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娜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中心小學 065201)
小學科學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學生的生活為媒介,將科學研究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小學科學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啟蒙課程,其在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教師作為課程改革工作的執行者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關鍵因素,會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
眾多研究者發現,教師對科學性質的理解,比其擁有的科學知識的多少更直接影響教學水平。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小學科學教師對傳統的科學本質觀,如科學的實證性、觀察與推理等,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但對現代科學本質觀,如科學方法、負載理論等的理解還處在比較淺顯的層面上。而且教師對本質觀的理解與教師的教齡、教學經驗等方面并沒有顯著關系。因此,要想加強教師對科學性質的理解,還要從教師專業的培養方法入手,從職前教育開始培訓,提高教師的職前科學本質理論水平,加強教師對科學性質的理解。
除了對科學性質的理解,教師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是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學校和有關教育部門應定期組織進修、培訓和講座。通過進修,可以更新教師的知識,使教師了解科學發展的最前沿動態,把握學科發展的方向,有利于教師個人科學素養的提高。參加各種培訓和講座,通過與其他科學教師、專家學者的溝通交流,可以幫助教師積累更多的課堂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手段。通過這兩種方式,可以拓寬教師的科學知識面,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的學習應以探究為核心,應更具靈活性和開放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改革后的課堂教學要求,因此改變小學科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更注重的是教師“教”的效果,而忽略了學生“學”的效果。小學科學課程的授課內容與其他課程不同,很多內容都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就能使學生直接理解的,并且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如果不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很難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自然就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的不理想。因此,突出學生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十分重要。
第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第二,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實驗操作創新,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探索精神。
科學教學的內容涉及到的領域較多,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由于資源、設備的限制,很多實驗過程都無法實際操作,導致很多知識點學生都理解不了?,F在大部分小學校園都已經配備了電教設施和數據資源庫,教師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展示實驗操作過程和某些物理、化學反應,讓學生對教材的知識點有較為直觀的理解。此外,使用多媒體教學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第二,在課下,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數據資源庫和各種網絡社交工具,組織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科學知識。例如,教師可將一些科學網站介紹給學生,延伸教學內容,或建立網上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課下以小組形式學習科學知識。
《國家小學科學課堂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教學內容要更具開放性和靈活性,發揮學生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主動性,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科學教學需要使用大量的信息、實物材料,如課外讀物材料、網絡信息材料等,這是開展科學教學工作的先決條件。教師在選擇這些材料時,可以從實際生活中選取,讓學生認識到實際生活與科學研究的相關性。此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就教材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通過這種結合實際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教室外的科學世界會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天地。課外活動是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的產物,同時又是課堂教學的提高和展開[3]。因此,教師應結合教材的內容,擴展科學教學活動的范圍,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正面影響。以課外活動的形式教授學生科學知識,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快樂,還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總之,小學科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起步階段,會對學生未來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如何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引起教師的重視。但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過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