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金
同安印尼歸僑二代,同安竹壩印尼巴厘島美食館掌柜。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位于同安區東北部的竹壩農場,陸續安置了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八個國家5000多名歸僑。隨著歸僑逐步融入同安的小日子,獨有的南洋歸僑生活方式也成為同安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像劉瑞金等一批竹壩歸僑二代,在竹壩農場這片獨有的家園中,以他們各自的方式重新定義竹壩,讓同安與竹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近距離融合,創造出屬于同安范的歸僑異國風情。“我愛同安竹壩農場”,一心專注于經營印尼傳統私房菜的劉瑞金如是說。雖然身為歸僑二代,但時刻關注同安的一切,更關注竹壩的發展,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來到同安一定要品嘗它當地的美食,比如碗仔粿、沙茶面、地道的封肉、炸棗,當然還有我們店的千層糕,這是我們竹壩一絕。”劉瑞金一聊起小吃、食物,竹壩特色無不津津樂道,單是聽她介紹拿手千層糕,味蕾已被勾起。“我的千層糕是全蛋黃,一滴水、蛋清都不加,更不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只使用進口黃油和印度尼西亞的一種天熱植物香料,老顧客都很喜歡。我沒有做廣告,都是客人幫我宣傳,網上推介也是顧客幫我做。”而說起同安沙茶面,劉瑞金一再強調同安跟島內沙茶面是不一樣的,有朋友吃過月華沙茶面,她覺得除了價位便宜,味道還是沒有同安的好吃,真正稱得上地道同安沙茶面的,在她眼中就是實驗小學對面的旺旺沙茶面,每當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同學們回到同安時,必定要她請吃這家沙茶面和同安的碗仔粿。“除了當地小吃,我們同安的歷史和人文都很有根基、沉淀,孔廟和閩南最早的道觀、北辰山等,還有溫泉,都是同安的特色,所以我們很多的東西可以向外推廣。不僅要推廣同安旅游,也要推廣竹壩。我覺得我有義務宣傳竹壩,所以我會在不忙的時候,組織小孩或是同學來我們的空間里做蛋糕或是食物等。我覺得華僑有華僑的文化,我們有義務去傳承。”
說起同安現在與過去的最大變化,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以前在集美讀書時,只有天氣好的假日才能回竹壩,一般都要先坐人力車,然后再換乘摩托,現在到竹壩,則有兩路公交車到達,非常方便。當時一旦下雨天,就回不來農場,與現在什么時候都可以進農場,簡直不可同日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