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桂敏(撫寧縣建筑設計所,河北 秦皇島 066300)
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倪桂敏
(撫寧縣建筑設計所,河北 秦皇島 066300)
摘要:衡量一個建筑項目是否成功,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同時房建施工質量也是建筑領域的熱門話題。筆者在文中探討并研究了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房建工程;質量問題;防范措施
顯而易見的是,我國建筑物的數量成倍增長,而人們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而如果想要提高和改善建筑工程整體質量,首要任務是做好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但是當前眾多問題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及控制工作當中,這些問題的存在降低了施工質量,延誤了施工進度,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利潤空間,不利于施工單位的長足發展。所以,為了保證工程施工安全與施工質量,筆者在文中介紹了我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希望產生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1.1 工程質量事故的復雜多變
房建工程由于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技術等方面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例如:用鋼筋混凝土砌成的大梁有時會出現小的裂縫,這些小的裂縫會隨著周圍溫度和濕度變化可能會擴大。
1.2 工程質量問題的多變表現
房建工程的質量達標不能只靠施工技術,還要根據周圍的環境進行考慮,對施工過程中沒涉及到的地方進行校正。例如:房建物的某些部位開裂,可能是由于設計方案不佳,或者計算失誤,也可能是出現沉降現象,或操作方法失誤,或周圍環境起伏較大等,這些原因中的其中一小個,都可能會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嚴重的危害。
2.1 設計方案的原因
施工設計方案是建筑工程項目的基礎工作,雖然施工方案的制定不是處在正式的施工過程當中,但是方案的制定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必備基礎和基本前提,設計方案中包含著眾多的內容,例如:施工材料、機械設備、施工方式、施工環境、施工人員等,而這些具體的施工要素中的每一個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施工質量。但是我國的方案設計人員有許多為了保證施工進度,使得施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沒有仔細的檢查施工進度計劃與設計方案是否具有一致性,在設計方案的時候并不認真、仔細,而是肆意而為、主觀臆斷,嚴重降低了后期的施工質量。
2.2 材料選用方面的原因
建筑材料作為施工的基礎,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些施工單位為了降低施工成本,對施工材料的優劣一管不顧,故意采購低價錢的材料,或者偷工減料,殊不知這種只看眼前利益的行為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3 施工方面的原因
2.3.1 房建工程施工單位內部的人員缺乏足夠高的質量意識。第一,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雄厚的專業知識,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真正的技術,不按照技術規定和標準進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夠高的質量意識,根本不重視質量問題。更不要說著手解決質量問題了,使得質量管理工作無序進行。
2.3.2 質量監督與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建筑施工單位內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統性、完整的、全面的、專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既包括監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現代化,致使施工質量得不到監管和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機構和生產體系及其工作人員在其位不謀其職,并不發揮實效,不會切實有效的發揮其保證質量和安全的作用。
2.4 現場驗收工作不認真的原因
施工單位完成施工交付工作后,按理說驗收單位應該全面、細致地進行檢驗,然而,這里面存在兩個隱蔽的問題:第一,施工單位與驗收單位合伙欺騙開發商,施工單位給驗收單位一定的好處,驗收單位不經過實際驗收直接給開發商一個工程質量合格證明;第二,開發商根本不找真正的驗收單位,自己進行驗收,由于不是專業的驗收,所以即使建筑工程存在質量問題,也檢測不出來。如果能夠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制度,還有可能使驗收單位發揮其實際作用,但事實恰恰相反,導致建筑工程存在質量問題。
3.1 多方面集體監督體制機構的建立與完善
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依靠制度體系加強質量監督與管理水平。法律體系雖然沒有人為監督的靈活性,但卻有強制性,是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基礎,像一只無形的手敦促著相關施工單位和人員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管理,最后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有效監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關的工程建設法律體系。建立健全比較完善的工程建設法律體系是國家對建筑業進行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場高效有序運作的根本保障。
3.2 房建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的設立與完善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這在施工過程的各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為施工人員提供正確的施工引導,讓他們對施工工序有更清楚的了解,并根據相關要求嚴格落實工序要求,通過技術創新等方式提高各個工序質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不僅嚴格要求施工的質量,而且對施工安全要求極為苛刻。
3.3 提前預防與規范執法的完善
規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行為。如果想把國家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與管理作用發揮到最大,首先就要使行政主管部門嚴把質量大關,按照法律規定辦事。為了更好的發揮和實現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工程項目的審批程序必須標準化、嚴格化: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遵循誰出事誰負責,并且負責到底的原則,確保行政主管的各個部門在其位謀其政,防止權利交叉、權利空位現象的發生。定期對各級行政部門進行突擊檢查,保證其工作人員工作的陽光與透明,杜絕一切貪污腐敗現象。通過規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行為,一定會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綜上所述,要想保證整體建筑房屋的施工質量符合標準和規定,首先就要保證建筑的施工質量,由此看來,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勢在必行。為了提高房屋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保證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也為了使得建筑施工單位獲得健康長遠的發展,獲取更多的實際利潤,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穩步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施工單位、監督部門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管理與控制。
參考文獻
[1]廖品槐.房建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M].北京:中國房建工業出版社,2005.
[2]趙英林.房建工程質量管理體制的現實質疑[J].山東大學學報,2002(03).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