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易(遵義市播州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貴州 遵義 563000)
論公路橋梁監理工作目前現狀及措施
周鑫易
(遵義市播州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貴州 遵義 563000)
橋梁工程是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 橋梁工程的質量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開展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監理工作十分重要,公路橋梁工程監理工作人員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公路橋梁的建設質量,具體要求重視施工人員的資質審查,以各種形式開展專業能力培訓,充分發揮監理工作人員的權力。本文主要介紹了目前公路與橋梁監理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公路與橋梁;工程監理;現狀:措施
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公路建筑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公路與橋梁數目越來越多,在開發的過程中,采用的先進施工技術突破了很多客觀條件的制約,提高了施工效率。公路和橋梁的監理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把關,力求把差錯和事故因素降到最低,但是現實中仍然經常發生公路與橋梁斷裂或塌陷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公路橋梁工程還處于發展階段,建設設備不夠先進,缺乏工程建設經驗;另一方面是我國工程監管體質存在弊端,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表現在:公路與橋梁監督管理單位工作做得不到位,沒有很好的發揮監督功能,部分單位在金錢和權利的誘惑下,作假、偷工減料現象嚴重存在。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工程質量問題,監理單位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切實履行監督管理的職責。
科技的發展帶動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的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交通運輸的發展情況,這就給我國公路和橋梁建設帶來的新的任務和挑戰。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在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集中精力建設公路和橋梁是必然要求。就城市而言,部分地區交通擁擠,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采取措施,如:在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建設人行天橋;在客流量大的長途公路上建立立交橋、在城市發展地鐵等,采取具體辦法,緩解交通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涌入大中城市務工,給城市帶來巨大的交通壓力,這就進一步要求我國交通部門重視交通問題。我國現有的很多公路和橋梁因使用年代較長,加上多年失修,部分已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嚴格控制通行量甚至重建。此外,我國公路與橋梁監理中存在的問題還包括有:監理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整體不高、監理工作人員欠缺責任感、監理單位相關制度不完善、監理行業中存在惡性競爭現象等問題??梢?,我國現階段公路一橋梁監管工作不到位,監管行業現狀不容樂觀。
2.1 完善相關監理的法律法規
要想保證公路與橋梁監管工作的全面發揮,離不開相關監理法律法規的規范。發現工程存在問題或事故后可以依據相關法律的追究責任,維護監理單位的權益,這樣就避免了出現安全問題后難以追責,造成損失。完善相關監理的法律法規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這類追責問題才能得到解決,維護社會公平、有序。
2.2 公路與橋梁工程監理單位一個多元發展
我國當前處在市場經濟占主導的社會環境中,各種競爭越來越大,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公路與橋梁工程監理行業也同樣面臨這機遇和挑戰。為了追求發展,我國公路與橋梁工程監理行業必須走上多元發展的道路,完善工程監理服務,多元滿足主業方的要求,同時維護自身正當利益。在合理有序的市場環境中不斷提高工程監理服務水平。
2.3 提高監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監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工程監理工作的效果。要對監理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專業培訓,開拓思維,認識當前國際上的新技術、新模式,從而確保做好自身的監理工作。監理單位除了加強對監理人員業務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選擇監理工作人員時,要盡量選擇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的人員 ,這樣有助于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
2.4 借鑒國外發展模式
我國公路與橋梁監理單位應與國外先進監理單位進行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優秀發展模式,取長補短,結合我國公路橋梁監理現狀和自身特點,尋找一種更合理的監理模式。這就要求我國公路與橋梁監理不斷學習國際先進技術,不斷總結,逐漸改變我國公路與橋梁監理現狀。
2.5 嚴格把關驗收
公路橋梁監理包含公路橋梁管理和公路橋梁監督兩個方面的職責,要嚴格把關公路橋梁建設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重復檢查施工情況。監理工作人員在驗收工程時,要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關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公路公路橋梁監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橋梁的監管工作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影響著人們的人生安全。所以,必須不斷加強公路與橋梁的監理工作,提高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將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從而保證公路橋梁工程的順利進行。
[1]馬國忠.公路橋梁監理工作中問題及對策[J].江西建材,2014(08).
[2]周艷.論公路橋梁監理工作目前現狀及措施[J].科技資訊,2013(06).
[3]朱明華.高速公路橋梁監理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