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光 黎學科
始興縣屬粵北邊遠老區縣,總人口25萬,全縣共有貧困戶4473戶,13469人。按照新一輪扶貧開發標準,始興縣共有重點幫扶村13個,貧困戶970戶、3312人。近日,記者訪了始興縣多個鄉鎮,由點及面,深入了解一番該縣扶貧“雙到”工作的有關情況,所到之處,所見所聞,感覺亮點頗多。
自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以來,始興縣緊緊圍繞省市黨委、政府的部署和扶貧“雙到”的目標任務,緊密結合始興實際,重點抓好干部結對幫扶、產業發展幫扶、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資源整合、農村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促進了扶貧工作的發展。
抓組織領導,扶貧開發合力進一步增強
記者在始興縣“雙到”辦采訪時發現,該辦的同志雖然大多都是年輕人,但他們對扶貧工作卻了如指掌,介紹起工作情況時,娓娓道來,言無不盡。
“雙到”辦督促檢查組組長林書盛告訴記者,近年來,始興縣狠抓組織領導,積極加快扶貧工作隊伍建設。自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以來,始興縣制定了詳細的領導機制。一方面,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定點聯系扶貧制度,將四套班子領導明確掛鉤聯系13個省重點幫扶村,確保每個鎮、村都有縣領導掛鉤聯系,每個掛鉤聯系的縣領導都聯系2戶以上貧困戶。另一方面,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扶貧工作納入縣直機關績效考評和鄉鎮領導班子崗位責任制綜合考核,推動扶貧工作良好開展。此外充實扶貧隊伍,提高工作效率?!翱h領導十分重視扶貧隊伍建設,縣里共抽調13名優秀年輕干部充實縣‘雙到辦,各鄉鎮、幫扶單位也安排了40多名年輕干部駐村開展工作。”林書盛說,縣四套班子領導都是有直接掛鉤幫扶點的,而且,他們和普通職員一樣,都要參與掛扶點績效考核。“這個做法非常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干部隊伍的責任意識也更強了?!?/p>
抓項目建設,貧困地區面貌新變化
說到項目建設,始興有一個點不得不看,那就是太平鎮總甫新村。據了解,該村過去由于村小組比較分散,村里交通不便,耕地又少,村民們生活水平不高,有好些村民甚至還陸續搬離該村。
如今,該村390多套統一規劃的小洋房拔地而起,房子造型新穎,布局合理。村里的基礎設施也日臻完善,安全飲水工程、照明路燈、排污管網、綠化、文化體育廣場、農家書屋、黨員遠程教育室、“婦女之家”等等應有盡有。走進該村,放眼望去,嶄新的房子與如茵的綠草交相輝映,一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氣象。
據了解,由于總甫有豐富的溫泉資源,2005年,始興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東莞石龍鎮西湖村投資興建總甫溫泉重點旅游項目。2006年,由政府牽頭,統一進行了立項,并在縣建設局統一設計安排下,開始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占地1000多畝的可容納450多戶的高起點整村搬遷項目不斷推進并逐步形成規模。特別是2012年總甫村被確定為縣委書記“2+N”基層黨建創新項目工作試點以來,新村建設面貌日新月異。
“目前總甫新村一、二期已大部分建設完工,已入住農戶390多戶。”總甫村黨支部書記朱德平說,“總甫新村是縣里整合資金重點幫扶建設的成果,截至今天,縣各部門通過多方籌資,相互協調,已合力為總甫投入7420萬元?!睋私猓偢κ鞘寂d縣傾力扶貧的一個縮影。
林書盛告訴記者,除總甫外,始興縣“兩不具備”整村搬遷的項目還有很多,如馬市鎮澇洲水村豐山組下村、羅壩鎮上崗村大樹下新村、太平鎮斜潭村長坑新村;頓崗鎮賢豐村龍鳳新村;沈所鎮花山村黃坑新村等等,都是扶貧“雙到”的“碩果”。
林書盛介紹說,近年來,始興縣大力開展整村推進、村莊整治、“兩不具備”整村搬遷和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項目工作。截至目前,始興全縣1033戶“兩不具備”搬遷戶、320戶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已全部竣工。
抓資金投入,扶貧開發加快推進
扶貧工作,資金投入是最為重要的基礎之一,沒資金,扶貧就無從說起。
近年來,始興縣不斷加大了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扶資金13153.69萬元。其中13個重點幫扶村落實資金8165.97萬元,平均每村628.1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每村6.32萬元,增長92%;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7924元,增長29.33%;貧困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8604元,增長17%。
從這一連串數據可以看出,始興縣的扶貧力度在不斷加大,成效也比較明顯。貧困村集體收入明顯增加了,貧困戶的純收入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據林書盛介紹,在資金投入這一塊,縣里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行業資金籌劃、單位自籌資金投入、爭取財政專項資金以及社會扶貧資金籌劃等方面,都不斷加大了工作力度。
新一輪扶貧“雙到”開展以來,始興縣出臺了《始興縣整合行業資金實施方案》,并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行業資金整合領導小組,為資金籌集提供組織保障。而在加大單位自籌資金投入方面,縣里明確規定,要求各幫扶單位自籌投入每年不得低于15萬元。同時,積極爭取政策扶持,確保財政專項資金投入。
2014年,按每村20萬元的標準安排了財政專項資金260萬元。在社會扶貧資金籌集這一塊,2013年以來,始興共爭取碧桂園幫扶資金230萬元,全部用于太平鎮總甫村、江口村和馬市鎮豐山村等“兩不具備”整村搬遷示范點建設。
“今年,我們還引入了始興縣大眾村鎮銀行等金融部門低息無抵押小額貸款,推動貧困村、貧困戶開展改路、改水、改廁,打造了19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绷謺⒄f。
抓產業幫扶,群眾收入穩步增加
“要變輸血為造血”是始興縣扶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指導思想。要“造血”,就要有產業,只有把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起來,發展壯大,才能實現農民長久的脫貧和致富。
近年來, 始興縣在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不斷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優勢產業,以產業帶動模式,促進扶貧工作進入發展,增加貧困地區群眾收入。如,在深渡水瑤族鄉建立了野生蜂蜜養殖示范基地;在羅壩鎮幫助貧困戶擴種了蠶桑1800多畝;在馬市鎮,積極出臺相關惠農措施,促煙農脫貧致富。在頓崗鎮發展了500多畝“紅線李”產業基地;在沈所鎮建立了闊葉林育苗基地等等。其中,馬市鎮的黃煙產業發展成效較為明顯。endprint
馬市鎮是始興的煙葉重鎮。近年來,縣農業局、扶貧辦以及馬市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措施,積極促進煙業發展?!案邩藴薀熖镎?、煙種的改良、種苗的培育、農藥肥料的免費供應、保價收購、煙葉收割。”馬市鎮黃煙辦主任盧章興一口氣列出了近10項惠民措施。盧章興告訴記者,自從一系列惠農措施出臺后,煙農種煙的積極性提高了,如今,煙農平均每戶年純收入達到5萬元。
“特別是縣里出臺了稅收返還制度以來,煙農得到的實惠更明顯。”盧章興所說的“稅收返還”制度即從煙農賣煙所征稅款中,直接按照一定比例抽取現金返還。據悉,雖返還比例不算很高,但單單2014年,馬市鎮黃田村就返還了共14萬元,全鎮返還金額更是達到了100多萬元,這些資金的返還,使煙農得到了更多的實惠,腰包也慢慢鼓了起來。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舉措,在始興扶貧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據了解,在其他鎮的重點幫扶村也新發展了蔬菜規模種植、石斛種植、靈芝種植、綠化育苗等特色優勢產業。截至目前,全縣貧困戶在發展“一村一品”中人均增收2902元,增長96.78%。
此外,始興縣還充分發揮地方優勢,通過多方籌集資金,促使貧困村通過入股電站、改造山塘、水庫出租、闊葉林育苗基地聯合經營、開發山坡地發展產業等方式,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13個省重點幫扶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有7個發展較快的貧困村達到10萬元以上,預計今年底,13個省重點幫扶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都能突破10萬元以上。
抓基礎保障,有效提升基層建設水平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是不少貧困村村民心中的痛。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跟不上發展需求的。
為改善貧困村的基礎保障,始興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想方設法保證貧困戶享受到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和基層建設水平。
一是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貧困戶100%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貧困村60歲以上的貧困戶10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貧困戶子女100%免費就讀技工學校。二是出臺《始興縣培育和發展自然村理事會指導意見》,在13個重點貧困村分別成立了村民理事會,推進村務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同時,組織村“兩委”干部培訓學習44次,幫助村委會制定制度,建立村務管理動態系統。三是加強基層隊伍建設,選派139名優秀機關干部和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充實貧困村“兩委”班子,推進鄉村科學治理。
始興縣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還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關注。我們相信,他們將不斷地續寫扶貧新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