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凱
撫順縣高級中學
把握課堂規律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秦麗凱
撫順縣高級中學
高中物理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感到吃力。教師要從把握課堂規律出發,注重新課的導入方法,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知,用直觀藝術來呈現課堂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自如運用物理知識解題,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規律;高中物理;有效性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各個學科的教學都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物理學科教學上也不例外,必須強調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向學生傳授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特別注重學生的理論結合實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把握課堂規律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都存在“聽得懂,不會做,考不好”的現象,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講得時候可以聽懂。但是自己動手卻做不出來,考試成績不理想。時間一長,學生對物理就產生了畏懼心理。由于這種畏懼心理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導致惡性循環,在解題時不能發揮或者抑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靈敏發散的思維。不能取得理想成績。所以,學生首先要正確對待這門學科,對學好物理要有信心。還要對物理產生濃厚興趣。濃厚的興趣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v觀我們身邊,從尖端科技到日常家用電器,物理無處不在.你難道不想學好物理嗎?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新課導入不僅僅是讓學生明確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教學目標,最關鍵的就是在導課環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好的導入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讓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就跟著教師的引導路線走,每一個環節都按教師課前的教學設置進行。導課的方法取決于授課內容和教師的特長,只要是適合本堂課教學且能吸引學生的方法就可以使用。在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方法有實驗導入法、問題導入法、事例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判斷哪種導課的方式更為適合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哪種方式更易于讓學生接受。在導課中側重于給學生啟示,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每一個教師拋設的問題。成功的導課對于后面的教學至關重要,如果在課堂的開始就沒有吸引學生,那么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就會不太理想。教師應該把握課堂規律,不要忽略簡短的導課,還要在導課上多下功夫。
物理教學要重視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要教會學生物理思維方法,而不是教學生學會物理概念、公式等等。很多學生在死記硬背了物理公式和概念之后,不會運用。一做題就覺得所學的知識與解題過程脫節,無從下手。教師要注重把物理概念、公式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之后,要開放解題思路把握規律,在解題過程中運用系統的知識結構,靈活掌握解題方法,理清思路。教師著重在物理概念和實踐中為學生構建一個認知體系,讓學生能夠面對不同的題型直接反應出應該用什么理論來解。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不僅僅是物理概念的學習和記憶,還要有目的的構建學生的解題認知系統。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分析本堂課所教的物理知識都可以和哪些題目聯系在一起,如何讓學生在應用中學會變通,逐漸探索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把自己的講課思路轉化為學生的聽課思路,讓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知識主線去思考。教師按照課堂規律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為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以不變應萬變。
高中物理知識非常抽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教師要盡量的采用直觀的表現手法。在過去,最常用的表現手法是實驗和板書,現在隨著多媒體的廣泛運用,為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增添了色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盡可能的給學生直觀感受,在視覺、聲音的沖擊中形成深刻印象。物理實驗展示既要藝術,也要直觀,直觀是為了讓物理基礎差的學生也能看懂,藝術是為了增加物理課堂的審美享受。物理知識的直觀展示是教學形式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是教學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可以呈現本堂課的要點,也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清以便課后復習。如果學生對當堂課老師講的內容還不理解,可以拷貝課件,在復習的時候直接能聯想到教師授課的內容,幫助學生把知識和符號形象化,在頭腦中產生深刻的記憶。
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跨度比較大,很多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成績優秀,但到了高中就感覺到有些困難。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的最大差別就是初中側重于記憶,而高中物理需要掌握規律,解釋現象。所以,對于抽象思維偏差的學生來說,高中物理較為難學。要讓學生學好高中物理,教師就要尋找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物理規律。高中物理知識必須與解題結合在一起,只講不練和只練不講都不利于成績的提高,知識的運用就是在應用中理解知識,強化知識。教師在授課之后要鼓勵學生對不同類型習題多練習,對于錯題和難題善于自己總結,找處隱含其中的規律和方法,并且用心用筆同時記錄,再遇到類似題型可以找出源頭一并歸納。有的學生在理論上明白學習方法,但實際應用中仍然不會尋找自己的解題方法。教師對于物理認知比較困難的學生要多給予指導,幫助徘徊在物理規律門外的學生盡快“入門”。物理學習方法不是一層不變的,但規律是恒定的,把握規律就能自覺選擇方法進行解題,把握規律是物理的核心,也是教師課堂有效性的決定因素之一。
[1]葉志發.高中物理解題思維培養[J].教師.2013年36期
[2]李成彬.高中物理課程改革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27期
[3]鐘贛萍.數學知識在高中物理解題中運用的幾點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2014年07期
[4]朱良宏.淺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技巧[J].理科考試研究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