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靚
Narcotrend在靜吸復合全麻減淺期鎮靜深度監測中的應用
郭靚
目的 探討麻醉意識監測系統(Narcotrend,NT)在靜吸復合全麻減淺期鎮靜深度監測中的效能。方法 選取擬行手術患者12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60)。觀察組根據患者的肺泡呼氣末的濃度和Narcotrend監測指數調節吸入七氟烷濃度至手術結束;對照組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調節吸入七氟烷濃度至手術結束。記錄全麻減淺期用藥量;比較2組心率(HR)、麻醉深度指數(NI)、平均動脈壓(MAP)變化;記錄停藥后蘇醒、拔管時間。結果觀察組全麻減淺期七氟烷用藥量為(3.4±1.7)mL;對照組全麻減淺期七氟烷用藥量分別為(6.2±1.4)m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TCI后T2(3 min)NI與TCI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蘇醒時間分別為(10.2±3.4)min、(17.3±2.2)min,拔管時間分別為(12.3±2.6)min、(18.6±2.7)min,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Narcotrend監測在臨床的應用,能夠客觀反映患者全麻減淺期鎮靜深度變化。
Narcotrend;靜吸復合麻醉;減淺期;深度監測
Narcotrend是由德國Hannover醫科大學一個研究組開發的新型腦電意識深度監測系統。該系統通過普通心電電極在頭部任意位置采集分析即時的腦電信號,自動分析分級后在彩色觸摸屏上顯示患者在麻醉時意識的深度狀態,指導個體化麻醉藥或鎮靜藥的用量調節[1-2]。本研究在全科手術中應用Narcotrend對患者鎮靜進行深度監測,探討Narcotrend對手術患者麻醉用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南省腫瘤醫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擬行手術患者12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60)。觀察組中男43例,女17例;年齡(34.4±4.9)歲;體質量(70.3±10.6)kg;股骨骨折切開復位患者18例,早中期開腹直結腸手術患者9例,膽囊切除術患者33例。對照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33.8±4.2)歲;體質量(69.8±11.2)kg;股骨骨折切開復位患者16例,早中期開腹直結腸手術患者12例,膽囊切除術患者32例。經統計學分析比較,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及手術種類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無遺傳性精神病史,無嚴重肝、腎及心腦血管疾病史。
1.2 方法
1.2.1 術前處理 2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立即開放靜脈通道,并給予患者輸入復方乳酸鈉,監測患者的血壓、心電圖以及脈搏的氧飽和度。按照機器指示部位在2組患者的額頭和雙眼外耳廓處粘貼上NT電極(電極的電阻不大于6 kΩ;3個電極之間電阻差不超過3 kΩ),連接好Narcotrend儀。
1.2.2 術中麻醉及監測 給予2組患者常規的全麻誘導:按順序靜脈推注注射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 20113433,浙江九旭藥業有限公司)0.05 mg/kg、芬太尼(國藥準字H 20113508,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 μg/kg、異丙酚(國藥準字J 20080023,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1.5~2 mg/kg,順式阿曲庫銨(國藥準字H 20060869,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0.2 mg/kg,藥效發揮3 min內對患者的氣管進行插管,隨后接上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吸入七氟烷(國藥準字H 20080681,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維持麻醉意識深度指數(NI)D或E級[3]。當達到全麻減淺期初始值時,2組施行異丙酚靶控輸注(TCI):(1)觀察組:持續靶控泵入相同血漿濃度異丙酚,監測患者肺部氣泡呼氣末的濃度,隨后根據患者肺部氣泡呼氣末的濃度,對七氟烷濃度進行調節,以達到維持麻醉的效果。當患者的麻醉意識的深度是處于D級時,根據術中情況,對患者靜脈注射芬太尼。(2)對照組:持續靶控泵入相同血漿濃度異丙酚,當患者已經處于麻醉狀態時,就可以對患者停止吸入七氟烷,并以每分鐘6 L的氧氣對患者氣體內的七氟烷進行沖洗,之后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的數據調節七氟烷的濃度[4]。手術結束后,將患者推入監測治療室對患者在監測治療室中的恢復時間與恢復狀況進行觀察。
1.3 觀測指標 記錄全麻減淺期七氟烷和異丙酚用量;監測并記錄2組患者TCI前(T0)及之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及20 min(T5)時刻的心率(HR)、麻醉深度指數(NI)、平均動脈壓(MAP)變化;記錄2組患者從停藥到蘇醒、拔管的時間;監測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全麻減淺期用藥量比較 觀察組全麻減淺期七氟烷用藥量為(3.4±1.7)mL、異丙酚用藥量為(60.3±18.1)mg;對照組全麻減淺期七氟烷和異丙酚用藥量分別為(6.2±1.4)mL、(58.2±16.5)mg。觀察組七氟烷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T C I前后HR、N I、M A P變化 2組TC I后T2(3 min)NI與TCI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TCI前后HR、NI、MAP變化(x±s)
2.3 停藥后患者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蘇醒時間分別為(10.2±3.4)min、(17.3±2.2)min,拔管時間分別為(12.3±2.6)min、(18.6±2.7)min,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 2組患者術后均未發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靜吸復合麻醉指將靜脈麻醉藥和吸入麻醉藥合用,以產生并維持全身麻醉的方法。由于靜脈麻醉藥具有起效快和對呼吸道無刺激等特點,故常用于誘導麻醉;而吸入麻醉藥具有較易控制麻醉深度和術后易恢復等特點,故常用于全麻的維持[5]。異丙酚主要是維護患者全身麻醉的狀態,并對該階段進行誘導和維持,且該藥物并不會與其他的藥物相沖,根據患者的肺部氣泡的濃度,給出個性化的給藥方案,能夠加強對鎮靜藥的控制[6-7]。七氟烷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較低,在麻醉深度監護儀的幫助下,能夠有效控制麻醉的過程,保證在手術結束后的20 min之后結束鎮痛[8]。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Narcotrend監測全麻減淺期鎮靜深度,麻醉劑用藥量較對照組少(P<0.05),且停藥后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通過Narcotrend系統可以很明顯地分析患者在麻醉時意識的深度情況,從而方便麻醉醫師有效地對全麻減淺期患者的麻醉過程進行控制,使麻醉意識深度監測更加精確、安全、簡單、經濟,保證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邱永升,徐慶.Narcotrend在嬰幼兒麻醉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3):255-256.
[2] 余志陽,李偉彥,朱四海,等.Narcotrend臨床應用可靠性的文獻分析[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12):1273-1276.
[3] 梁斌,鄭恒興,謝小偉,等.Narcotrend麻醉深度監護儀在全憑靜脈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0,12(4):245-248.
[4] 孫傳江,古妙寧,徐建設.Narcotrend監測在七氟醚-舒芬太尼腹部手術麻醉蘇醒期的應用[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6):1379-1381.
[5] 李熹,和儒林,湯蕓蕓,等.靜吸復合全麻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2):227-229.
[6] 吳天良,韓英,俞國燦.Narcotrend在靜吸復合全麻減淺期鎮靜深度監測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1):92-94.
[7] 徐暉,郭錫恩,金孝,等.腦狀態指數在七氟醚或丙泊酚誘導時的變化[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2):109-111.
[8] 鐘劍洪,崔建修,劉妙雯,等.Narcotrend對小兒腹腔鏡手術術畢恢復質量監測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5):4156-41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11
湖南 410000 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科(郭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