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穎
順序分段法應用于胎兒畸形超聲篩查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熊穎
目的 分析在胎兒畸形超聲篩查中按順序分段法進行篩查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進行胎兒畸形超聲篩查的1174例孕婦,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n=587)。對照組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實驗組孕婦應用順序分段法進行超聲檢查。對比2種檢查方法胎兒畸形的檢出率及診斷符合率。結果 2組共1174例孕婦,檢查發現22例為畸形胎兒,畸形胎兒的發生率為1.87%。實驗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100.00%)、超聲診斷符合率(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70.00%)、超聲診斷符合率(53.8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按順序分段法對孕婦進行超聲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有畸形的胎兒,提高胎兒畸形的檢出率,避免誤診及漏診。
胎兒畸形;超聲篩查;順序分段法;臨床價值
胎兒畸形是近年來較多見的一種出生缺陷,畸形胎兒的出生,給家庭甚至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在婦女懷孕20周左右對其進行超聲檢查,可以清楚地觀察胎兒各部位的發育情況,大大減少了重大畸形胎兒的出生,同時也可以及時對早期異常胎兒進行治療,盡可能地減少新生兒的死亡[2]。為了進一步提高胎兒畸形的檢出率及診斷符合率,本研究對進行超聲檢查的孕婦應用順序分段法進行超聲檢查,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進行胎兒畸形超聲篩查的1174例孕婦為研究對象,運用電腦隨機抽簽的方法將其均分為2組(n=587)。其中對照組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25.6±1.2)歲,懷孕周期18~23周。實驗組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5.9±1.4)歲,懷孕周期19~24周。所有孕婦的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書簽字,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對超聲篩查出有問題的胎兒進行復篩及其它輔助檢查,篩出畸形胎兒經引產證實。
1.2 方法 采用3.5~5.0MHz寬屏探頭的麥迪遜8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和西門子SQU511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孕婦按順序分段法進行胎兒畸形超聲篩查。
對照組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實驗組孕婦應用順序分段法進行超聲檢查,先對孕婦子宮內的情況進行檢查,然后對胎兒的結構進行檢查。按順序分段法超聲檢查來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及畸形胎兒的類型。首先,讓孕婦平躺在檢查床上,然后用探頭按順序檢查整個子宮內的情況,首先觀察子宮和宮頸的情況,其次檢測羊水指數、羊水最大深度及是否出現混濁,再次檢測胎盤成熟度、附著部位、胎盤平均厚度,胎盤內是否出現異常回聲等,最后通過超聲觀察臍帶連接胎盤的部位、臍帶數目、形態走行等有無異常,并對臍血流的阻力指數及搏動脈指數進行檢測。隨后對胎兒結構進行超聲檢查,首先檢測胎兒顱腦,掃查不同切面檢測大腦實質,觀察胎兒頸部皮膚連續性、咽食管情況,再對胎兒的面部進行不同切面的觀察。其次對胎兒的脊柱情況進行觀察,查看各椎骨的形態是否正常、是否平行排列,分別對胎兒的胸廓、上肢、盆骨、下肢進行檢測。再次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對胎兒的內臟器官進行檢測,看有無異常。最后對胎兒的心臟進行檢測,觀察心房與心室是否對稱,有無缺損,左心、右心是否出現異常分流等情況。在檢查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情況的可以再進行1次掃查,并做好有關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檢驗標準α=0.05,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組共1174例孕婦,檢查發現22例為畸形胎兒,畸形胎兒的發生率為1.87%。實驗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100.00%)、超聲診斷符合率(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70.00%)、超聲診斷符合率(53.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孕婦胎兒畸形超聲篩查情況
畸形胎兒的出生,給家庭甚至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3]。對孕婦進行胎兒畸形的超聲篩查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觀察胎兒各部位的發育情況,對有重大畸形的胎兒進行引產,盡可能地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4]。近年來,超聲被廣泛用于產科檢查,它方便、快捷,診斷符合率較高。它是產前無創傷性檢查的一種技術,可以直觀、準確地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診斷,可以多次操作,容易被孕婦接受。在婦女懷孕早期,胎兒正在發育變化而使超聲圖像出現不同的表現,當懷孕20周左右,胎兒已基本穩定,羊水比例最佳,胎兒的活動度較大,可以從不同的切面對其檢查,所以在這一時期對胎兒進行篩查效果較好。為了對胎兒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需要對子宮及胎兒的多個項目進行一一檢查,而按順序分段法對孕婦進行超聲檢查,可以避免漏掉檢查項目,或者對同一個項目進行重復檢查,這樣才能提高超聲診斷符合率。本研究發現,實驗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100.00%)、超聲診斷符合率(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70.00)、超聲診斷符合率(53.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以往相關研究結果相符[5-6]。漏診的發生可能是因儀器自身條件、超聲檢查時間不對、醫生經驗不足或胎兒肢體活動遮擋視線有關[7-8]。所以在對孕婦進行胎兒畸形超聲篩查時,首先要把握好胎兒篩查的最佳時機,18~20周為篩查的重要時機;其次采用分辨率較高的彩色多普勒儀,使超聲圖像更為清晰,對有異常的地方要反復進行檢查,提高胎兒畸形的檢出率;最后要嚴格按照順序篩查法對胎兒進行多切面多角度仔細觀察,避免誤診及漏診。綜上所述,按順序分段法對孕婦進行超聲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有畸形的胎兒,提高胎兒畸形的檢出率,避免誤診及漏診。
[1] 李婭,湯四新.產前胎兒超聲篩查在胎兒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1,32(34):7218-7219.
[2] 湯四新,張恒,李婭,等.順序分段法在胎兒畸形超聲篩查診斷中的應用[J].上海醫藥,2009,30(9):397-399.
[3] 錢敏,孫艷,吳青青.11-14周正常胎兒心臟超聲檢查[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7,23(2):271.
[4] 李炎明.產前超聲對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4,20(28):73-74.
[5] 汪珺莉,耿峰,柯文,等.超聲檢查在胎兒畸形產前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查[J].淮海醫藥,2012,30(4):303-305.
[6] 程建中.探討超聲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方法的初步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23):78-79.
[7] 郭寧,王玲,黃猛,等.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5):551-554.
[8] 王春連,周雪.超聲心動圖在產前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臨床探討[J].河北醫學,2012,18(6):740-7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54
上海 200940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超聲科 (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