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燕(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四中學 733211)
談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何春燕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四中學 73321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把握教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思路,教給學生思維方法;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促進學生智力的快速發展。
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 作用
數學思維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發展智力的核心。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研究數學思維規律,重視數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以便在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學生滿足于一知半解,對概念不求甚解;做練習時依樣畫葫蘆,不去領會解題方法的實質。這反映了學生在思維上的惰性。學生思維惰性的產生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學習態度問題。他們能想問題,但不善于多想;他們想鉆研問題,但不善于深入鉆研。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全面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良好的思維條件,讓學生進行主動、活躍的思維活動。
1.直觀演示,動手操作,激活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實際操作,手腦并用,不但能使學生理解事物的本質屬性,還有助于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學生多動手實踐,在實際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例如,二年級數學中有這樣一道應用題:“兩個書架共有40本書,從第一個書架取6本放入第二個書架,兩個書架的書本就相等,問兩個書架原有書各多少本?”教師可引導學生把40本書擺成相等的兩堆,再啟發學生思考當“沒有放入6本時”的情境,并讓學生擺一擺、比一比。學生發現前后的變化,列出算式:40÷2-6(較小數),40÷2+6(較大數),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小數與大數的差距,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放入6本時”會相等,讓學生觀察兩數的相差量,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列出算式:(40-6×2)÷2(較小數),(40+6×2)÷2(較大數)。
2.智力游戲,趣味活動,激活思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智力游戲,安排一些趣味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巧算年齡、規律填數、簡單推理、數字猜謎等,在這些實際運用中使學生愛數學、用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法多用、變式練習來訓練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地解題,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激活學生的思維。
1.培養具體形象思維。數學思維有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辯證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人們建立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基礎,對發現和總結數學規律有很大作用。小學生的思維主要表現為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鑒于小學生憑借形象進行思維的能力遠遠超過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直觀演示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練習,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做到眼、手、口、腦并用,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把教學內容直觀化,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以培養具體形象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數學思維的抽象和概括的特點在抽象邏輯思維中表現得最明顯。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的小學生初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教材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應用題“某校男生人數比全校總人數的多72人,女生人數比全??側藬档纳?0人,問男女生各多少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思維角度分析、解答這道題:第一種是用畫思維線和思維圖的方法求解,第二種是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求解。這兩種方法都是借助直觀圖像來得到解題方法的。此外,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提出第三種解法:設男生人數占全校的(少計算72人),女生人數占全校的(多計算20人),那么與全校人數單位“1”差(,因為少計算了(72-20)=52人,所以52人的對應分率是,求出全校人數,很快地算出男女生人數。這種解題思路是抽象思維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思維狀態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
3.培養數學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對感性經驗和已知數學知識進行思考,不受邏輯規則約束而直接領悟事物。它具有跳躍性、試探性和想象性,可以突然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并預感問題或情境的結果,因此在數學活動和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這種大膽嘗試、勇于判斷的直覺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教給學生思維方法,思維方法作為一種學習技能傳授給學生,要靠平時的訓練與積累。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綜合、分析、觀察、比較、轉化、歸納、演繹、假設、試探、聯想等思維方法。例如,綜合法思路的具體思維過程是從已知條件出發,先選擇兩個有直接聯系的已知條件,組成一個簡單的應用題,推究到所求問題。這一思路從已知到未知,由簡單到復雜,學生容易接受,適合于小學中低年級。分析法思路的具體思維過程是從所求問題出發,尋找解答問題的兩個必要條件,如果條件中還是未知的,再作為新的問題推究下去,直到所需條件都是已知的。一些較難的復合應用題,運用分析法思路來解答,容易找到解題途徑,中高年級學生應掌握分析法解題。轉化法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歸納法從具體特殊的關系中,總結出一般規律;假設法在假設條件中,找出矛盾與差異,通過消除差異解決問題;聯想法通過分析、比較找相似,經過嘗試得出規律,等等。把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并將其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解題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弄清分數應用題中分率與數量的對應關系,是解題的重要思路;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是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拓展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技巧,掌握解題方法,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