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躍
近40年來,我帶著“軍字號”那支筆筆耕在業余新聞寫作的園地,收獲著一塊塊散發清香的“豆腐塊”。然而,10余載春秋,我更鐘情于《黨員生活》,走到哪,就把親密《黨員生活》的“三字經”帶到哪。
讀,感受其特。每每捧著《黨員生活》,就像捧著一碗心靈“雞湯”,黨建經緯、先鋒本色、普通黨員普通事等欄目文章每篇必讀。每期《黨員生活》隨身而行,采訪到哪,讀到哪。段店鎮劉弄村是老區村,我把《黨員生活》內容摘抄在黨員學習園地,并帶動黨員干部成立《黨員生活》閱讀小組,學習刊物中的先進人物事跡。近年來,該村列入全市整村推進扶貧村,黨員干部帶頭參加義務勞動,并投資60余萬元興修水利、建文化廣場、安裝路燈、發展特色種養項目,使基層黨員干部在讀中受益。
寫,體會其精?!饵h員生活》欄目精致,文字、內容容量大。每次寫稿之前,我都有針對性地看一看《黨員生活》近期刊登文章的特點,然后才下筆謀篇布局。幾年來,先后有10篇文章在《黨員生活》刊發。
記,品味其深。在我的案頭,《黨員生活》尤其受青睞。我有一本讀寫筆記本,記錄每期讀寫《黨員生活》文章的點滴體會,哪怕是三、兩句。我覺得,要品味一本雜志的內質所在、文章之魂、標題之美等,就要深耕細記,從中領悟更深刻的情理。唯如此,這些年來,我把《黨員生活》作為摯友親朋,有時相視而語,有時心底稱嘆。
(作者單位:鄂州市華容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