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南昌 330000)
淺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的形成機理
李 俊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南昌 330000)
電子信息產業是現代化技術的代表行業,也是高技術產業之一。隨著智能化、全面化、網絡化技術的興起,深入研究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體系,分析其機制的形成機理,不僅有助于提升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還能夠全面把控國家的技術能力,完善現代化技術。本文就以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體制為研究對象,簡單分析一下它的形成機理,從而促進電子化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形成機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對全社會的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現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也隨之得到了完善,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高技術產業的代表,在各個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已經成為了我國自主科研的首要內容,是戰略強國和科技發展的基礎內容,并逐漸成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支柱產業。然而,由于技術水平和體系創新策略落后的阻礙,使得我國對信息產業的形成機理還不夠了解,無法更好的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鏈的打造。對此,我們一定要做好分析工作,研究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的機理所在。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新興的技術產業,它的創新應該以完整的觀點進行論述,通過對它的形成機理的研究,增強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實力,提高其競爭水平。具體而言,在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的過程中要關注三個方面:
首先,不斷增強電子信息產業的調節和發展能力,找到產業獨有的特征,并不斷向深層次擴展,與其他行業進行融合,擴寬新市場,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找準發展目標,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水平,在創新的過程中向著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最后,探索和改革電子信息產業的內部機制,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不斷降低產業的附加值,減少成本花費。通過對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集聚效應、政策支持、應用實踐以及鏈條式發展的全面結合,為其創新體系提供動力,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從而更好的把握好產業的發展方向,將創新工作做到最好。
2.1 技術創新
技術是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的基礎,通過技術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證電子信息產業走進各行各業。當然,技術的創新也涉及到其他內容,如科技的進步、生產情況、市場需求等等,通過技術拉動電子信息發展是創新的必經之路。另外,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還要把握好各項內容之間的關系,使其形成完整的鏈條。
2.2 產業鏈創新
電子信息產業是新型的產業內容,產業鏈的創新就是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產業模式,不斷分化新式鏈條,做好分工協作。由于產業內分工的完善,以及向縱深方向發展的影響,以往的產業類型一定要堅持多元化發展,把單一的企業活動分散開來,形成上下游的關系,創造共同價值。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的內容較多,與加工、生產等環節都息息相關,為了切實做好服務,提升銷售額,就必須要發揮出每個活動的價值。一條科學的產業鏈,能夠滿足企業客戶的特定需求,減少中間的附加值,并以這一鏈條為基礎創造更多的活動。
2.3 產業集群創新
顧名思義,產業集群就是指將產業經營整合為一個群體,以合作營銷的方式組織運營,利用各個企業的優勢實施產業創新,發揮出每個企業的特點,從而達到利益的最大化。產業集群的形成不是隨意而為的,它們要有專業化的分工和協作方式,在地理位置上相鄰或相近,能夠產生集聚效應,提升競爭力。在形成機理上主要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首先,區位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必須要以區位上的緊密結合為基礎,大多數產業集群的誘導因素也是地域特征。因此,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是集群的關鍵,它能夠減少運輸費用,對周邊企業產生吸引力,凝聚成生產成本優勢、交易成本優勢、信息成本優勢等等。
其次,共同發展,共贏互利。互利雙方要搭建成一個集團式經營的方針,通過密切合作加強溝通,發揮出各自的優勢。例如,某高校就以技術上的研究為集群中心,與周邊的科研單位形成互利關系,將人才、工藝、技術輸送出去,達成集群目標。
最后,資源共享,協同競爭。在共同區域內的集群產業,在資源上應該共同分享,尤其是對小企業而言,可以克服自身資源有限的問題,打造實驗基地,對最新的技術和成果進行傳播。
2.4 政策創新
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的形成一定要以國家政策的支持為依托,政策是市場經濟下一雙“看得見的手”,它能夠及時調整市場不足,避免出現市場失衡的問題,并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效率性和穩定性。具體而言,政府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的實際,修改市場失靈帶來的低效率,有效控制市場波動,保證經濟的平穩性,對創新性企業給予最大程度的扶植。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電子信息產業營銷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不符合經營戰略。產業經營人員一定要首先明確信息產業創新體系的形成機理,在創新研發中,通過市場、管理、經營完善自身,并在政策、技術、集群優勢、應用創新上入手,弄清楚這一復雜的系統,累積資本,將其與各行各業集中起來,在技術上帶動突破,逐步擴寬市場。此外,在形成機理的探討中還要做好調研,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以技術為導向促進創新發展,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騰飛作鋪墊。
[1]茍仲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體系的形成機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06):1-12.
[2]牛旭東.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創新研究與實證分析[D].天津大學,2005.
[3]楊修.我國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4.
李俊(1979-),男,講師,電子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與通信。
10.16640/j.cnki.37-1222/t.2015.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