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第
(1893-1945),始興縣城人。1922年參加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與進步青年一起組織“新興社”,出版《始興青年》,積極宣傳民主革命。1936年,受抗日愛國將領張發奎委托籌辦風度小學,任第一任校長。1939年,請張發奎撥了一批槍枝彈藥給學校,武裝了中共始興地下黨領導的“始興人民風度抗日自衛大隊”。期間積極支持地下黨工作,在他的掩護下,始興成立中共縣委。省委書記張文彬稱其為黨外布爾什維克。1945年遭國民黨反動政府拘捕,后遭殺害。1951年,被始興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竹君
陳竹君(1888-1928),始興縣千家營村人。始興最早領導農民運動的先驅。在自治學校畢業后回鄉教書。1926年,在張光第等人的支持下,發動千家營、寶溪等村農民,組織南七約鄉農民協會(又稱犁頭會),擔任會長。1928年4月被反動政府指使的歹徒刺殺于街頭。
吳新民
吳新民(1912-1976),始興縣城南鎮人。青年時加入北江農軍學校,隨軍北伐。1937年,任風度學??倓罩魅?;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任始興人民風度抗日自衛大隊大隊長。1946年北撤后,曾任山東解放區東縱干部隊班長、華東軍區兩廣縱隊政工隊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前夕,任中共南雄縣工委書記、縣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始興、乳源、連山、連縣等縣縣委書記、縣長。1953年后,任廣州市園林局局長等職。
鄧文禮
鄧文禮(1911-1984),始興縣沈所鎮人。1938年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派回始興工作后,參加“始興青年抗敵同志會”,任常委;1940年,任風度學校黨支部書記;1945年任始興人民風度自衛大隊參謀長。1946年末成立“始興人民反征大隊”并任隊長。1947年任粵贛湘邊區人民解放總隊第五支隊隊長。新中國成立后,任始興縣縣長,后在清遠、連縣、海南、廣州等地工作。
全賡靖
(1910-1946),北京通縣人,出生于滿族貴族家庭。1928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學院。1939年秋,受抗日名將張發奎之邀到始興風度學校任校長,團結師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44年冬,保釋在曲江被捕的北江特委李福海;1945年2月,保釋在始興隘子被拘留的北江特委組織部長林華康。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底,帶著兒女及進步師生加入始興風度抗日自衛大隊。同年8月2日被捕,國民黨用盡種種酷刑逼供勸降,始終堅貞不屈。1946年春,在江西尋烏英勇就義,年僅36歲。 1983年,被民政部追任為抗日革命烈士。
鄭 屏
鄭屏(1910-1945),始興縣城南鎮人。1929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當兵,1934年“福建事變”后回家務農,1936年參加“始興青年歃血團”??谷諔馉帟r期,任風度小學軍訓教員。1940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任抗日自衛隊隊長。1941年夏,根據指示打入縣國民兵團任分隊長。1945年5月率部起義,與駐在外營的風度獨立分隊會合,擊敗來犯之敵后,組成“始興人民風度抗日大隊”,任副大隊長。6月,進軍桃村壩,一舉摧毀國民黨始興縣政,7月23日解放縣城。8月不幸被捕,堅貞不屈,被押赴始興縣城西郊殺害。
郭招信
郭招信(1910-1945),始興縣沈所鎮人。參加風度大隊前任德華小學教師。1944年任外營抗日自衛隊指導員。1945年多次率營隊參加打擊日軍的戰斗。8月1日,在國民黨和始興反動地方武裝圍攻外營的戰斗中擔任掩護任務,在主力部隊突圍后堅守圍樓繼續作戰,三天后壯烈犧牲。
陳培興
陳培興(1912-1976),始興縣沈所鎮人。1936年,組織“始興青年歃血團”。1938年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4年任始興縣委書記兼任前線工委書記,1945年任始興抗日風度大隊政治處主任、東江縱隊南山支隊總支書記。北撤入華東軍政大學學習。1947年春被派回廣東,歷任翁江地委委員、五嶺地委委員等。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樂昌縣委書記兼縣長、廣東省物資儲備局副局長等職。
郭招賢
郭招賢(1914-1976),始興縣沈所鎮人。中學畢業后先后于縣一小、風度學校等校任教。1936年參加“始興青年歃血團”,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省委政治交通員。1945年任始興人民風度抗日自衛大隊第一中隊長。北撤后入華南軍區軍政大學學習,后任第四野戰軍兩廣縱隊司令部軍事參謀、珠江軍分區作戰科科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步兵學校教員、防化兵司令部參謀、軍事工程學院軍需處處長等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