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輝,孔慶霆,李 輝(濟南鐵路局調度所,濟南 250001)
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相關問題研究
陳輝,孔慶霆,李輝
(濟南鐵路局調度所,濟南250001)
摘要:闡述如何提高高速客運專線聯合運輸服務水平,提出關于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相關問題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議和基于目前鐵路情況的改進方案。
關鍵詞:客運專線;聯合運輸;可行性建議
本文對客運需求、列車組織措施、綜合換乘樞紐、票制及信息系統進行研究分析,目標是定義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的新的概念,提出關于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相關問題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議和基于目前鐵路情況的改進方案。
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的服務水平,大致可分為連續性和順暢性。連續性主要用定量指標——連接環節數來評價,順暢性可以從交通設施和運營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來評價。
通常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聯合運輸的服務水平。
(1)對旅客需求進行科學的分析。更深入的了解旅客的層次,數量,流向等數據,提供更能滿足旅客需求、創造更大利益的服務。
(2)組織措施的優化。完善的組織措施使列車的運行更符合旅客的需求,在時間上連接的更加緊密。
(3)綜合換乘樞紐的建設及改進。現代化的綜合換乘樞紐,是聯合運輸系統的關鍵環節,是實現空間上無縫運輸的重要節點。
(4)建立現代化的票務系統。票務系統是阻礙聯合運輸順暢性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國各種交通方式都有他們所對應的各自系統的專署票制,發展適合聯合運輸的新型票制,將是鐵路一次飛躍式的發展。
合理化的組織措施使鐵路運輸產品能更好地滿足旅客的需求,旅客在旅行途中能夠實現在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換乘實現時間上的“無縫銜接”,并且保證在旅客改變旅行計劃或運輸工具出現不準時情況時(晚點或提前),能以最短時間登乘下一班次,繼續旅行。在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中,主要通過高速客運專線的周期運行圖來達到這種預期的效果。因為高速客運專線聯合運輸系統是由“其它運輸工具—高速列車—其它運輸工具”的運輸系統,所以高速客運專線,無論是起訖點還是中間站,能在時間上與其它運輸方式在時間上相互銜接,是實現聯合運輸的關鍵。
(1)組織措施改進方案分析。分析與預測旅客在高速客運專線下線后的具體流向及數量,將高速客運專線列車的到達時間與常規鐵路、高速公路這種大運量、低密度、換乘線路較少的運輸方式開行時間的間隔壓縮到最小。
(2)成立協調機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的形成,協調部門的成立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主要職責包括下面四點:1)統一各交通方式經營者管理組織的手續和方法。協調部門要使各種交通方式的管理部門統一和規范管理組織的手續和方法,形成聯合運輸體系的規范;2)成立協調部門來改變現有的票制。協調部門可以促進各種交通方式的合作,制定具體的合同,實現車票的多用途,管理部門結算的合理化;3)提高經營者的積極性。協調部門要努力協調不同運輸經營者的相互關系,組織經費來投資聯合運輸設施,制定相應的政策來管理,并在有悖公平競爭時進行處罰。
因此,政府的積極參與對于推動聯合運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我國應該積極地建立協調機構,破除制度上的障礙,注重長遠,發展聯合運輸。
綜合換乘樞紐將考慮各個層面的交通聯系、發揮疏解與引導的作用,使高速客運專線與其他各種交通方式實現無縫換乘,為廣大旅客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安全的換乘條件。
3.1設計方案
(1)依據具體條件優化設計樞紐內部高速客運專線與其它運輸方式站臺的布設,以及其它運輸方式運行線路的具體安排。
(2)換乘線路應盡可能短,換乘樞紐應布設緊湊以減少換乘步行時間。
(3)設計的換乘通道,應有利于人流沿站臺均勻分布并符合客流量的需求。
3.2內部銜接設計
主要圍繞高速客運專線的綜合換乘樞紐與其內部各種其他交通方式間的轉接布置進行全面分析研究。
(1)高速客運專線列車與有軌交通間的換乘銜接布設模式
高速客運專線列車與有軌交通間的換乘(有軌交通包括高速客運專線本身,常規鐵路,地鐵及輕軌),對于兩條或多條軌道交通線路相交而構成的車站,選擇合理的軌道交通線路空間銜接類型是核心。
1)站臺換乘。同站臺換乘的基本布局是雙島站臺的結構形式,可以采用同一平面或雙層立體布置等多種形式;2)站廳換乘。設置多個站臺的共用換成候車區,采用扶梯及樓梯將各個站臺直接連通,乘客通過該扶梯及樓梯進行換乘,各站臺之間相互連通形成一條專用換乘通道。
(2)高速客運專線與城市公交間的換乘銜接布設模式。由高速客運專線換乘公共汽車的客流,應通過行人天橋或地道直接進入公共汽車站臺,使人流與車流分別在不同的層面上流動,互不干擾。
采用適合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的票制是提高整個系統效率的重要環節。不同的經營者之間還可以采用內部結算的方式,盡可能減少旅客在換乘過程中購票的次數。本段提出適合我國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的先進票制。
4.1售票系統角度改進
從售票系統角度來看,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各覆蓋全國的計算機售票網絡,實現高速客運專線和與之相銜接的其他運輸方式各部門之間的客票預訂、發售、結算一體化。
4.2票種角度進行分析
從票種角度進行分析,我國可在高速客運專線旅客聯合運輸體系建成后,推出通票、乘車卡、往返票等票種。通票可分為連續票與彈性票兩種;而憑借乘車卡購票的旅客一年內可享受半價優惠;購買往返票,可以根據不同的時段,采取不同的打折優惠政策,以保證客流對于高速客運專線的熱情,不會選取其它運輸方式。這樣公務出行、旅游客流、探親客流等不同種類的客流可以選擇不同形勢的票種。
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交通運輸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運輸工具和設備的現代化凸顯為建設高速客運專線的熱潮,并由此帶來了基于高速客運專線的旅客聯合運輸問題。發展高速客運專線聯合運輸是提高客運專線服務水平、增強高速客運專線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