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黃宅中學
淺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唐劍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黃宅中學
初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目的很重要一點就是幫助其培養正確的三觀,而這些離不開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本文就初中思政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作法進行淺析。
很長時間以來,中學政治課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局面,由于政治課在內容等方面的特點,使得很多學生對其產生厭學情緒,認為其枯燥乏味,只是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而實際上無論是從國家民族前途還是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來看,政治課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能夠讓學生更愿意接受政治課教學成為幾乎所有政治教師都在探討的一個課題,而情感教學,則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所謂情感教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這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善于思考與運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從而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時效性。
1.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實現其全面發展。而在如今科技社會事業都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社會所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這不僅包括學生的成績即智力水平,同時更包括體質、情商、道德等方面,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
2.培養創新型的中學生
情感因素對于個性來說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個性發展決定著這個人是否具備創新型人才的特征。學生的心里教育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加深在這方面的投入力度,情感教育的內涵極廣,如責任心、自尊心、進取心、品德等多種方面,在情感提升的同時,其創新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1、注重科學性,堅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下功夫。雖然初中思想政治是常識課(心理常識、法律常識、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常識),但我在教學中不停留在教理論、背理論上,而是從教材提供的情境材料入手,引領學生討論交流,我適時點撥。我在點撥時有意把課本上的理論學習的內容融入進去。這樣,枯燥的理論知識編的變得更加可信,學生也能夠更好的對知識加以內化,加深對知識的認同感。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的去吸收知識,更好的對待課程內容,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和有機的統一。
2、增加課堂趣味性,盡量做到以情動人,在“活”字上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本身要對教授知識的整個過程保持充分的熱情和全情投入,用自己的表達來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情緒,使學生的思維與課堂內容保持契合,使其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更加有利于對于知識的接收。同時,由于思想品德課內容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學生覺得其內容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列舉課本上的案例之外,還有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例子,或者實事性強的例子加以補充,使學生與課本之間沒有距離感,更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度。這樣,學生才能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更為接受,加深對教師的信任感,教師也就更容易實現課堂上的傳道授業解惑。
3、寓教于樂,在“樂”字上下功夫。教學的形式,并不單單是教與學的簡單對應,而應該采取多種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樂趣。比如組織同學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參加社會調查,辯論、朗誦等等活動,使其在這些活動中與他人與社會相接觸,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增加知識才干,并且享受整個過程,使其并不是簡單的接受教育,而是在各種形式活動中實現自我教育,形成良性互動。
4、理論聯系實際,在“用”字上下功夫。學生都不會反對思想品德課知識的正確性。他們之所以缺乏學習動力,是認為學來沒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強調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我在課程中,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用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解釋成長中出現的種種困惑;,每課結束都要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探討”,用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一些案件的判處,解釋某些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或法律規范的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種種挫折,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介紹一些國際國內時事新聞,并加以簡單評述,這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時事,提高政治敏感性,更可以讓他們明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定要以具備相關理論知識為前提。
5、堅持正面教育,在“育”字上下功夫。為師者,當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也是就說教書和育人一定要有機的統一在一起,尤其是思想品德課,其教學目的最主要的就是要輸送給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思想品德課在育人方面應首當其沖。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細節上多多注意,因為很可能自己一個微笑細節可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首先,學生的成績固然有優劣,但并應因此給學生劃分出三六九等,更不能對差生另眼相看。成績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其中一個方面,并不是絕對的。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應避免其出現自滿情緒,故應該對其提出新的要求,樹立新的目標。而對待成績較差的同學,應該以鼓勵為主,調動其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發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要對閃光點進行鼓勵,從而讓他們能夠揚長避短,很多成績差的同學其實思想更為活躍,只要能夠善于引導,使其正確運用,無論是對其成績還是學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是大有作用的。另外,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之外,應該充分肯定或者是允許學生保留其個人意見,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暢所欲言,也可與同學個別交換意見,促進其主動、積極思考問題,探求知識。這樣做,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理解,并且通情達理,可產生一種向心力,使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對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