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葚1號”樹形直立,枝條粗長、數量多,植株整齊一致。節間距56厘米,無側枝,發條數多,長勢強,耐剪伐;皮孔小而突出,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厘米17個;冬芽長三角形、稍離生、較大、淺褐色,有副芽;成葉長橢圓形、下垂、無裂葉,葉尖長尾狀,葉緣乳頭齒狀,葉基淺心形;葉片淺綠色、有光澤、微皺,葉片較大,葉長22厘米,葉幅19厘米,葉面、葉背無茸毛,葉片薄。雌花較多,結果多,成熟桑葚為圓筒形、紫黑色。
“蜀葚1號”平均單芽坐果數6.38粒,平均坐果率86.11%,平均單果重3.98克,平均米條產果量536.25克,每公頃平均產果量18031.75公斤,鮮桑葚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0%,果實種子較少,果汁鮮紅色,清甜可口,風味獨特,適合鮮食和加工,是具有推廣應用潛力的果葉兼用型桑樹新品種。
“蜀葚1號”在四川省南充地區的發芽期一般在3月5日左右,桑果成熟較早,4月下旬桑果開始轉色,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實成熟,屬中生中熟品種,結果期較長。(彩圖參見73頁圖4)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 劉剛 郵編: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