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勁(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廣東 湛江 524057)
潿洲12-1油田工藝改造實現降壓生產
呂勁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廣東 湛江 524057)
摘要:潿洲12-1油田通過實施工藝流程改造,不僅消除了二級分離器處理量瓶頸問題,還降低了潿洲油田群多條海管的運行壓力,有效的提高了海管的輸送能力,降低了生產風險;流程改造還將16寸外輸海管的外輸含水由10%降低至0.2%左右,減小了潿洲終端的生產處理壓力。
關鍵詞:潿洲油田群;流程改造;海管降壓
潿洲12-1油田位于南中國海北部灣海域內,距離廣西北海市80km,潿洲島29km,與潿洲11-4油田、潿洲11-1油田、潿洲12-8W/6-12油田和潿洲終端處理廠共同組成潿西南油田群。隨著潿洲12-1油田上游新油田投產和邊際油田的開發,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明顯超負荷運行,導致外輸含水明顯增高、生產水處理壓力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原油外輸海管負荷增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使生產工藝流程更加滿足現場實際,潿洲12-1油田進行了一系列的工藝流程改造,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在工藝流程改造之前,潿洲11-1油田生產的油氣經過12寸海管外輸至潿洲12-1油田,上岸之后經過PAP平臺段塞流捕集器(簡稱PAP捕集器)脫氣,脫氣之后的原油進入二級分離器進一步處理,然后外輸至潿洲終端。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由于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不僅要處理本平臺及井口平臺生產的油氣,同時還要處理來自潿洲11-1油田的原油。在ODP設計中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液處理量是8950方/天,隨著潿洲油田群的滾動開發,二級分離器的處理量越來越大,逐漸超過了二級分離器的設計處理量,已經達到12500方/天,二級分離器處理效果變差,導致外輸含水明顯增高、生產水處理壓力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潿洲終端處理負荷增大。

圖1 潿洲12-1油田調整前原油工藝流程簡圖
二級分離器處理量見表1。同時,在2013年完成的海管內檢測作業中,發現潿洲11-1油田至潿洲12-1油田海底管線腐蝕余量已經較小,為了更好的保證海管的運行安全,有必要對該條海管實施進一步的降壓措施。

表1 二級分離器實際處理量與設計處理量對比
2013年,隨著潿洲12-8W/6-12油田的投產(中心平臺簡稱PUQB平臺,與WZ12-1A平臺通過棧橋相連),其自營系統充裕的處理能力,為潿洲12-1油田進行工藝流程改造提供了條件。經過充分論證,決定充分利用PUQB平臺自營系統,將潿洲11-1油田的上岸原油直接導入PUQB平臺進行處理,不再進入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這樣既可以降低潿洲11-1油田海管的運行壓力,還可以有效解決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的處理量超負荷的問題,達到改變二級分離器處理現狀、降低外輸含水的目的。
參考文獻

圖2 第一階段流程改造后的后流程圖(紅色部分為改造后流程)
1第一階段:實現原油進入PUQB平臺處理,降低海管運行壓力,降低外輸含水
第一階段流程改造,是針對當時的主要問題即二級分離器超負荷運行進行的。由于PAP捕集器日處理量達到6000方,如果繼續進入二級分離器處理,超負荷運行的狀態將很難得到徹底解除。因此,依托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從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油出口和PAP捕集器油出口各連接一條原油管線到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進口,實現PAP油出口流程與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油出口流程并聯,共同進入PUQB平臺二級分離器。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分擔了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負荷,使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的處理量由12500方/天降低至6500方/天,符合分離器的原設計要求,提升了分離器的處理效果。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的操作壓力為0.30MPa,遠低于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操作壓力1.30MPa,潿洲11-1油田來液經PAP捕集器處理后不再經過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直接進入PUQB二級分離器,背壓降低1.00MPa,實現了潿洲11-1油田降壓生產,進一步保障潿洲11-1油田至潿洲12-1油田原油輸送管線的安全運行,也為潿洲11-1油田生產井產能進一步釋放提供了基礎。

圖3 潿洲12-1油田二級分離器處理量變化
2第二階段:實現海管運行壓力進一步降低,生產工藝流程具備多種外輸組合功能
第二階段流程改造,是在第一階段流程改造的基礎上,針對潿洲11-1油田至潿洲12-1油田的海管運行壓力仍有下降空間,進一步對現有流程進行改造的。為了達到最大的降壓狀況,根據對現場流程的分析,決定潿洲11-1油田在潿洲12-1油田上岸之后旁通PAP捕集器,直接進入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中間不設置任何節流。由于該流程的原油管線與原有潿洲12-1油田與潿洲11-4油田原油外輸管線重合,因此進一步對外輸管線也進行了相應改造,將原PAP捕集器油出口直接進16寸外輸海管流程上的單流閥拆除,潿洲12-1油田和潿洲11-4油田的原油利用這條PAP捕集器閑置下來的管線,實現了外輸原油進入PUQB平臺自營一級分離器處理,避免了流程沖突。
通過上述流程改造,一方面,潿洲11-1油田來液直接旁通PAP捕集器,單獨進入PUQB平臺自營二級分離器,海管上岸壓力進一步從0.80MPa降低至0.45MPa,與其相關聯的海管運行壓力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海管的安全運行得到了進一步保證;另一方面,潿洲12-1油田、潿洲11-1油田、潿洲11-4油田和PUQB平臺的原油外輸流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組合出多種形式:潿洲12-1油田和潿洲11-4油田的原油既可以混合進入PUQB平臺自營一級分離器處理,也可以直接單獨外輸至潿洲終端,在海管掃線、通球作業、停產檢修等特殊情況下,潿洲12-1油田和潿洲11-4油田的原油還可以分別單獨進入PUQB平臺處理和單獨外輸至潿洲終端,互不影響,為今后的海管作業、油田停產檢修等作業提前做好工藝準備。
3第三階段:針對前期流程改造后的問題,對生產工藝進一步優化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流程改造,生產工藝流程已經相對比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由于PUQB平臺的外輸流量計是針對所有外輸原油進行的計量,無法具體細分每個油田的產量,而降壓后潿洲12-1油田的外輸流程也不經過外輸流量計,無法進行計量。因此,針對現場外輸計量的要求,第三階段流程改造時,在已被拆除的外輸泵F泵位置,將外輸泵的進、出口管線相連,形成外輸泵的旁通管線。改造之后,當正常生產時,二級分離器的原油經過該條旁通管線,再經過流量計計量后再外輸至PUQB平臺;當需要啟動外輸泵單獨外輸至潿洲終端時,也能通過外輸流量計計量,保證了在任何工況下都滿足外輸計量的要求。
潿洲12-1油田工藝流程改造的成功實施,讓工藝處理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達到了多項預期目標。第一,大幅降低潿洲油田群多條原油輸送海管的運行壓力,有效保證了海管安全穩定運行;第二,實現潿洲油田群所有原油進入PUQB自營系統進一步脫水處理,降低了16寸外輸海管的原油含水,減少了對海管的腐蝕和潿洲終端的處理壓力;第三,WZ12-1A平臺和PUQB平臺成為潿洲油田群的兩個處理中心,兩個中心平臺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在任何一個中心平臺出現生產異常時,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安全平穩切換,保證了潿洲油田群的連續安全高效生產。
[1] 羅健生,鄢捷年,方達科,等. 潿洲12-1油田中塊低壓儲層保護研究[J].鉆井液與完井液, 2006,23(04).
中圖分類號:TE83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