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善琨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黃務小學 264004)
綜合實踐活動中小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研究
曹善琨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黃務小學 264004)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能夠引導學生對周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性、綜合性問題的積極思考,能夠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意義。
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 主動選擇 創造 實踐能力
我校屬于鄉鎮學校,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遠離學生的現實生活,過于關注“書本知識”和“知識世界”,過于強調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和能力的培養,與城區學校相比相對滯后,因此迫切需要進行綜合活動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意義。可見,堅持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自己自主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實踐、創新、總結、應用,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
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就在活動過程。每一次活動,都讓學生“全面參與”,并“深度實踐”,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將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都作為自己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契機和平臺,也便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進行探究和直接體驗,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和提高,讓學生自己確定主題,自己研究方案。如組織學生商討,環境保護是個重要的問題,那么作為小學生力所能及的是從家庭環保出發,于是學生設計的主題為《綠色家庭環保》。
大主題確定好了,就要研究這個主題涉及到的內容有哪些,我們讓全體同學思考,大家共同討論,最后,把各小組討論出的問題進行匯總。
經過一個月的活動,學生把各自記好的記錄帶回來,大部分同學的記錄很符合實際。通過這個活動,學生的家庭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對于在家中環保方面能做哪些事情,應該養成哪些好的習慣都十分清楚。
學生可能沒有什么明確的學習對象上的傾向,教師就要給他們準備一些資料,讓其有選擇的余地。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透過資料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做一回室內設計師》一課中要求學生對室內環境進行色彩的搭配,體現出豐富的色彩感性知識,學會基本的設計表現方法。在這一基礎上,再以《我來做一回室內設計師》為題,探索人與環境的關系,對照古今中外人居環境的不同,了解各自特點。
活動一:組織學生欣賞家庭室內設計圖例,了解基本的知識構成。
活動二:組織學生去到一個新建的住宅空間里去體驗、感受,要求學生形成文字材料,把親身體會及基本構思形成草案。
活動三:優秀室內裝飾設計欣賞和設計的程序了解。學生通過課件演示,了解做好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活動四:作業的交流與講評,介紹各組的成果。圖文并用,介紹設計方案,能讓人看明白。
評價形式:分層評價,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評價依據:(1)聯系本課的學習,能較好地掌握有關室內設計的方法與知識;(2)能夠與同學合作學習,制作相關作業;(3)學會查資料和用資料,有目的地在網絡和圖書館查找、收集資料,并能夠對資料進行分析、歸類、整理;(4)學會觀察,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5)完成的作業有一定的思路,清晰、完整地用文字、圖形及語言來表達,使他人了解。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知識技能來講,不懂及時問,學了就用,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比較有興趣。
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習,都是可能遇到困難的,大的、小的,各種各樣的學習困難,甚至在別人看來不成為困難的問題,對學生來講,可能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學習行為,促使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促使其身心全面發展。
雖然其中有些是相關的,有些是不相關的。但在教師沒有當場指導的情況下,學生之間是可以相互詢問的,以尋求答案或支持,借借筆、提提水、拉拉紙等小事都可以使學生之間有更好的協作關系,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
習慣本身即是不斷培養和加強的結果。簡單的行為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所以加強基本習慣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學習過程中的基本習慣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
在課堂中實行合理分組時,由于目標分層分組不同,學生層次不同,我們的教學目標也要有所不同,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面與參與度。
活動只是手段和載體,更重要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活動實施階段,要注重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去實踐,去體驗,去感悟。如以《弘揚家鄉文化,與風箏一起飛翔》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一共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了解風箏文化,第二階段是扎制風箏的過程。這樣的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考驗了學生的耐心、細心、合作能力。
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以這種思維方法進行日常教學,用反思和探索來推動教學的發展,進一步搞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