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戎,劉廣宇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夯實信息基礎支撐流域集控
羅戎,劉廣宇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從2003年開始實施流域水電"四階段"發展戰略,隨著下游梯級電站逐步投運,集控中心建成并實現遠程集中控制,急需一個統一的電力生產信息平臺來對不斷深化的電力生產業務應用進行支撐。2011年,公司開始建設流域化的電力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對流域電力生產的統一管理、集中控制、經驗共享、持續優化的系統建設目標,目前,公司正在新的信息化規劃的指導下對現有系統進行優化完善,優化后的信息化平臺將對流域電力生產業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流域電力生產;集中控制;信息化平臺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礱江公司)前身為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按照“集團化、流域化、科學化”的理念推進雅礱江流域梯級水電站的建設和管理。雅礱江干流規劃開發23級電站,規劃可開發裝機容量3 000萬kW,在全國規劃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中,裝機規模排名第三,目前公司已投運的電站4座,總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kW,是西電東送的骨干電廠。
隨著雅礱江公司推進“四階段”發展戰略的第二階段,中、下游電站的逐步投運和中、上游項目的逐步啟動,公司的電力生產管理由單一電站管理向流域化電站群管理轉變,對信息系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形勢下雅礱江公司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
(1)雅礱江公司于1998年在二灘電廠投產時由西門子公司實施了一套電力生產管理系統BFS++,該系統是C/S結構,實現了單一電站的部分電力生產管理業務,不支持流域化多電站的管理業務。隨著流域梯級電站的陸續投運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流域化電力生產管理的需要,無法為流域電力生產管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
(2)隨著中、下游電站的逐步投產并加入集控,單一電站的管理缺陷逐步凸顯出來,在公司推進“集團化、流域化、科學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系統必須滿足集團化、流域化電力生產管理的業務需要,為實現流域電力生產的規范化、集約化的管理需要打下基礎。同時,隨著遠程通信成本的急速下降,各電站與總部之間的帶寬越來越高,足以滿足電站與總部之間日益增多的信息交互的需要,為了滿足集團化、流域化、科學化管理需要,新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既要滿足公司總部集中部署的要求,也要滿足多地點、多組織機構的協同工作管理需求。
(3)隨著集控中心遠程集中控制的實現,集控中心作為公司電力生產控制與電網調度的橋梁,在電力生產過程中與流域電站之間的信息交換大幅增加,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交互平臺來滿足日常電力調度和指揮的需要。
隨著流域電站建設的推進,雅礱江公司于2006年開始規劃建設流域集控中心,集控中心與總部各部門和流域各梯級電站在整個流域電力生產管理中的定位及工作界面的劃分對整個信息系統的架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總部與集控中心的工作界面如下:
(1)生產經營部作為總部生產管理的職能管理部門,負責對電力生產單位工作發揮指導、統籌、監督、協調、支持、服務作用。
(2)集控中心作為總部化的二級單位,集控中心負責公司流域電站生產調度對內(電廠)、對外(電力調度機構)業務聯系,包括調度管轄設備相關專業的對口業務聯系,辦理設備檢修、試驗等相關手續。集控中心和電廠在公司流域電站生產調度業務上是調度與被調度關系。
(3)信息管理部作為總部信息化建設的管理部門負責總部統籌建設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運維等管理工作;集控中心負責相關電力Ⅰ、Ⅱ區相關調度、水情、自動化專業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流域電力生產管理系統在信息化總體規劃第三版指導下,通過公開招標最終選用IBM的EAM產品Maximo為公司電力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平臺,利用Maximo在發電行業內成熟的解決方案,并結合雅礱江公司流域電力生產管理自身的業務特點,以標準功能加客戶化開發的實施策略,實現雅礱江公司流域化電力生產管理的業務需求。
3.1集團化管理
流域電力生產管理平臺按照流域化、集團化管理需求進行系統功能設計,系統功能涵蓋了總部相關職能部門、流域集控中心、下屬電力生產二級單位的業務需求,實現了流域電力生產的資源共享和跨組織機構的流程流轉和管控,并按照人力資源系統統一定義的組織機構和編碼進行系統部署,從而有效的保障了流域化電力生產的集團化管理的需要。3.2標準化管理

項目組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始終圍繞推進雅礱江流域電力生產標準化管理這一目標展開工作,主要體現在:
(1)統一編碼標準:根據雅礱江公司多年電力生產信息化積累的經驗編制了《雅礱江流域電力生產設備KKS編碼規范》、《雅礱江流域電力生產物資編碼規范》兩個基礎的編碼規范,對規范公司流域電力生產平臺的基礎信息奠定了基礎。
(2)統一業務流程:項目組在進行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項目組內部進行了反復的討論,在進行流程設計時,嚴格遵照國投集團、雅礱江公司相關規定同時兼顧電廠實際,組織討論生產管理核心流程,在與各電力生產二級單位進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確定主要流程14個,分別是缺陷流程、工單流程、工作票流程、一級動火票流程、二級動火票流程、設備定值審批整定流程、操作票流程、電站檢修工作申請、流域電站定值整定下達流程、電廠特殊運行方式申請、閘門操作申請、閘門操作命令等流域規范化業務流程。同時,建立起來的標準的工作流程,借鑒公司成熟的設備資產管理經驗和成果,結合Maximo的管理理念建立規范化、科學化的設備資產運行維護管理流程、規程和信息化管理體系,包括設備維修操作管理流程、技術規程、資產信息化管理結構體系。

圖2缺陷通知單流程示意圖
(3)建立生產管理平臺規范的基礎數據體系,包括設備編碼、物資編碼、故障代碼等基礎數據,方便系統的查詢、統計、分類、匯總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為今后流域電力生產對標管理打下基礎。
3.3流域化管理
隨著集控中心正式投運,并實現對下游電站的的遠程集中控制,公司電力生產將由單電站運行管理過渡到多電站群集控運行管理。新建成的生產管理平臺將涵蓋公司總部及二級電力生產單位,生產管理系統的適時推出滿足了流域電力生產對多地點、多組織機構的跨組織機構的流程跟蹤管理的需要,為推進流域電力生產進行集中管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的電力生產管理系統,圍繞集控中心的相關管理職能定制了許多管理功能,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業務功能組成:
(1)工作申請:由于集控中心和電廠在公司流域電站生產調度業務上是調度與被調度關系,因此,電廠進行的檢修工作需要向集控中心進行申請。工作申請單主要針對二級單位設備檢修申請、臨時消缺申請等設備檢修申請流程。通過Maximo系統中跨組織機構的流程審核和執行跟蹤,協調多個二級單位協同完成此工作。
(2)閘門操作命令單:由集控中心運行值班人員根據電力生產需要對下屬電廠運行人員發出的操作指令單,通過閘門操作命令單完成命令下達及執行結果的反饋跟蹤。
(3)定值管理:分為定值整定申請和定值整定命令單兩類,分別完成定值整定申請和命令的下發跟蹤。
(4)工作聯系單:工作聯系單主要用于多個二級單位工作協調,通過在聯系單上寫明工作內容,配合內容,以及影響范圍。協調多個二級單位共同完成此項工作。
同時,根據公司發展戰略需要,為發揮梯級電站群的綜合補償效益,雅礱江流域集控中心負責雅礱江流域電站群的遠程集中監控和優化調度,統一規范各梯級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和通信系統的技術要求,并通過建設集控中心數據交換平臺,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體系以及統一的編碼體系和規范,形成面向流域電力生產的數據庫。生產管理信息平臺將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實現生產管理系統與數據交換平臺的有效融合,形成涵蓋電力生產相關領域的完善的數據中心,為公司將來進行全口徑生產數據分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實現生產經營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另外,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按照公司“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的要求,通過與公司財務軟件平臺建立相應的系統接口,使生產過程中的成本能夠實時反映到財務管理系統的數據中去,為公司進行經營決策提供了完善、準確、及時的財務數據。
新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上線運行,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新系統的優勢:
(1)標準化:從基礎編碼、業務流程、數據展現3個方面實現系統的標準化管理,為公司推進電力生產標準化打下基礎,為后續流域電力生產單位對標管理做好準備。
(2)精細化:對生產成本細化,按照預算項目、任務跟蹤生產成本,可以從設備位置、成本中心、費用科目3個維度進行成本統計分析。
(3)流域化:滿足了流域電力生產對多地點、多組織機構的跨組織機構的流程跟蹤管理的需要。
(4)一體化:通過與財務系統的集成,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系統建設目標。
(5)自動化:強大的工作流引擎實現業務處理自動推送。
同時,經過4個電站近3年的系統運行,各電站管理的提升也對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新的業務需求,目前公司正通過信息化第四版規劃,提出了“固中間、強兩頭”的新的信息化建設策略,①優化鞏固現有系統的功能,使之能夠更好地為流域電力生產管理服務;②通過建立移動應用平臺等技術手段加強對一線應用的支持,通過建立企業數據中心來實現對數據的深度應用。在第四版信息化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雅礱江公司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將再上一個臺階,為實現公司“四階段”發展的戰略目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中圖分類號:TV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87(2015)07-0020-03
DOI:10.13599/j.cnki.11-5130.2015.07.006
收稿日期:2015-04-30
作者簡介:羅戎(1968-),男,工程師,從事電力信息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