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林(四川省交通廳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7)
四川省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測量方案探究
劉林
(四川省交通廳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7)
在進行公路控制測量的過程中,根據施工目的的要求及測量規范的要求,需要確定更合理的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測量方案,只有確定了一個規范的控制測量方案,我們才能建設一條高質量的高速公路。本文主要針對我省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測量方案進行研究。
四川省;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測量;方案探究
四川省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多為三迭系砂巖﹑板巖和變質巖等。山嶺連綿,溝谷陡峻,梭磨河由縣東部入境,在熱腳和腳木足河交匯,境內流長91km。茶堡河發源梭核磨鄉北部大青坪,由東向西在龍頭攤匯入腳木足河,長67km。腳木足河(麻爾曲河和草登河)源于青海省班瑪縣境內,由阿壩縣入西北境,于可爾因與杜柯河匯合后經黨壩入金川縣境,境內流長 124公里。
平面控制測量全線采用C級布網方案。C級GPS控制網測量采用天寶 R8 GPS接收機四臺。儀器檢驗證書齊全,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GPS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均布設在視野開闊的地方。點位的位置應便于加密﹑擴展,易于保存﹑尋找,同時便于地形圖測量及施工放樣。GPS點位不應選在大功率發射臺或高壓線附近,距離高壓線不應小于100m,距離大功率發射臺不宜小于400m。點位應避開由于地面或其他目標反射所引起的多路徑干擾的位置。高度角15°上方應無妨礙通視的障礙物。GPS控制網應同附近等級高的國家控制點聯測,聯測點數應不少于3個,并力求分布均勻,且能覆蓋本控制網范圍。但GPS控制網較長時,應增加聯測點的數量。控制點的網圖應按路線布設,每兩組GPS的網圖最好為大地四邊形。控制點測量樁應埋設在基礎穩定﹑易于長期保存的地點。埋設時,應使其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控制點測量樁高出地面的部分不得超過5cm。控制點測量樁埋設時坑底應填以砂石,并搗實或現澆厚度20cm以上的混凝土,地表應在控制點測量樁周圍現澆厚度5cm以上﹑控制點測量樁以外寬度10cm以上的混凝土。埋設的控制點測量樁應在沉降穩定后方可使用。控制點測量樁位于巖石或固定建筑物上時,應將表面鑿毛﹑沖洗干凈后,在其上澆注混凝土并埋入中心標志,其頂部外形尺寸應與相應標志相符,混凝土的高度應大于20cm。控制點測量樁位于沙丘和土層松軟地區時,應增加標志尺寸和基坑底層現澆混凝土的面積和厚度,直至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利用原有控制點測量樁時,應確認該點標志完好,并符合相應控制點測量樁的規格和埋設要求。控制點測量樁應在其標石表面刻制或用紅色油漆標注點名。水運工程測量符號宜采用漢語拼音,由特殊要求時可采用英文字母。在控制點測量樁附近開闊的地方做出明顯的標志,或用紅色油漆做出箭頭,有利于以后的測量人員找點。平面控制點編號上邊刻“川交設”,下邊刻埋點日期,中間刻點名。C級GPS控制點均以“G”開頭后面配以點號,三等高程控制樁和平面控制樁共用。編號均刻劃在控制樁上,并以紅色油漆填寫清楚。C級GPS控制點測量樁埋設規格是25cm×25cm×50cm。

表1
1 C級GPS控制測量
1.1 布網方案
C級GPS布網形式均采用邊連式四邊形網向前推進。平面控制網測量采用GPS接收機進行施測。GPS測量采用了靜態定位模式,GPS平面控制網以邊連接方式構成。

表2
1.2 GPS觀測規范操作
觀測人員全部按照GPS接收機操作手冊的規定進行觀測作業。到達點位以后,架設接收機天線,用三腳架安置天線時,對中誤差不應大于1mm。天線高量取兩次差值在3mm以內時,取平均值,取位到1mm。檢查各項連接無誤,方可開機。預熱和靜置,有關指示燈與儀表顯示正常后,自測試并輸入測站﹑觀測單元和時段等控制信息。接收機開始記錄數據后,查看測站信息﹑接收衛星數﹑衛星號﹑衛星健康狀況﹑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測量殘差﹑實時定位的結果及其變化﹑存儲介質記錄和電源情況等。每次同步觀測時間C級GPS控制網大于90分鐘,且觀測時段數大于或等于2。作業項目全部完成,遷站。

表3
1.3 GPS觀測技術要求
GPS觀測采用的技術指標見表1。
各級GPS網最簡異步觀測環或復合路線的邊數不大于下表2的要求。
新布設的GPS網應與附近已有的國家高等級GPS點進行聯測,聯測點數不應少于3點。
C級GPS網按按下表3規定執行。
1.4 GPS控制網平差計算采用的技術指標
C級GPS平面控制網精度指標見表4。

表4
1.5數學基礎
平面坐標系:北京1954坐標系。
橢球:克拉索夫斯基;中央子午線:102°36′;投影高程面:2700m;高程基準:1985黃海高程基準;地圖投影:高斯—克呂格投影。
本文主要研究討論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測量方案,根據本次制定的測量控制方案,從測量方案﹑測量精度﹑測量布局﹑人員安排等多方面著手,在原有的道路基礎上進行再次建設與改造,并針對特殊的地位位置及道路受損的情況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

表5 1985黃海高程基準
[1]肖莉,譚昌明,張建,等,基于環境保護的川西藏區高速公路選線探討—以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為例[J].交工建設與管理,2014(05):160-162.
[2]李升甫,何云勇.汶川之馬爾康高速公路安全性評價分析[J].四川建筑,2014,34(03):90-95.
U4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