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入手,分析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SFAC)對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的指導意義,以期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全球化的商品經濟。
一、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會計準則概述
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F)最早的定義是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1976年給出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是一部章程。是由目標和與之相互聯系的基本概念組成的一個連貫的理論體系。它能夠導致相互一致的會計準則,并指出財務會計的性質、作用和局限性”。隨后,FASB又陸續對這一定義進行過適當的修正。
會計準則是國際范圍內重要的會計規范,它的目的在于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并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使得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夠從報告中獲取有利于其作出經濟決策的財務信息。
本文主要結合“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方面來討論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對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的指導意義。
二、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對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的指導意義
(一)我國應加強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在SFAC No.8的CHAPTER 3的附錄部分,介紹了“有用財務信息的質量特征”這一章節頒布的背景和程序:1、FASB先回顧自己以及其他準則制定者的框架和概念,開始著手制定有用財務信息的質量特征;2、FASB針對這一問題發布了討論稿,以征求公眾的意見和建議;3、FASB公布了其收到的對討論稿的回復,并充分參考了收到的所有意見;4、FASB和IASB共同公布了征求意見稿,共收到了142份回復;5、參考分析了所有的征求意見并進行了討論取舍后,FASB發布了SFAC No.8。
當前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包括四個階段:1、計劃階段,主要是確定準則項目;2、研究階段,由起草人搜集并研究國內外資料、文獻,提出初步結論;3、起草階段,起草初稿,初稿經討論后,形成討論稿;討論稿在核心小組內討論,提出征求意見稿;4、征求意見階段,征求意見稿的發放范圍為國內咨詢專家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起草小組總結各方意見,形成草案。
相比之下,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不夠公開透明,公眾無法參與征求意見階段之前的準則制定過程,只能在征求意見稿中發表意見,且這里的“公眾”還是一定范圍內的公眾,這就會導致征求意見不廣泛、不充分;并且雖然我國也采用了類似FASB的征求意見稿等程序,但關于征求意見稿的收回情況、討論者的反饋意見以及對討論意見的采納等情況,往往都不及FASB那樣透明。我們應注重在征詢意見的廣泛性、征詢過程的公開性和反饋意見的規范性等方面加以改進,以使準則的制定過程更公開透明、民主化,公眾對準則的制訂更加信賴。
(二)我國應進行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層級結構劃分
我國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先生在其2003年的《會計理論——關于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就是對會計信息應具有的質量標準所做的具體描述或要求,也是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評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據,它具體規定了會計信息為實現會計目標應具備的質量的規定。界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意義重大,它是連接財務報告目標與其他基本概念之間的紐帶,以更好地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
FASB將有用財務信息的質量特征劃分為基本質量特征和增強質量特征兩個層級,其中基本質量特征包括相關性和如實反映,增強質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驗證性、及時性和可理解性。同時,FASB又明確表明了成本是在報告財務信息時需要關注的一個普遍存在的約束。至于基本質量特征和增強質量特征之間的關系,在SFAC No.8的CHAPTER 3的附錄部分BC3.10段是這樣表述的:財務信息如果不滿足相關性和如實反映,即使它們更加的可比、可驗證、及時或可理解,它們依然是對決策無效的;然而,即使財務信息不具備增強質量特征中的任何一個,只要它們滿足相關性和如實反映,它們就依舊是對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這個表述,突出了基本質量特征的“基本”之要義,也很明確地對實務界做出了指導:財會人員在處理一項經濟交易或事項所反映的會計信息時,需先滿足“基本”,再考慮“增強”的問題。
我國的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依次將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表述為: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共計8項。
相比之下,我國的會計準則沒有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行層級劃分,換言之,這8項質量特征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我們并不能看出它們之間存在什么邏輯關系,那么在報告財務信息時,尤其是在存在多種選擇的情況下,上述8項質量特征之間會存在沖突,如何進行選擇可能會因人而異,由此便會降低財務信息的質量,不利于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這也就相悖于規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初衷。
綜上可知,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為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完善工作提供了一個思路——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行層級劃分,我們應在“借鑒+創新”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我國會計發展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層級結構。
(三)我國應積極致力于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關于我國是否有必要構建財務會計概念框架這個問題,經過學術界的長期爭論和研討,目前已形成定論,我國也應構建自己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雖然我國當前有基本準則暫時發揮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作用,但畢竟基本準則不是概念框架,它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在指導具體準則的制訂方面沒有概念框架的指導意義強。我國也必須積極致力于構建自己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將會對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構建工作在制定程序、內容架構、實質內容、如何取舍等方面給予充分的指導,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所取得豐碩成果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但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我國與美國社會制度不同、國情不同、社會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這些都決定了兩國對會計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照搬”,而應求同存異,構建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與我國當前會計環境相符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三、結論
顯然,美國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對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的指導意義是顯著且實用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當前我國還無正式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作指導的情境下,我們有必要也必須分析借鑒美國的財務會計概念的框架,早日完成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構建工作,以更有效地指導會計準則的制訂,盡早實現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完美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