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善乾(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鋼結構BIM的理論與應用
孫善乾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通226010)
摘要:BIM的應用降低了建筑業風險,提高了建設的效益,其在鋼結構建筑物設計施工中的應用能使工程項目建設做到“萬事俱備”,BIM利用現代科技科學的建立鋼結構三維模型,真實的展現出建筑物的結構、輪廓等等,預防了建筑風險,使鋼結構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很好的掌控,確保了鋼結構建設施工的工程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鋼結構;BIM技術;理論;應用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其核心就是通過數據信息建立實體的三維模型,并能通過相關模型研究建筑物的結構、穩固性等。鋼結構是當代建筑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獨特性滿足了當代人對藝術、美感、空間等方面的追求,鋼結構中BIM的應用集幾何學、空間關系、地理信息等為一體,通過信息集合建立工程數字模型,對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進行科學的模擬,使建設施工做到胸有成竹。
BIM可將建筑物個階段的運作形成模型信息,對于各階段流程進行預測,建立可視的、可協調、可優化的整體數據模型,使各施工各階段的工作能夠緊密銜接,信息交流更加準確、通暢,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現代化鋼結構工程建設中,充分的應用了BIM的技術理論,第一,BIM技術的可視性,可形成鋼建筑物的實體三維圖形,能直觀的看到建筑物的整體面貌,并能對鋼結構工程的穩固性、安全性等做出評估。第二,BIM技術的協調性增強了各個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效果,更有利于相關人員直接、形象的表達自己的思路、觀點等,使鋼結構工程建設中的各種問題的溝通更為全面、準確,提高了問題解決的效率,提升了工程效益。第三,BIM技術的模擬性可真實的體現建筑物的外在、內在特點,相關人員可結合三維圖形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改進。使復雜、繁瑣的工程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更為完善、可靠,降低施工的難度,準確把握施工的銜接,以提高施工的速度和效益。
理論上,鋼結構BIM技術的應用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規劃階段,形成工程的大概思路,對工程場地進行策劃、分析,并應用BIM技術進行工程的性能預測、估算工程成本;第二階段,設計階段,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方案的論證和設計的初步形成,通過可視化設計直觀的參考、分析工程情況,協調各方意見,對工程量進行統計,分析工程性能分及管線設計等;第三階段,施工階段,建立施工進度模擬,將施工環節數字化、直觀化,并對施工進行物料跟蹤,建立施工組織模擬,提高施工現場配合效率,確保工程的按時、按質完工;第四階段運維階段,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對建筑物的維護管理,應用BIM技術建立工程的空間管理模型,并對建筑物的可能的災害進行分析、研究,建立災害的預防、應急模式,以提高工程的應用效益??傊珺IM理論就是將工程的各個環節以數據信息的形式模擬出來,形成虛擬的建設施工過程,對每個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細化、深化,盡可能避免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降低施工風險,提高施工效益。
2.1鋼結構設計與BIM應用的結合
鋼結構設計過程中應用BIM可將土建設計、結構設計等綜合化,形成系統的工程實際模型,且設計模型形象、逼真、易于改動。在鋼結構設計中,先建立BIM模型,導入軸線體量,對相關的參數進行精確的設計,將工程桿件、節點連接等的尺寸、材質、密度、造價等參數化。在建立局部整體模型,制作建筑物的立面圖,在結合局部模型建立工程的整體結構模型,通過可視化、數據化對工程進行虛擬建造,并模擬現場施工管理、安全監控管理等,使每一個流程都以計算機數據的形式呈現出來,盡可能消除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誤差。例如,電腦預拼裝前,應用BIM技術對工程所用桿件、節點連接、螺栓、焊縫等進行參數設定,形成相關的數據信息,構建工程三維模型,形成工程的整體模型。在模型演示中,所用材料、建筑物結構等與真實的工程建筑都是一致的,如桿件斷面尺寸、桿件相交角度等都是對真實情況的客觀反映,對于工程的桿件連接點,構造、加工和安裝等三維模型也是有所反應的,就連材料清單、構建清單等也能通過BIM技術生成,相關人員還可應用BIM軟件對生成圖紙進行調整,結合三維模型的校核、審查等消除工程施工誤差,使鋼結構BIM模型成為工程加工安裝的輔助數據,指導工程施工合理、安全進行,確保工程質量。
2.2鋼結構施工與BIM應用的結合
鋼結構類建筑以鋼材為主要材料進行建設,前期工作做好后施工方便、快捷,相對與傳統建筑形式其施工速度可謂神速,建筑工期超短,建筑質量有保障。鋼結構施工中BIM的應用為施工提供了直觀、便捷、準確的參考,結合BIM生產的施工詳圖(其中包含布置圖、構件圖、零件圖等)構建施工模型,進一步深化施工設計,導出工程過程算量,然后進行實體模型的搭建,將施工的每個環節都推測到萬無一失。同時,發揮BIM技術對施工的可視動態監測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測,隨時注意施工施工數據的采集,確保信息交流的暢通,將施工情況通過可視化顯示子系統顯示出來,此外,應用BIM的安全預警子系統對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進行檢測,即使工程交工后,BIM技術也能對建筑物服役期間的應力應變動態監測,為鋼結構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及質量。
BIM理論與應用的優點在于能夠讓人直觀的看到工程結果,并對工程過程有一個詳盡的掌握。BIM的理論發展和應用符合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其應用存在著巨大潛力,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建模、出圖、渲染等實現工程的協同管理,促進設計部門與施工部門的信息交流,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益。只是當前BIM理論與應用存在著一些缺陷,影響了其在工程項目建設中作用的發揮。例如,BIM數據孤島現象,造成了數據交換難、信息溝通難的現象,致使相關人員的溝通存在一定阻礙,即便如此,我國的BIM技術仍然發展迅速,已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技術,并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相關的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其應用效率會不斷的提高,應用范圍也必將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蘇培紅.鋼結構深化設計與BIM技術的有機結合在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施工,2014(05):534-535.
[2]閆勇,卜祥英.BIM技術在鋼結構廠房中的實踐應用[J].建材世界,2014(03):78-80.
作者簡介:孫善乾(1972—),男,山東濟寧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金屬材料、鋼結構(海洋工程)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