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博(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液壓支架立柱裝配裝置
魏博
(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分析液壓支架立柱結構,結合立柱大修組裝工序,針對大修中存在的困難,自行設計加工了液壓支架立柱組裝機,同時闡述了液壓支架立柱組裝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經濟效益。
關鍵詞:立柱結構;立組裝機;工作原理;經濟效益
隨著采煤技術的不斷發展,綜采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液壓支架的大修量大幅增加。一架支架基本上有四個(或二個)立柱,而且立柱相對其它千千頂來說,外形尺寸大,重量重,修復時相對難度較大,也是液壓支架大修重要工作量之一。
立柱一般是由缸體、活柱、導向套、缸蓋等零配件組成,如圖1所示。立柱在組裝時,首先將活塞導向環、鼓形密封圈、支承環、卡鍵、卡箍均安裝在活柱上,然后將活柱裝入缸體內;其次將導向套上的蕾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和導向環等附件安裝在導向套上,然后將導向套裝入缸體內;最后將缸蓋和擋圈裝好即可。由于鼓形密封圈與缸體之間為過盈配合,配合較緊,組裝比較困難。組裝時,先將缸體豎立固定,利用活柱的自重,再加用人力,利用大錘,將活柱慢慢裝入缸體內。由于缸體、活柱長度較長,組裝人員必須站在高處。這種組裝方法不但效率較低,而且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自制了液壓支架立柱組裝機,如圖2所示。
立柱組裝機主要是由底座1、千斤頂4和加長桿等組成。(如圖2所示)
2.1底座
底座是由11#礦用工字鋼和厚度為20的鋼板焊接而成的。用11#礦用工字鋼焊接成一個鋼性金屬框架,然后將20厚的鋼板鋪在上面,最后把它們焊接在一起。
2.2千斤頂
千斤頂選用我礦現有的ZF4000/17.5/28SL型綜放支架的推移千斤頂。千斤頂通過千斤頂固定板8焊接在底座上。其主要技術參數為:
缸徑:φ160mm桿徑:φ95mm
推力:563KN行程:700mm
2.3加長桿
立柱的行程為1035mm,而千斤頂4的行程只有700mm,組裝時一次不能安裝到位,所以必須使用加長桿,其具體尺寸如圖3所示。
2.4其它附件
組裝立柱時缸體應固定,所以在底座上焊接了缸體固定板5。為了使活柱在移動時能作直線運動,在底座上焊接了活柱導向板6,防止組裝活柱左右偏移。由于活柱與缸體的外徑大小不同,所以在活柱下面固定一塊調高板7,確保活柱、缸體和千斤頂的中心線重合,便于組裝。
立柱組裝機是利用車間用來沖洗上井設備高壓液,它是由一臺DRB200/31.5型乳化泵提供的,其液壓系統原理如圖3所示。
組裝立柱時,首先把要組裝的缸體內壁精洗干凈,然后把活柱上的鼓形密封圈等附件先組裝在活柱上。利用行車把缸體吊放在組裝機的左側固定,如圖2所示,再把活柱吊放在千斤頂與缸體之間。操作手動操作閥9,如圖4所示,使千斤頂右腔進液,推動活柱使其進入缸體,當千斤頂行程達到700mm時(達到千斤頂極限位置),操作手動操作閥9,使千斤頂左腔進液,千斤頂的活塞桿收回,在活柱與千斤頂活塞桿之間加入加長桿,再操作手動操作閥9,使千斤頂右腔進液,直至活柱完全裝入缸體內。因為導向套上安裝有O形密封圈、蕾形密封圈等附件,配合較緊,組裝時也有一定的難度,為了便于組裝,我們加工一軸套,這樣導向套也可以使用此裝置來組裝。
使用立柱組機前,每班只能組裝10個立柱左右,使用此裝置后,每班可以組裝22個左右,使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使組裝立柱時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為職工創造了最大的福利,其帶來經濟價值無法用數字來衡量。
參考文獻:
[1]李昌熙,喬石.礦山機械液壓傳動[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