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鶴(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山東 萊蕪 271104)
智能光學測溫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徐曉鶴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自動化部,山東 萊蕪 271104)
在工業應用中,高溫測量技術最常見的方式是鉑銠熱電偶、鎢錸熱電偶等,它們都是稀貴金屬,價格昂貴,其抗氧化、還原能力和抗電磁干擾能力都較差,且壽命較短。由光學測溫傳感器和智能測溫儀組成測溫系統,可適用于700~1900℃各種工業窯爐的在線測溫控溫,通過與常用的鉑銠熱電偶相比較,本系統具有測溫直接、準確、壽命長、耐腐蝕、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等特點。
光學測溫系統;高溫測量技術;抗電磁干擾能力
智能光學測溫系統旨在研究開發出一種代替熱電偶測溫的新型技術,可適用于700~1900℃各種工業窯爐的在線測溫控溫。該系統利用光學測溫原理,光學傳感器通過測量物體表面輻射的能量來確定物體的表面溫度,智能測溫儀接收傳感器輸出電壓進行高精度非線性校正并實時用LED顯示測量溫度。該系統可廣泛使用于鋼鐵、有色金屬、粉末冶金、焦碳、耐火材料、玻璃、陶瓷、水泥、化工等領域的在線高溫測量和控制。具有測溫精度高、工作穩定可靠,便于安裝維護,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是替代熱電偶測溫的理想高溫測量技術。
當感溫管受熱溫度升高,管腔端部產生輻射光,輻射光經高溫玻璃后,經透鏡聚焦進入采光孔,經采光孔進入光敏元件。光敏元件輸出的電壓信號輸入至光學測溫儀,顯示出相應的溫度。由于感溫管與光電轉換器結構件構成封閉腔體,輻射光在腔體中傳播,避免了水汽、粉塵等干擾。傳感器的溫度——電壓對照表是決定測溫是否準確地重要依據,實際標定溫度——電壓對照表時采用電腦控溫的熱電偶檢定爐,控溫精度±0.2℃,標準器采用一等標準熱電偶及光電高溫計。經過試驗測溫誤差≤0.5%。
作為前端設備感溫管由固定裝置固定在被測物體的外壁上,固定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可調節張力的異徑管,即:外徑上下一樣,內徑上下各異、套在感溫管上的筒狀物。
感溫管通過固定套和壓緊螺帽進行定位后,在中間的腔體中澆筑快干水泥進行密封固定。
入射光線經過透鏡入射光孔后由平透鏡進行聚焦。
溫度補償電路。測溫傳感器采用的光敏元件——硅光電二極管,其電壓輸出受使用環境溫度的影響而變化,如果不進行溫度補償,將帶來較大的測量誤差。考慮到現場的使用環境較為惡劣,溫度補償應盡量采用無源方式,并減少現場布線。通過考察環境溫度傳感器輸出電壓的影響,采用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構成溫度補償電路。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補償前后實際測溫比對結果如圖4所示。現場實際運行,與熱電偶測溫進行比對,測溫偏差<0.5%。
光學傳感器的性能特點如下:
(1)測溫準確度高,溫度響應快;
(2)價格低、壽命長(大于3年),使用成本少(只消耗少量的探測管);
(3)采用耐高溫性能好的測溫管,測溫上限可達1900℃;
(4)統一分度,互換性好;
(5)使用方便,插入測溫孔即可;
(6)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干擾能力都比較強,一般不需要附設風冷水冷系統;能避免粉塵、煙、水汽等對光路的污染;不需要補償導線。
(7)為滿足不同用戶的在線測溫要求,設計產生了兩種不同種類的測溫傳感器,分別為直接式和間接式測溫傳感器。光學傳感器技術指標如下:
(1)測溫范圍:(700—1900)℃ ;
(2)基本誤差:△T≤±(0.5%*t+d)(℃),其中,t為儀表顯示溫度,d為儀表分辨力;
(3)使用環境溫度:-55℃-125℃;
(4)剛玉管規格:長度 600 mm-2000 mm;外徑φ20mm –φ30mm;可按用戶需要定制。測溫管管材選型如下所示:
測溫范圍:700℃—1300℃:感溫管材:剛玉、不銹鋼;
測溫范圍:700℃—1600℃:感溫管材:高剛玉、特殊材料;
測溫范圍:700℃—1900℃:感溫管材:碳化硅、特殊材料;
(5)傳感器輸出:標準0 mv-200mv信號。
該自主研發的智能測溫儀系統在現場運行2年多來,整體工作穩定,可靠性高,計量準確,壽命明顯長于國內同類產品。并且系統的安裝不需要另外開孔,直接利用原熱電偶的開孔進行安裝,使用方便。該系統的主要技術創新點:
(1)相比于傳統的用熱電偶進行高溫測量的方式,測溫準確度高,響應速度快。直接和間接兩種測溫方式使其適用于許多熱電偶難以應用的場合:強腐蝕介質,帶電物體,強電磁場,高溫動態測量等。該測量方式為工業高溫測溫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新方法,并且成本低,壽命長,精度高,不受惡劣環境影響,便于安裝維護,系統投入生產后會為企業節約巨大的經濟效益,是替代熱電偶測溫的理想高溫測量技術。
(2)與傳感器配套的智能測溫儀表,在開發過程中采用了突破于以往溫度測量儀表常用的模擬工作方式,采用了軟件處理的方法完成更多所需功能,提高儀表工作可靠性。如內置高精度非線性轉換軟件模塊,高精度全量程對傳感器輸出的非線性信號進行線性校正,非線性轉換一次完成,無需硬件處理,提高了轉換的可靠性。儀表采用智能化微機技術, 提出了全新的全量程輸入免標定概念,采用自校零、自校準智能化技術,獲得高精度的測量結果。儀表自帶的RS-485通訊輸出方式也為以后的系統聯網提供可能。
(3)在高溫測溫場合替代熱電偶,節約貴金屬材料。
總的來說,光學測溫系統成本低,壽命長,便于安裝維護,該系統還可以推廣至有色金屬、粉末冶金、焦碳、耐火材料、玻璃、陶瓷、水泥、化工等領域的在線高溫測量和控制,是替代熱電偶測溫的理想高溫測量產品。推廣開來將為企業節約巨大的經濟效益。
徐曉鶴(1983-),男,山東濟南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工業自動化控制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