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全(韶關市翁源縣環境保護監測站,廣東 韶關 512600)
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問題的探討
曹德全
(韶關市翁源縣環境保護監測站,廣東 韶關 512600)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們國家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現狀存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為地表水水質的常規監測改進提供幫助。
關鍵詞:地表水;監測項目;針對性;偏差;評價方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作為重要的生存資源的水環境,更需要被合理的保護且時時關注其水質的情況,因此水質常規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根據實踐經驗,針對常規監測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述及探討。
我國地表水水質的監測常規工作基本有兩項:
(1)監測地表水斷面的水質。(2)監測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我國監測地表水斷面的指標將近27項,涉及到的范圍包括:水溫、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硒、砷、汞、鎘、六價鉻、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銅、鋅、氟化物、鉛、氰化物、pH值、溶解氧、揮發酚、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等等。我們國家用地表水飲用水源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的23項基本項目作為監測飲用水的水源地常用標準的指標。飲用水源地監測的23 項指標和地表水斷面水質的27 項指標許多年來幾乎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從這些監測指標整體來看,大部分是以重金屬和綜合性指標作為主要的監測指標,無機離子、營養物還有微生物等則是其次較重要的指標。由此可以看得出在我們國家以有機污染為主存在于城市的河流及各大水系之中。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實際之中應用到至今為止,在各個地方監測站的地表水常規監測項目長期以來都沒有變過,監測的指標也就局限在十幾個項目,例如:汞、鉛、鎘、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砷、六價鉻、氨氮、揮發酚、石油類、總磷、總氮等。長期的實踐證明了要真實清晰地表征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這種重復一成不變的監測方式是不符合實際的。由于我們國家的城市河流以及各大水系的污染已有機污染為主,所以著重于這方面指標的監測,有機物的項目在監測指標中的表征全都是屬于綜合性的指標,但全面各個斷面水質的具體情況并不能代表,這也就表示以此水質監測項目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中太過于寬泛模糊,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地表水的常規監測的項目操作中,可以采取根據不同的污染源,對于那些危害大的污染源、有害物中出現頻率高的指標作為具體和重點的監測對象,從而保證水質監測的有效性。如果總是一直反復投入去監測這些標準允許范圍內的監測項目,不但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而且還會在監測中產生實驗廢液,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污染,給環境帶來破壞。所以建議在今后監測項目中,對于常年都沒有被檢出來的監測項目,像重金屬以及無機化合物這類項目指標,沒有必要對其進行周期性、反復的測定,可以適當將監測時距拉大,將重點放在經常出現有影響的項目指標上。我國江河湖泊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的污染源,有害的污染物的濃度和種類也是千差萬別,因此應該使用與之具體情況相對于的參數來衡量水質好壞才是科學的。所以建議各地選擇污染物作應當源于當地的污染源的不同,危害的大小以及出現的頻率高低作為監測對象,這樣才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有效的反應出當地的水質真實情況。
2.1 實驗設備條件對實驗數據的影響
全國環保大會第一次召開在1973 年到現在,第一次真正有意識的環保工作才在我們國家正式的展開,正因為在水資源管理與保護中水環境監測有著意義非凡的重要性,使得我們國家的水質監測方面的工作在近40 年時間里有著飛速般的發展,可是這當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其中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水質監測儀器任然比較簡單,基本是以物理化學監測為主,以及一些非傳統的監測技術,像是生物監測、水質自動監測技術以及遙感監測技術這類初級發展中的技術,我們國家的水質監測技術目前的現狀就是如此,技術較為落后,而一些發達國家的水質監測工作在這方面的的技術造早已超過我們國家幾年甚至十幾年之久。在飲用水水源監測方面,GB 3838- 2002 列出與飲用水水質需要監測的相分析項目,作為了加強對其的監測。舊版本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2001年)基本都是拿來用作為這些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的參考,但是,應用到的分析方法大部分都是在20 世紀80 年底研究建立的,然后才選入《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里面作為參考,很顯然,很多方法隨著技術發展推進已經落后了。例如,由于局限于當時的實驗儀器設備條件,在對有機物方面的監測,填充色譜柱是大多數分析監測采用的方法,而且目標物質的針對非常有限,基本是一種,或是僅僅很少的幾種而已。
2.2技術人員對實驗數據的影響
雖然我們國家在水環境監測在水資源保護與管理中有了新的發展,但是對于這方面的專業人員的配置和培養投入相對不多,所以在地表水水質的監測常規工作的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與國外一些這方面領域的技術員相比相對低下,以此實驗數據受到了直接的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技術人員的綜合素養這方面必須得到重視。在人員管理方面,僅靠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在實踐中已經證明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起有效的控制機制應付人為因素,例如,以對監測人員人為因素留樣抽測和采取密碼樣可達到有效的監管,在上級站與下級站方面可以建立縱向對照監測,在同級別不同責任區監測站可以建立橫向相互交叉監測機制,通過多種方式可以更全面的進行有效控制監督。
在地表水水質的監測中,將監測數據進行統計、歸納和總結, 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評述是環境質量狀況評價體系的作用。但是由于在許多時候,監測站拿出來的評價報告過于專業化,其中的專業術語,用詞以及數據一般的群眾無法讀懂,這就背離了評價報告的實際意義,所以在現狀評價里,應該更加簡單易懂,能夠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所以監測數據不應該去適應評價體系,而應該是服務于監測數據的。
我國已經進行了近30 年地表水水質常規的監測,積累了許多珍貴的基礎數據,為水源水質環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隨著我們國家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就會遇到更多的挑戰,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斷的發展當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提出這些問題,然后不斷改進完善,為地表水水質的保護提供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徐曉力,王建英.關于地表水常規監測及現狀評價問題的討論[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09.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