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閩駿 楊凌鷹 龔莉江
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
馬閩駿 楊凌鷹 龔莉江
目的 分析對比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收治的準備擇期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麻醉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4)。其中觀察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方法,對照組采用吸入麻醉方法。觀察比較2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和患者術后恢復術前MMSE評分時間。結果 觀察組術后3h恢復術前MMSE分值,對照組24h后恢復;觀察組術后平均睜眼時間為(17.5±5.6)min,對照組術后平均睜眼時間為(35.4±10.5)min。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患者使用全憑靜脈麻醉的恢復效果快于吸入麻醉恢復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全憑靜脈麻醉;吸入麻醉;老年;術后;認知功能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出現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其臨床癥狀為認知功能異常、記憶缺損和社會整合能力改變等,嚴重者會患老年癡呆癥[1]。有研究證明術后認知障礙發生原因是局部缺氧與手術創傷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不僅會降低患者自理能力與生活質量,還會增加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2]。引發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然而隨著研究逐步深入,發現麻醉是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院通過比較2種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情況,研究老年患者可選用的最佳麻醉方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準備擇期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據不同麻醉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4)。其中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0.5±2.9)歲,體質量48~82kg,平均體質量(62.5±2.8)kg;對照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67~85歲,平均年齡(71.3±2.5)歲,體質量49~82kg,平均體質量(62.9±2.2)kg;全部患者均沒有服用過鎮靜催眠類藥物或者抗抑郁藥物,且無精神類、神經類疾病;根2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和身體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術前均不進行藥物治療。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開放患者外周靜脈,給予患者0.2mL/(kg·min)乳酸鈉林格液滴注,采用惠普監護儀對患者心率、無創血壓、心電圖和脈搏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進行常規檢測。進行3min面罩吸氧后,給予患者行芬太尼2μg/kg、咪達唑侖0.04mg/kg、維庫溴銨0.1mg/kg、丙泊酚1~2mg/kg靜脈注射,待患者肌肉松弛和意識消失后,行氣管內插管,并連接麻醉呼吸機,調整呼吸參數,對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進行檢測。
觀察組患者采用全屏靜脈麻醉,采用推注泵持續推注瑞芬太尼0.05~0.20μg/(kg·min)和丙泊酚3~6mg/(kg·min);對照組患者采用吸入麻醉,采用七氟烷和50%的氧化亞氮。間歇性給予2組患者維庫溴銨以維持肌松。并根據患者具體狀況調整麻醉用藥藥量和補液速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心率、舒張壓等生命體征,采用簡單智力測定量表(MMSE)對患者麻醉前與手術后1、3、6、24h各個時間點的情況進行評分并比較,同時對比2組患者的蘇醒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麻醉前和術后各個時間點MMSE評分比較 2組患者麻醉前智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h 2組患者的智力評分均低于麻醉前,觀察組3h后智力恢復到術前水平,對照組24h后恢復到術前水平。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麻醉前和術后1、3、6、24hMMSE評分比較(x±s,n)
2.2 2組患者平均睜眼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平均睜眼時間為(17.5±5.6)min,對照組術后平均睜眼時間為(35.4± 10.5)min;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意識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上世紀50年代有研究證實全身麻醉可能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損害后,全身麻醉的應用缺陷受到了廣泛關注[3]。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往往見于術后老年患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認為術后認知障礙發生率和老年患者病理特征及麻醉關系密切。這是因為老年患者各項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尤其是老年患者肝腎的貯備能力大大減退,加大了患者對麻醉藥物的敏感度,同時患者對麻醉的耐受性也在不斷下降。而由于患者代謝功能下降,導致患者體內殘存的麻醉藥會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容易引發患者發生術后蘇醒延遲或呼吸狀態不良等現象[4]。麻醉藥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恢復程度,因此,選擇最佳麻醉藥可減小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從而降低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5]。
全憑靜脈麻醉不僅安全,且操作簡便。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全憑靜脈麻醉的觀察組在術后睜眼的時間與采用吸入麻醉的對照組相比明顯較短,且并未發生呼吸抑制等情況。由此可見全憑靜脈麻醉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蘇醒[6],還能減少患者呼吸抑制的發生。觀察組使用的麻醉藥物為瑞芬太尼,瑞芬太尼是短效阿片類鎮痛藥,能夠加速患者血液或組織中的非特異性酶迅速水解[7],這種代謝方法有無蓄積和作用短等優點,而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能夠降低丙泊酚使用劑量,控制蘇醒延遲發生率,適合老年患者使用[8]。
綜上所述,全憑靜脈麻醉應用于老年患者,對其認知功能影響小,術后蘇醒快,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李紅寶,何建國.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對老年患者肝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5):71-74.
[2] 郭媛媛.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15-16.
[3] 王桂蘭,廖林,李應清.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7):1304-1305.
[4] 楊秀林.比較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97-98.
[5] 許艷淑,陳琦,王英偉.全憑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比較[J].上海醫學,2009,32(1):50-53.
[6] 劉興建.瑞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在對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22):45.
[7] 吳昱,袁軍.經皮穴位電刺激輔助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3):247-251.
[8] 陳益君,鞏繼勇,陸正荷,等.烏司他丁對老年人七氟烷吸入麻醉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2):147-1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51
江西 334000 上饒市人民醫院 (馬閩駿 楊凌鷹 龔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