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慮抑郁癥狀與BODE指數的相關性
李向榮
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和BODE指數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為AECOPD組,另選同期40例穩定期COPD患者為COPD穩定組,對2組患者的HAMD、HAMA、BODE指數進行對比。結果 2組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焦慮抑郁情緒,但AECOPD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顯著高于COPD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BODE指數中,I級患者無明顯焦慮,II~IV級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焦慮,I級AECOPD組低于COPD穩定組,其余均高于COPD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BODE指數、HAMD與HAMA評分量表對COPD患者進行分析,觀察其心理變化,能有助于醫生盡早了解患者心理狀況,輔助臨床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唤箲];抑郁;BODE指數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以氣流受限作為主要特征、其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展、不完全可逆、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COPD的病死率較高,為患者與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據數據統計顯示[1],COPD可成為中等發達國家中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據有關研究顯示[2],COPD患者大多存在焦慮、抑郁癥狀,但是在臨床上,未被醫生所重視,而精神癥狀對臨床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本次研究對COPD患者在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焦慮抑郁癥狀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為AECOPD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1.2±6.3)歲。高中及大專以上19例,初中及以下21例。其中從不吸煙者4例,戒煙者15例,未戒煙者21例。另選同期40例穩定期COPD患者為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62.7±5.3)歲。高中及大專以上21例,初中及以下19例。從不吸煙者6例,戒煙者15例,未戒煙者19例。納入標準: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者;40歲以上患者。排除標準:有神經器質性病變者;伴有內分泌、心血管、免疫系統、長期臥床等嚴重軀體疾病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智力嚴重障礙者。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向第位研究對象發放一份問卷,其中包括病程、性別、吸煙指數、年齡、BMI等。心理狀態評估使用HAMD與HAMA評分。
1.3 觀察指標 BODE指數:BMI>21 kg/m2為0分,<21 kg/m2為1分;FEV1%≥65%是0分,50%~65%1分;36%~50%2分;≤35%為3分。6 min步行試驗距離,≥350 m為0分,250~349 m為1分,150~249 m為2分,<249 m為3分。呼吸困難量表顯示,0~1級為0分,2級為1分,3級為2分,4級為3分。BODE指數為所有變量分數總和,0~10分為總分,0~2分為I級,3~4分為II級,5~6分為III級,7~10分為IV級。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ECOPD組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BODE指數均高于COPD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及BODE指數對比(x±s)
2.2 在BODE指數中,除I級患者無顯著焦慮外,II~IV級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焦慮,I級AECOPD組低于COPD穩定組,其余均高于COPD穩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BODE指數分級和焦慮抑郁程度關系(x±s)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吸煙人群的增加、空氣質量變差,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給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都造成嚴重的影響。因COPD的病程較長,同時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難以徹底治愈,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折磨。在此情況下,很多患者都產生焦慮與抑郁情緒。目前,COP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已經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成為研究的焦點。
據國外相關研究結果顯示[3],COPD患者的焦慮抑郁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經調查顯示,COPD患者的焦慮抑郁發生率可達22.3%。國內有學者表示[4-5],COPD患者存在較高的焦慮情緒障礙和抑郁情緒障礙,其存在肺功能受損是引發患者情緒變化的主要因素。
BODE指數是國外學者所提出對COPD患者進行病情、預后分析的多維分級系統,從臨床應用結果顯示[6-7],BODE指數較GOLD分級效果佳,BODE指數的增加,表示焦慮抑郁的程度呈逐步上升趨勢。
COPD為全身性疾病,其影響因素較多,經分析顯示,患者的性別、教育程度與性別和焦慮抑郁無明顯相關性。經過本次研究顯示,BODE指數可較好的反映出患者的情緒變化。經研究發現,2組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焦慮與抑郁情緒。BODE指數中,I級為COPD穩定期,患者無顯著焦慮癥狀,其余患者均有焦慮癥狀,而AECOPD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顯著高于COPD穩定組(P<0.05)。提示在BODE指數中,均有程度不同的抑郁[8]。BODE為I級時,2組患者無顯著差異。BODE指數增加,導致AECOPD組患者的抑郁狀況較COPD穩定組更為嚴重,與國外研究所得結果相符。
綜合上述,采用HAMA、HAMD評分與BODE指數能對COPD患者的心理變化進行有效的觀察,利于臨床醫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可為臨床提供明確的治療方向。
[1] 文永虹.綜合治療對穩定期重度COPD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1,17(34):94-95.
[2] 陳貝貝,謝俊剛.FEV1%預計值與BODE指數在COPD臨床評價中的價值[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1(2):230-233.
[3] 尹平輝,吳文欽,陳欣,等.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劑聯合噻托溴銨粉吸入人劑對中重度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數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2,7(3):280-282.
[4] 任蕾,李慶云,杜井波,等.不同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策略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5):620-624.
[5] 孫嘉,鄭晶晶,郭松文,等.微型營養評定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及其與BODE指數的相關性[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3,33(8):1217-1220.
[6] 崔妙玲,李麗蓉,趙琳,等.BODE指數與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癥狀相關性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22):3697-3699.
[7] 李麗蓉,傅桂芬,孔晉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數與疲乏癥狀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5):5-7.
[8] 王少飛,張慶,韓玉杰,等.BODE指數評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煙效果的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3,34(14):38-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15
湖南 418000 湖南省懷化市中醫醫院(李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