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4月24日經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新版《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都有哪些主要修改呢?
1.禁止劇毒高毒農藥用于果蔬茶葉
在農藥管理上,新版《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高殘留農藥,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和運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增加了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的規定。
2.保健食品標簽不得涉及防病治療功能
針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宣傳中存在的問題,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確要求: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應當具有科學依據,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3.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
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確,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法律特別強調: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4.網購食品納入監管范圍
網購的食品有問題應怎么辦?新版《食品安全法》將網購食品納入監管范圍,并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消費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追償。
5.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按規定標示
對于同樣廣受關注的轉基因食品,新版《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示。同時規定:未按規定進行標示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料等,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資料來源:《安徽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