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占山++胡國宏++張家松
摘要:2008年12月-2009年5月,在集安市渭源水庫—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標準化網箱養殖基地,進行了網箱養殖框鱗鏡鯉成魚越冬試驗。試驗用兩只網箱,分別為規格12 m×6 m×4 m、養殖4區的9號箱和規格為 18 m×9 m×6 m、養殖2區的10號箱。兩只網箱均為無蓋聚乙烯雙層網箱、不沉箱原箱越冬。2008年12月13日和2009年5月1日,對兩只網箱的框鱗鏡鯉進行越冬前后原箱魚全稱重,抽樣檢測尾重、換算出尾數,記錄總重、個體重和總尾數。試驗結果,4區9號箱成活率99.15%,總體減重率9.38%,個體減重率86%;2區10號箱成活率98.67%,總體減重率6.6%,個體減重率5.4%。
關鍵詞:網箱養殖;框鱗鏡鯉;越冬;試驗
中圖分類號:S961.4 文獻標識碼:A
網箱養殖產品越冬對于緩解水產品集中上市、平衡市場供應和提高經濟效益意義重大。目前我國研究網箱越冬技術的文獻很少,大多為上世紀90年代[1-5],在網箱規格、越冬要求等方面與網箱養殖現實不相適應。為了探索網箱養殖框鱗鏡鯉(Cyprinus carpio var.specularis)成魚的越冬技術,提高其越冬成活率,2008年冬季,在集安市渭源水庫—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標準化網箱養殖基地進行了網箱養殖框鱗鏡鯉越冬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背景資料
1.1.1試驗地點集安市渭源(亦稱老虎哨)水庫,地處吉林省集安市東南,是由中朝界河鴨綠江中游的主江道攔江而成的山谷型發電水庫(上游為云峰水庫,下游為水豐水庫),非水源地。水質清新,一般流速30~60 cm/s,非汛期透明度一般在130~180 cm,溶解氧在7 mg/L以上。每年12月下旬封冰,翌年4月中下旬開冰。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9萬kW,保證出力5萬k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2億kW·h,年利用小時數為3 000 h,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64 m,死水位為150 m,設計水位為167 m,校核水位為170 m,水庫總庫容為6.26億 m3,壩址多年平均流量為407 m3/s。
試驗地點位于渭源水庫壩上約4 km、江北岸的江灣處,網箱設置處的水深約25 m。
1.1.2養殖規模2008年,吉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標準化網箱養殖基地為出口商品魚養殖基地,共有養殖網箱48箱,規格18 m×9 m×6 m的網箱36箱,規格12 m×6 m×4 m的網箱12箱。其中,養殖2區、3區的18 m×9 m×6 m的網箱24箱(每區12箱)和養殖4區的12 m×6 m×4 m的網箱12箱均養殖框鱗鏡鯉,其余12箱養殖青魚、草魚、建鯉等。
1.2試驗箱確定
選擇養殖4區規格12 m×6 m×4 m的9號箱和養殖2區規格18 m×9 m×6 m的10號箱作為試驗箱。兩試驗箱均為無蓋聚乙烯雙層網箱、不沉箱原箱越冬。
1.3全箱魚稱重
2008年12月13日,4區9號箱和2區10號箱,每箱框鱗鏡鯉用塑料筐、電子稱全部稱重,抽樣檢測尾重,換算出尾數。詳見表1。
表1試驗箱越冬前稱重打樣情況表
/ kg·m-2∶kg·m-34區9號12 m×6 m×4 m7 2263 8851.86565.5304100.36∶33.452區10號18 m×9 m×6 m10 5837 0791.4951 059.870865.33∶13.06注:網箱高出冰面0.4 m、冰厚0.6 m,冰下網箱深度分別為3 m、5 m,越冬容積分別為216 m3、810 m3。
1.4越冬管理
1.4.1越冬前管理11月13-14日,對框鱗鏡鯉進行體表、鰓等進行疫病檢查,未發現魚病。投喂飼料至框鱗鏡鯉不上浮搶食為止(12月6日)。12月7日,將網箱提出水面清洗后,用百毒威3號全箱帶魚消毒,同時進行全箱檢查,防止箱破跑魚。在網箱架的外側用鐵管、腳手架扣件和木桿等做成加護墻(距網箱約50 cm),以防春季溶冰割破網箱。
1.4.2越冬期管理1-3月,每月測溶氧一次,未清雪。專人住在網箱區看護,防止設備、箱魚被盜。
1.4.3開冰期管理3月中旬左右,箱內局部開化、水面呈白天開化、晚上封凍的狀態。至4月中旬,陸續化開。開冰的前幾天,加強網箱區的巡視,遇有大冰排擠壓網箱架時,盡力破開,防止溶冰割箱。全部化開后,檢查箱魚的活動情況,隨時揀出死魚并做好記錄。
2結果
2.1溶氧
1月18日,溶氧8.2 mg/L;2月9日,溶氧76 mg/L;3月10日,溶氧7.8 mg/L。
2.2總體減重率,個體減重率,成活率
2009年5月1日,用同一電子稱對4區9號箱、2區10號箱的框鱗鏡鯉全箱稱重,抽樣檢測尾重,換算出尾數。見表2、表3。
表2試驗箱越冬后稱重打樣情況表
箱號網箱規格總重/kg尾數/尾平均重/kg樣本重/kg樣本數/尾4區9號12 m×6 m×4 m6 5483 8521.7634.53732區10號18 m×9 m×6 m9 884.56 9851.415538.5381
表3網箱養殖框鱗鏡鯉越冬試驗結果
箱號網箱規格越冬減重/kg越冬死亡數總體減重率/%個體減重率/%成活率/%4區9號12 m×6 m×4 m678339.388.699.152區10號18 m×9 m×6 m698.5946.65.498.67
3討論
3.1越冬地點適宜,管理措施得當,越冬成活率高
分析試驗成功的原因:一是試驗地點位于渭源水庫壩上約4 km、江北岸的江灣處,網箱設置處的水深約25 m,冬季發電形成微水流,因此冰封期不清雪的溶氧含量也較高(7.6~8.2 mg/L);二是封冰前1個月全面檢查魚病,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切忌帶病越冬;三是一直投喂至魚不攝食為止,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箱魚的越冬體質;四是原箱越冬,減少了因并箱等操作造成的魚體擦傷而感染水霉病等,也降低了越冬密度。本試驗越冬密度為100.36 kg/m2、33.45 kg/m3和65.33 kg/m2、13.06 kg/m3,密度偏小,在此水域越冬密度還有上升空間。
3.2網箱養殖越冬技術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網箱養殖產品越冬對于緩解水產品集中上市、平衡市場供應和提高經濟效益意義重大。近年來,我省云峰庫區網箱養殖越冬后大面積死魚,給養殖者造成了重大損失。如何保證越冬產品的成活率、保障漁民的經濟利益亟待解決。資料檢索表明,我國研究網箱越冬技術的文獻很少,目前國內未見網箱養殖框鱗鏡鯉越冬的報道。大多為上世紀90年代[1-5],在網箱規格、越冬要求等方面與網箱養殖現實不相適應,李軍[6]2012年總結的越冬技術要點也不夠深入,急需針對目前存在的網箱越冬問題,將越冬技術研究關口前移,在魚種、飼料、漁藥等主要投入品控制技術、養殖水域環境及地點選擇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漁民提供切實可行的網箱養殖越冬技術,為網箱養殖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兆琪,李德尚,劉新,等.鯉魚種網箱越冬技術研究[J].水利漁業,1989(6):2-5
[2] 梁純毅.網箱養魚的越冬管理[J].科學養魚,1994(7):6-7
[3] 馮輝.越冬網箱的死魚原因及對策[J].北京水產,1998(3):40
[4] 網箱養魚越冬期要注意些什么[J].科學養魚,1999(10):43
[5] 網箱養魚越冬期間要注意的問題[J].科學養魚,2000(1):45
[6] 李軍.鯉魚網箱越冬技術要點[J].農業養殖技術,2012(22):41
Overwintering Test of the Mirror Carp in Cage Culture
XIONG Zhanshan, HU Guohong, ZHANG Jiasong
(Jilin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Jilin Changchun 130033)
Abstract:In 2008 December -2009 year in May, in the cage culture base in Ji'an city of Weiyuan reservoir of Jilin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age frame wintering experiment the mirror carp. Experiment with two cages,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ation of 12 m× 6 m×4 m, 4 breeding Zone No. 9 box and th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18 m×9 m× 6 m, farming area 2 box 10. Two cages are no cover Polyethylene double cage, not in original box caisson. In December 13, 2008 and May 1, 2009, the mirror carp cage of two winter before and after the original box fish weighing,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end weight, conversion of the mantissa, records, a total weight and total mantissa. 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of 99.15%, 4 District No. 9 box,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9.38%, the individual weight loss rate was 8.6%; the survival rate of 98.67% 2 District No. 10 box,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6.6%, the individual weight loss rate of 5.4%.
Key words:cage culture the mirror carp overwintering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