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便隱血的臨床比較
楊芳
目的 對比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便隱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大便標本90例,采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試驗方法,對其進行便隱血檢測。結果 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方式檢測出血紅蛋白的最低檢出率分別為2、0.2、0.2mg/ L;化學法對人和動物的血紅蛋白可發(fā)生反應,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僅和人的血紅蛋白發(fā)生反應;維生素C濃度超過10g/L可引起化學法的陰性結果,而對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的檢測無影響。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上消化道出血組的陽性率分別為95.2%、72.1%、91.2%,檢測下消化道出血組的陽性率分別為75.6%、96.8%、100%;檢測正常組的陽性率分別為10.5%、3.2%、6.8%。結論 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檢測方法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有助于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檢出率,為臨床提供更加精確的結果。
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聯(lián)合免疫法;便隱血
臨床上,便隱血主要是檢測消化道出血的常規(guī)診斷指標,同時也是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重要篩查指標。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便隱血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其中,化學法以匹拉米洞法為主要檢測方法,但極易受到食物和藥物的影響,發(fā)生陽性反應。而單克隆抗體法雖不受食物影響,但血紅蛋白極易產生變性,發(fā)生假陰性反應[1]。聯(lián)合免疫法則不受食物和藥物影響,對便隱血的檢測擁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對此,為了對比分析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便隱血的臨床效果,現(xiàn)選取大便標本9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大便標本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以50例大便標本未診斷出任何消化道疾病,將其設為對照組,22例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記為上消化道出血組,18例診斷為下消化道出血,記為下消化道出血組;血紅蛋白由正常人血液制成,以豬、雞、鴨等動物血液制成濃度不同的血紅蛋白和維生素C。其中,前者用于靈敏性試驗,后者用于干擾性試驗。
1.2 方法 采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試驗方法,分別對90例大便標本其進行便隱血檢測。
1.2.1 檢驗方法 化學法主要以匹拉米洞為主,采用BASO公司生產的試劑進行檢測,一旦發(fā)生陽性反應,則會呈現(xiàn)紫紅色。單克隆抗體法則采用宜百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便隱血單克隆抗體試劑盒,根據說明書的步驟進行檢測,5min后,若出現(xiàn)2條紫紅色條帶,則為陽性,如果出現(xiàn)1條則為陰性。聯(lián)合免疫法則采用宜百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聯(lián)合免疫法診斷試紙,其操作同樣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2.2 實驗方法
(1)靈敏度實驗方法。取正常人血液制成血紅蛋白,利用蒸餾水,將其稀釋成為血紅蛋白2000、1000、500μg/mL等不同濃度的血紅蛋白混合液,分別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2)干擾性實驗方法。取雞、鴨、豬等集中動物全血,將其制成1000、200、20mg/L等濃度的血紅蛋白混合液,分別將50、25、20、10、7.5mg/L等不同濃度的維生素C加入血紅蛋白2000、1000、500mg/L等濃度混合液中,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種檢測方法檢測人體血紅蛋白靈敏性比較 聯(lián)合免疫法靈敏度高0.2mg/L;在250~500mg/L內應比較強;而當濃度大于2000mg/L,反應為陰性。單克隆抗體靈敏度較高時為0.2mg/L;當在250~500mg/L內應比較強;一旦超過2000 mg/L,反應為陰性;而化學法靈敏度為2mg/L,它不受高濃度的影響。因此,免疫法免疫法對微量出血更有診斷價值,但濃度太高可能會引起假陰性,此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樣本進行稀釋再進行檢測。見表1。

表1 3種檢測方法檢測人體血紅蛋白靈敏性比較
2.2 不同濃度的維生素C濃度對3種檢測方法干擾結果對比 當血紅蛋白濃度為1g/L,維生素C濃度大于7.5g/L,化學法檢測結果為陰性;當血紅蛋白濃度為0.5g/L,維生素C濃度大于5g/L,化學法檢測結果為陰性;而任何濃度的維生素C對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均沒有任何干擾性。見表2。

表2 不同濃度的維生素C濃度對3種檢測方法干擾結果對比
2.3 3種不同檢測方法檢測陽性率比較 22例上消化道出血組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陽性率分別為95.2%、72.1%、91.2%,其中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17,P<0.05)。化學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413,P<0.05);而18例下消化道出血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陽性率分別為75.6%、96.8%、100%,化學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化學法與聯(lián)合免疫法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43,P<0.05)。而化學法檢測正常組的陽性率分別為10.5%,單克隆抗體法3.2%,聯(lián)合免疫法6.8%。化學法與單克隆抗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88,P<0.05)。
糞便隱血試驗作為臨床消化道出血常規(guī)篩查試驗,對慢性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腫瘤的診斷,預后觀察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在臨床上可借助糞便隱血試驗,從自然人群中篩查出早期癌或癌前病變[2]。與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相比,其具有諸多便利之處,由于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雖然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如費用比較低廉、反應比較快速、結果容易判斷等[3],這種方法雖然得到不少醫(yī)院長期應用,但很容易引起多種因素的干擾,出現(xiàn)假陽性的缺點。隨著臨床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以及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聯(lián)合免疫法與單克隆抗體法成為檢測糞便隱血新型方法,得到諸多醫(yī)院的廣泛應用。基于此,化學法、聯(lián)合免疫法與單克隆抗體法正以其先進且方便快捷的方式逐漸代替了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為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方向。
通常情況下,單克隆抗體和聯(lián)合免疫法兩種檢測便隱血的方法,主要為了檢測人體血紅蛋白抗原,而聯(lián)合免疫法除了檢測人體血紅蛋白抗原外,還檢測人轉鐵蛋白,具有較強的特異性和靈敏性,不會受到食物和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基于這種優(yōu)勢,單克隆抗體和聯(lián)合免疫法兩種檢測方法均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醫(yī)院中。但也有不足之處,由于免疫學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當患者正常生理失血時,很容易產生假陽性結果,而單克隆抗體法極易因血紅蛋白變性產生假陰性結果。而化學法的基本原理是:血紅蛋白中的含鐵血黃素部分有催化過氧化物分解的作用,能催化試劑中的過氧化氫,分解釋放新生態(tài)的氧,氧化上述色原物質而呈色,呈色的深淺反應了血紅蛋白的多少。但是化學法的影響因素太多,缺乏準確性和特異性,如食物中含有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其血紅素的作用均可使結果為陽性,大量生食蔬菜中含有的活性植物過氧化物也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結果也為陽性[4];當抗原抗體比例不當易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聯(lián)合免疫法是檢測糞便中人血紅蛋白及轉鐵蛋白的常規(guī)方法。轉鐵蛋白檢測消化道出血具有高特異性和不易被細菌分解的特點,克服了血紅蛋白因變性產生假陰性的缺點,為檢測消化道出血的良好指標。因此,化學法多以匹拉米洞組為代表,其靈敏度比較低[5]。其中,聯(lián)合免疫法與單克隆抗體法均不受飲食、其他動物血紅蛋白、藥物、還原性物質的干擾,具有較強的靈敏性和特異度,但由于抗原抗體受許多因素影響導致假陰性結果,又加之它的價格相對較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聯(lián)合免疫法與單克隆抗體法并不能完全檢測取代匹拉米洞法。所以,在實際檢測便隱血是否存在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結合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檢測方法,使其相互補充,從而為便隱血的檢測提供便利,進而有助于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檢出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22例上消化道出血組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陽性率分別為95.2%、72.1%、91.2%,其中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學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18例下消化道出血利用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檢測陽性率分別為75.6%、96.8%、100%,化學法和單克隆抗體法、化學法與聯(lián)合免疫法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化學法檢測正常組的陽性率分別為10.5%,單克隆抗體法3.2%,聯(lián)合免疫法6.8%。化學法與單克隆抗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3種檢測方法各有其獨自的適用性[6],化學法是利用血紅蛋白中亞鐵血紅素有類似過氧化酶的活性,能催化過氧化氫,放出新生態(tài)氧,將受體鄰甲聯(lián)苯胺氧化成鄰甲偶氮苯而顯藍色。藍色深淺反映出血最的多少。因此,影響因素很多,基于此,化學法常用匹拉米洞組為主以檢測便隱血是否存在,由于具有過氧化物酶特性的食品、維生素C、過氧化物酶、各種動物的肉、血、肝臟富含葉綠素食品等均可對化學法產生干擾,造成假陽性,同時大量生食蔬菜中含有活性的植物過氧化物,也能夠刺激試驗呈現(xiàn)陽性反應,另外還有一些還原性的藥物史,則很容易造成試驗呈現(xiàn)現(xiàn)假陰性反應。因此,在利用化學法檢驗前,應禁食肉類及相關藥品及食品3d。單克隆抗體法采用抗人體血紅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和多克隆抗體,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它很難受到動物血紅蛋白的干擾,具有較強的準確性,能夠及時檢測出消化道是否出血。究其原因,這主要是因為單克隆抗體法對豬、羊等動物血紅蛋白液檢測隱血均為陰性,對食用豬、羊等動物類血紅蛋白的糞便隱血進行測。其結果亦為陰性。因此,采用單克隆法檢測便隱血更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性消化道出血,特別是早期結腸、直腸癌[7],糞便中帶有癌腫的微量出血是早期可以查的唯一異常現(xiàn)象。而免疫法不受動物血紅蛋白的干擾,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準確性,能確診消化道是否有出血,對豬、羊等動物血紅蛋白液檢測隱血均為陰性,對食用豬、羊等動物類血紅蛋白的糞便隱血進行測試,其結果也為陰性,但在試驗前,不須禁食肉類及其他有過氧化物酶的藥品及食品[8],就能夠確認便隱血是否存在,因此,該方法對患者來說更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化學法快捷方便,但對人和動物的血紅蛋白可發(fā)生反應,而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不能和動物的血紅蛋白發(fā)生反應,僅和人的血紅蛋白發(fā)生反應;維生素C濃度超過10g/L可引起化學法的陰性結果,但對聯(lián)合免疫法和單克隆抗體的檢測沒有任何影響。因此,這兩種檢測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然而,考慮到存在后帶現(xiàn)象及血紅蛋白抗原變性可能會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而聯(lián)合免疫法克服了以上方法的缺點,有利于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早期診斷與篩查。所以,化學法、單克隆抗體法和聯(lián)合免疫法3種檢測方法相互結合和補充,有助于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檢出率。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oassay for fecal occult blood. Methods 90 cases of fecal specimens were selected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 using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ization of three test methods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on it. Results The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method combined with immune method in three ways to detect hemoglobin detection rates were 2, 0.2, 0.2mg/L; hemoglobin chemical method for human and animal could react, combined immunoassay and monoclonal antibody alone and human hemoglobin reacts with negative results; vitamin C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10g/L can be caused by chemical method, without influence on the joint detection of immunological method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detection of three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were 95.2%, 72.1%, 91.2%,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low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were 75.6%, 96.8%, 100%;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normal group of three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ere 10.5%, 3.2%, 6.8%. Conclusion The three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ization with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help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diseases of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provide more accurate results for clinical,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Combined immunization; Fecal occult blood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100
河南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