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曉艷
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評價
仲曉艷
目的 探討分析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12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n=64),其中治療組患者采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實施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紅花注射液實施治療。結果 2組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其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癥狀,值得推廣應用。
依達拉奉注射液;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臨床中常見與多發的腦血管疾病,其具備著較高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75%,對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臨床中應該足夠的對此疾病進行重視,且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治療[1]。本研究中主要探討分析了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中心醫院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治療的12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院時昏迷的患者為25例,伴有高血壓的患者為40例,伴有腦出血的患者為18例,嗜睡的患者為28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為17例,全部患者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偏癱癥狀。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64例,其中治療組中,男37例,女27例,年齡41~80歲,平均(52.9±3.6)歲,病程5~72h,平均為(32.6±5.1)h;對照組中,男33例,女31例,年齡41~82歲,平均(51.8±4.1)歲,病程5~72h,平均(34.6±5.8)h。2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提供合并癥治療、維持血脂平衡、加強血壓控制、吸氧治療與抗感染治療等常規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紅花注射液(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規格5.0mL/支;批號:121005~140608)實施治療,選取400mg的紅花注射液,把其溶解在濃度為0.9%的250mL氯化鈉注射液(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規格:250.0mL/支;批號:121108~140309)內實施靜脈滴注,每天1次,堅持治療2個星期。而治療組患者采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mL:30mg;批號:120811~140915)實施治療,選取30mg的依達拉奉注射液,把其溶解在濃度為0.9%的100mL氯化鈉溶液內實施靜脈滴注,每天2次,堅持治療2個星期。
1.3 療效評價標準[2]當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降低超過95%,病殘程度恢復到0級,且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復,則視為治療痊愈;當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降低超過46%,病殘程度恢復到1~3級,且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得到恢復,則視為治療顯效;當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降低超過18%,病殘程度沒有明顯的變化,且生活無法自理,則視為治療有效;當患者病殘程度以及神經功能評分等癥狀沒有變化或者繼續惡化,則視為治療無效,其中,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組患者的臨治療效果顯著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分析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n(%)]
腦梗死還可以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其主要是因為腦血液供應持續減少或者是停止而發生的腦部病變,其會引發腦部缺氧與缺血,促使腦組織局部部位發生軟化或者是壞死[3]。腦該疾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肢體癱瘓與言語不清等,其具備著較高的致死率與致殘率,因此,在臨床中應該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而對于急性腦梗死而言,本病會對大腦皮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的影響著中心壞死區,所以,應該及時的對半暗帶區域實施搶救。其中,依達拉奉在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中具備著非常關鍵的意義[4],其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夠及時有效的使自由基得到清除,對脂質過氧化的情況進行抑制,降低羥自由基含量,有效的對缺血半暗區進行保護[5]。同時,依達拉奉還具備親脂因子,由此則比較容易通過血腦屏障,使腦水腫得以減輕,并對神經細胞與腦細胞的氧化損傷等進行抑制[6-7]。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臨治療效果明顯的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顯示了依達拉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療效優于傳統的紅花注射液治療療效,與既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結論可靠。
綜上所述,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其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癥狀,值得推廣應用。
[1] 陳瑩,鄭崢,林松齡.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附90例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1,20(15)∶106-11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8-31.
[3] 李炳選,崔巖,林燕,等.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8,17(26):83-86.
[4] 侯慧云.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141-142.
[5] 馬愛霞,馬駿捷,徐丹妮.我國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與單用奧扎格雷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藥品評價,2013,15(11)∶66-69.
[6] 狄晴,葛劍青,陳道文,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1(12):161-163.
[7] 華梅,胡仁琳,李鳴,等.依達拉奉靜滴對腦梗死患者血清HMGB1及S100β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4(42):67-69.
[8] 楊波.依達拉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影響及其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591-5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98
江蘇 223600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仲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