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琴
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患者中的應用體會
曹愛琴
目的 探討在前置胎盤患者中采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前置胎盤患者6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30)。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觀察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3.3%,對照組總滿意度為7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產前出血量、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分別為(265.3±55.6)mL、(345.2±46.1)mL、(9.5±1.7)分;對照組分別為(271.8±43.3)mL、(412.5±63.4)mL、(7.9±1.2)分,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前置胎盤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減少患者在分娩中的出血量,降低產后感染和并發癥,提高新生兒的狀況和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
前置胎盤;護理干預;常規護理;臨床效果
在產婦的妊娠過程中,前置胎盤是導致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比較嚴重的妊娠晚期并發癥[1]。對于新生兒而言,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甚至死亡;對于孕婦而言,會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對于這種情況,應該嚴密監控孕婦的狀況,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在減輕對孕婦影響的同時,保證胎兒的正常成長,使孕婦保持最佳的產前狀態[2]。本研究選取前置胎盤患者30例,采用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前置胎盤患者6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30)。對照組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5±1.7)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1.1)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9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9.3±1.8)歲;孕周38~42周,平均(40.5±1.4)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7例。其中部分性前置胎盤32例,完全性前置胎盤18例,低置性前置胎盤10例。2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產次等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標準 (1)所有產婦經B超和陰道鏡檢查后,確診為前置胎盤[3]。(2)排除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礙患者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3)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主要是觀察病情和配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3.1 生命體征監測 對于前置胎盤患者,應該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每隔一段時間就監測1次陰道出血量、呼吸頻率、胎心率等,間隔時間控制在30 min,對監測結果進行詳細、準確的記錄。還要對患者進行間斷性供氧,保證每天3次,每次30 min。定期檢查血常規和B超,從而了解胎兒情況。
1.3.2 藥物治療 給患者使用抗生素、硫酸鎂、地塞米松等藥物,可以有效抑制宮縮、抵抗感染,并且促使胎兒盡早成熟。同時詢問孕婦是否存在頭暈、脈動情況,加強夜間巡視工作,隨時做好急救的準備。
1.3.3 基礎和營養護理 患者要臥床休息,取左側臥位,有利于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促進產婦和胎兒更好地吸氧,腹部檢查時動作要輕;要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的食物,多吃豆類和蔬菜,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胎兒發育。
1.3.4 心理疏導 患者一方面擔心自身安全,另一方面會考慮胎兒是否能夠正常產出,因此身心壓力較大。為了提升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應該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主動為患者分析病情,疏導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通過介紹成功案例來鼓勵患者,增加自信心,保持產前的最佳狀態。
1.3.5 預防感染 胎兒分娩后,及時對患者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現大出血的情況。產婦回到病房后,要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其中以陰道流血量為主。如果出現異常狀況,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積極配合醫師的操作。還要適時為患者更換陰墊,保持陰部清潔干燥。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1)觀察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2)觀察對比2組患者的出血量和新生兒的Apgar評分,正常新生兒評分為10分。(3)對比2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包括產后感染、產婦分娩并發癥、新生兒并發癥等。
1.5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在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在護理滿意程度比較[n(%)]
2.2 2組在出血量和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在出血量和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x±s)
2.3 2組在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感染和分娩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在出血量和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n(%)]
妊娠期間,正常的胎盤應該依附于子宮壁上,如果出現子宮內膜炎癥或缺損,就會導致血流供應不足,胎盤為了攝取到營養,就會向子宮下段伸展,最終使胎盤的位置比胎兒的先露部位低,位于子宮頸內口處,這就是前置胎盤[4-5]。醫學研究表明,除子宮內膜炎癥或受損以外,前置胎盤還有2種可能原因:(1)胎盤異常,如果胎盤體積過大,就會到達子宮的下段;(2)受精卵到達宮腔后,滋養層由于發育緩慢沒有著床,因而就會繼續下移,最終在子宮下段著床。在妊娠晚期,前置胎盤會增加染菌率,致使出血、胎兒損傷,嚴重危害孕婦和胎兒的健康[6-8]。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患者的產后出血量為(345.2±46.1)mL,新生兒Apgar評分達到(9.5±1.7)分。不僅如此,產婦產后感染率、分娩并發癥發生率只有6.7%、3.3%,護理滿意率達到93.3%。
綜上所述,對前置胎盤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減少患者分娩中的出血量,降低產后感染和并發癥,提高新生兒的狀況和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
[1] 溫素蘭.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期待療法的應用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1,22(3):144.
[2] 韓思敏,巫春英,李浩生.關于綜合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期待療法中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2(11):69-70.
[3]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105.
[4] 張麗芳.護理干預提高前置胎盤期待療法的效果分析及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4(23):302-303.
[5] 邵艷梅.積極護理干預在前置胎盤圍手術期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4,9(15):1428-1429.
[6] 黃丹.前置胎盤112例積極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2(5):3-5.
[7] 胡淑霞,梅麗,王志慧,等.家庭病床和住院處理前置胎盤期待療法的隨機對照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11):1-2.
[8] 何燕.子宮動脈栓塞術用于15例前置胎盤患者引產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5):86-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77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 (曹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