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嬌(東亞銀行,上海 201103)
淺談用綜合性思維看待彩色玻璃的應用與發展
焦嬌
(東亞銀行,上海201103)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要實現彩色玻璃工藝與藝術、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藝術品,不能僅僅從單一的角度去思考,應該根據歷史的任務和時代發展的要求,用綜合性思維引導人們的實踐活動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本文通過結合案例分析,歸納出當時的彩色玻璃的特點,通過溶膠-凝膠工藝、彩色玻璃裝飾藝術品和它的預制混凝土回收價值重新定義了彩色玻璃。形成的綜合性思維看待彩色玻璃對人們認識事物和考慮的角度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引導價值。
關鍵詞:彩色玻璃;綜合性思維光;裝飾藝術品
在現代生活中,材料無處不在,玻璃材料作為視覺造型藝術的視覺元素,是思想觀念與藝術形式的物質媒介,不同的玻璃材料因其特性和紋理形式的不同而影響著裝飾作品的視覺效果。在宗教宣揚下的彩色玻璃和裝飾藝術下的彩色玻璃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精神屬性,我們用歷史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的成長和蛻變,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玻璃材料的應用非常廣泛,不管是在建筑物的結構還是作為裝飾品而存在,都隨著新技術的創新、新材料的出現,提供了多種物質形態能更豐富創作現代藝術的可能性,在從古至今發展的歷史痕跡來看,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能源源不斷的發展,所以提高彩色玻璃的工藝、玻璃材料進行循環的利用是它在當代條件下的使命,從現在的使命下,迫切的需要我們對彩色玻璃的應用進行綜合性思維下的研究和實踐性的嘗試。
1.1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的情感表現
Gothic”即“哥特式”,是“日爾曼”或“條頓”的法語同義詞。是文藝復興時期由法國的創造,是宗教的代表性建筑,能表現早期基督教的莊嚴性,同時,哥特式的建筑在色彩上的變化讓建筑富有戲劇性,涌現出一種贊嘆和異乎尋常的創造性。
在整個空間上有不同的視覺感受依賴于彩色玻璃的制作、情感表現和空間氛圍的營造,其中哥特藝術中的彩色玻璃制作的成就在藝術史上也是無與倫比的。由于教堂內部需要照射連綿的彩光,所以彩色玻璃畫一開始就是哥特式建筑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窗戶上的這些玻璃都是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組成,它們由鉛絲聯結起來,而這些鉛絲就構成玻璃上的人物的輪廓線。人物的面貌是由黑瓷漆精心繪制而成。這種瓷漆還用于繪制人物身上的其它細部,如衣服等。構成整個畫面的各個不同場面常固定于扇形的框架里。每個問隔里都有一個圣經的故事場面,意在教育虔誠的信徒。它可以使人們恍惚覺得教堂的墻壁變成了神奇而難以捉摸的東西,顏色通常是鮮明的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相互配合,色調和諧,從而使哥特式彩色玻璃畫“煥發出寶石般的光彩。然后在加入陽光的照射,人在寬敞的主殿前,面對金繡銀綴的祭壇,燭光前的受難耶穌像,仰望高聳的飛券肋拱,它們就像一簇簇飛箭,集中在屋頂,使人頓覺有升騰之感而那些令人眩迷的玻璃花窗則像開啟的一扇扇通向天國的窗戶。
哥特式建筑和彩色玻璃畫以宏偉華麗的藝術風格而著稱于世,它卓越地反映了中世紀人們的現實生活與浪漫激情之間的那種反差和強烈渴望。它以外在的藝術形式反映了中世紀歐洲人內心深處洶涌激蕩著的神秘的宗教感受。哥特式建筑和彩色玻璃畫構成了中世紀基督宗教文化的標志性成就,主要的功能和情感表現都是為了宗教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們情感寄托的工具。
1.2朗香教堂中的彩色玻璃與光結合的應用
朗香教堂注重建筑的形體和建筑的結構,用光變化和色彩的豐富性加強建筑的內在活力,郞香教堂的主要材料運用的是水泥混凝土,在單調的白色墻面上開著大大小小嵌有彩色玻璃的窗洞(如圖1),形成不規則的平面結構和方塊、圓形形成的立面達到呼應,在結構的變化之中,用光線透過屋頂與墻面縫隙及窗洞投射下來,產生一種特殊的氣氛。其中光的傳遞方式有三種,一是屋頂與墻體之間的帶狀空隙,二是豎井上的高側窗,三是墻體上大大小小的窗洞。在一天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光會在室內作柔和的漫反射,為了追求這種效果,柯布西耶對各式窗洞進行了精心設計(如圖2,3)。
通過光的漫反射形成光束穿透到彩色玻璃,然后通過不同的入射角度反射入室,使得加大了空間四壁的進深,通過映射出來的彩色玻璃的光,將教堂里的“十”字抽象化,如果郞香教堂中沒有運用到彩色玻璃,在里面的宗教信徒們只會看到存在的十字光架和不同形狀的窗口設計,單獨的看到空間存在的形態,不會講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寄托于十字的抽象符號,不會把自己美好的愿景放在只有無窗混泥土的盒子教堂里面,不能想成結構和思想的高度統一,通過彩色玻璃的調節和控制,使得宗教“十”字符號抽象引用和在此基礎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獨特建筑形式,用光和彩色玻璃的結合體現西方宗教的神秘及與自然的對峙。
1.3沙特爾教堂中的彩色玻璃表現
法國沙特爾教堂以其華曬的彩色玻璃窗和裝飾雕刻而最富特色。在教堂的設計中使用骨架券作拱頂,十字拱形成一種推架式。用獨立的飛券在兩側凌空越過側廊的上方,飛券落腳在側廊外側的墻垛上,擴大了中廳的側高窗面積。所以用狹長的窗戶以彩色玻璃作鑲嵌,使室內光線炫目,增強教堂的神秘感(如圖4)。
教堂里的玻璃畫整體以藍色和紫色為主調,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畫注重細節描繪,輪廓清晰,動作姿態因人而異,通常具有建筑風格,或呈圖2-2《耶穌傳》玻璃窗畫拱形,或作自然形態。以《耶穌傳》玻璃窗畫為例(如圖5),里面的畫講述了耶穌的事跡、最后的午餐和圣母的主題,當時富麗堂皇的玻璃畫的出現也引來政治的斗爭,體現出大封建與統治者的思想斗爭,每個代表物的發展都是伴隨失敗中的成功和體現當時的政治文化的特點。
2.1溶膠-凝膠法制的彩色玻璃工藝
溶膠-凝膠法制的彩色玻璃是以正硅酸乙酯、乙醇和生物染色劑為原料應用溶膠和凝膠工藝,制備了色彩鮮艷、透明度高的彩色薄膜,實現了有機和無機的復合,從而達到循環的利用價值,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觀察它的光學性能的變化,通過可見范圍內透視率的變化改變薄膜的厚度和溶膠中染色體的濃度,實現人為的提拉速度改變彩色玻璃的可見區域,形成以隨著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透過率有降低的趨勢來實現人為的控制。實現人為的綜合控制之下,本身具有表面平整性和實際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都達到室內設計的玻璃產品的相關規范標準,為了更好的和室內的整體空間和情感的搭配,利用對9072彩色色屏玻璃色度的改進,這樣玻璃的顏色不是單純用玻璃的光譜及透過率來下定義,它還因光源的光譜能的分布不同而異,從而實現現代生活對玻璃品的要求。
2.2從回收的角度發掘彩色玻璃價值
直接將廢棄的彩色玻璃重新融化生產新的玻璃,在保留原有的污染、雜質和不改變物理性能的情況下是不能作為玻璃的原材料的,所以我們系統的展開了用廢棄玻璃的骨料作為應用和預制混泥土制品的設計中,在科學和實驗工作人員的精心研究之下,將廢棄玻璃生產高附加值的預制混泥土制品成為可能,將運用到酸蝕和拋光混泥土的裝飾上(如圖6)。
這種玻璃骨料視為一種潛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引來了許多混凝土工作者的關注,讓廢棄的玻璃成為一種產品的原材料是它的價值所在。
2.3 現代玻璃裝飾藝術的應用
現代玻璃的裝飾藝術有裝飾畫、裝飾品、裝飾思維的應用。璃裝飾畫的藝術效果取決于玻璃材料的應用和表現,玻璃是裝飾畫的表現媒介,不同的玻璃因其特性和紋理形式的不同而影響著裝飾畫作品的視覺效果,通過對玻璃材質固有的透光性、可塑性、多色性等特質,并結合玻璃裝飾畫的藝術特色,將玻璃的工藝和玻璃的情感與建筑的感情基調統一起來,玻璃裝飾畫可以由神秘的色彩傳達內在的感染力。玻璃藝術的裝飾品突出了理性與情緒相調和的語言融合,凸顯了新的美學意義。現代玻璃藝術中的裝飾畫和裝飾品以它獨特的韻律美、形式美概括著我們現實社會,是對自然的規整化、理想化,充分的體現人們的審美意識,充分的發揮它獨特的特質。
通過對彩色玻璃不同時期的研究中,以綜合性的思維角度看待它的歷史作用和現代價值,開拓它在技術層面上新的發展和情感表達上面新的內涵,實現材料、結構、光等綜合性的為實現的目標而服務,成為材料界發展的共同目標和奮斗的方向,而且綜合性思維會體現在各個方面中,最終達到最終的設計結果。
參考文獻:
[1]王宏建.歐洲中世紀美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06).
[2](法)奧古斯特·羅丹.法國大教堂[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法)丹納.藝術哲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4]陳志華.外國古建筑二十講[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4(03).
[5]劉玲.加工玻璃市場看好安全玻璃市場[N].中國化工報,2008,03(07).
[6]何寶森.論裝飾畫[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86.
[7]陳松潔.玻璃材料工藝的裝飾特征[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7,6(03).
作者簡介:焦嬌(1978-),女,河南開封人,大學本科,室內設計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