類產品消費的風向標。可是,面對電商的沖擊,從2011年開始,這些電子賣場卻每況愈下。不只是中關村,深圳華強北與上海徐家匯等國內電子產業標志性的集散地同樣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這時,轉型就成了唯一的關鍵詞,不少電子賣場的選擇也都差不多:從電子大賣場向寫字樓轉型,借助多年積攢下來的名氣,成為科技創業園區。相信在可以預見的以后,傳統的電子賣場會逐漸消失。而這,也正是互聯網所帶來的變化。
手機,從功能機發展到智能機,性能越來越強,體積也越來越大。放眼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4英寸以下的機型已經成為了稀有物鐘,這也意味著,無論你的習慣如何,大屏已經成為了僅有的選擇。這種用戶去適應廠商的不合理情況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已經不可考。但是,難道小屏真的沒有市場了么?這卻未必,就小編看來,目前在售的4英寸的iPhone 5s在單手操作體驗上遠勝那些更高大上的大屏手機,更小的體積也更利于攜帶。傳奇的喬布斯就曾認為,3.5英寸應該是手機最適宜的大小,是體驗的閾值。而且,在有iPhone 5s這種成熟的設計方案在前,推出一款4英寸新機的成本要遠低于那些大屏的家伙們,價格覆蓋區間也會更加廣泛,搶占更多市場。或許,這就是有傳言說iPhone 7會推出4英寸版本的初衷。顯然,蘋果在搞定了高端市場之后,并不打算放過中端市場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