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
吉林省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有效的柔性管理
耿艷
吉林省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營造優良的班風,對于一個集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是軟環境。要從內心真正地打動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我們的管理才能走向合理,有效的道路。柔性地教育和管理才更有效,更具長久性。
柔性管理;優良班風;軟環境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座地處幾所小學附近的花園,一年四季鮮花不斷,五彩繽紛。可美中不足的是,盡管這座花園有牧師認真看管,但學生在上學、放學的途中總是徘徊,流連于花叢中,并順手摘上幾朵帶走。后來換了一位牧師看管這座花園,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變。學生私摘或毀壞鮮花的現象再也沒有發生過。這位牧師有什么“秘訣”呢?
一天早晨,一個小男孩走到牧師跟前,問道:“爺爺,我能采一朵花嗎?”牧師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并和藹地說: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先把它留在泥土里,那就可以玩好長時間,它都花開不敗呢小男孩采納了牧師的建議并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天有20多個學生都向牧師要花,牧師有求必應,但接著學生們又都同意把花留在花園里。等他們放學回來,看到在他們選定的花莖上面多了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他們自己的名字。這使他們激動不已。于是,要花的學生愈來愈多,而定期給花澆水、上肥、除蟲的學生也愈來愈多。從此以后鮮花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牧師也成了他們信賴的朋友。
同是這個花園,同是這些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反常的現象呢?
看到這一故事后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這位牧師他面對學生私自摘花甚至毀花的行為不是生硬地堵、罰,而是藝術地疏導;不是居高臨下地訓斥、壓制,而是親切、慈愛地說理、鼓勵;不是無視學生的需要,而是創造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體驗,自我修正,并成為小主人。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牧師這種柔性地教育和管理更有效,具有長久性。
于是,我在自己班級的管理上開始試著這樣的柔性管理。
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能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外,我認為還能讓孩子情緒穩定,氣質優雅、舉止文明,是班級管理的硬件。所以我非常注重班級衛生的清潔和備品的擺放。如:桌椅的擺放。人數多,地方擠,孩子小,怎樣擺,能整齊?一個字:擺;三個字:經常擺。老師示范擺,學生模仿擺,最后形成自覺擺。
營造優良的班風。對于一個集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是軟環境。為了形成良好的班風,我讓學生樹立“一個集體一個家,溫暖與否靠大家”的理念。學校的各項活動積極參與,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同時努力營造書香班級。我們發現愛看書、愛學習的孩子自律性強,懂文明講道理。于是我一有時間就組織同學讀書,背誦經典詩文。
我們常常會遇到下面的尷尬,班級同學混亂或在外面大型集會的時候,有些孩子無論你怎樣喊他,也控制不了他,怎么辦呢?這時如果你用手勢來說話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老師用眼睛盯著你看時,說明你什么地方做錯了,馬上改正。老師把手向前伸直是在告訴大家要站成一條直線;兩個手指是站成兩隊,舉四個手指是站成四隊。如做手勢還有極個別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調皮淘氣的孩子,我們可以走到他身邊趴耳朵輕輕說一句話,如“站好,大家都看著你呢。”孩子就會像中了魔法一樣聽你的話。
當孩子情緒激烈,無法控制時,我們可以采取讓孩子深呼吸三次,閉上眼睛聽一段或背一段情緒低沉的詩。孩子就會自然的放松,恢復常態。
記得剛接這個一年級班時,有幾位同學上學校的花壇里把學校種的菜拔了出來。當時我非常生氣,想狠狠地批評他一頓,可轉念一想,為什么我們狠狠批評過后還會有人出現呢?于是,我心平氣和地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在一片荒島上有兩棵高大挺拔的樹,長得非常茂盛,有個人來到這片荒島,看到這兩棵樹,非常喜歡,就挪走了一棵。種在自己的院子里。可是沒多久,這棵樹就死了。他又來到荒島上發現那棵留在荒島上的樹也已死掉了。這是為什么呢?研究人員發現植物也是有生命感情的。試想把兩個相依為命生活幾十年的人分開,這一定是要他們的命。植物為我們美化環境,為我們提供食物,我們還要連根拔起將其殺害,不殘忍嗎?這個故事深深地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從此再沒有孩子破壞花草樹木。
上個月張菲洋被李奇翰撞到。張菲洋的嘴破了,好幾天不能正常吃飯,我讓李奇翰每天吃午飯時挨著張菲洋,讓他看到自己的過失給別人所造成的傷害,讓他感同身受,喚起內疚感。知道自己有意或無意的過失給別人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同時對自己也無疑帶來了內心的極度痛苦,這時我們再教育其他孩子就容易多了。
為了讓孩子能做到老師在和不在都一個樣,我先是在孩子自習時經常出去站在走廊里偷聽,不定時地突然出現,訓練一段時間后,孩子基本上達到我在不在班都能安靜地寫字、看書。
孩子還是愛老師的。有時有的同學淘氣犯了錯誤,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說,今天早上老師被校長批評了,就是因為××同學違反了校規。那位同學就特別自責,同學們也非常憤怒。這既教育孩子要遵守紀律,同時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己的不負責任會牽連或連累他所愛的人。
一天,有個孩子壞肚子,沒能及時上廁所,結果拉在褲子里,全班同學哈哈大笑。這位同學也感到無地自容。我趕緊解釋說“今天,張新奇同學病了,所以才發生剛才的狀況,大家不要笑了,誰小時候沒有點窩囊事呢!等一會張新奇同學洗干凈,換完衣服回來后肯定比你們寫作業快。笑話人不如人。這件事只能讓我們引以為鑒,下課要及時上廁所。同學們不笑了,開始認真寫字。張新奇回來后果真很快寫完了作業,我表揚了他。所以他這一天沒有自卑,反而學習起來很輕松。看我的眼神充滿了感激。
記得有一位家長曾經這樣跟我說:“不知道,耿老師哪句話觸動了孩子,他回家跟我說,‘我現在要好好學習。’”
他的話更加使我認定要從內心真正地打動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我們的管理才能走向合理,有效的道路。希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柔性管理成為我們班級管理中的主流。
[1]朱淑華,牧師管花的教育啟示,《吉林教育》[J]2012-01-20
[2]黃戰偉,我們該給學生什么,《中學課程資源》[J]2008-02-15
[3]王慧,牧師-孩子-花,《班主任之友》[J]200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