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勇
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李文勇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48)和對照組(n=47),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做好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工作,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積極處理,指導患者的睡眠、飲食等。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驗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具體包括基礎護理、飲食指導、心理干預、康復指導等。比較2組患者住院時間、復發次數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住院時間、復發次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9.95±1.22)d vs (15.94±1.77)d、(1.02±0.33)次 vs(3.69±0.87)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2.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復發次數,提高護理滿意度。
冠心病;優質護理;應用效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見惡性疾病,臨床上主要將其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2大類[1]。臨床研究表明,冠心病藥物治療時輔助配合有效的護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優質護理是在“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指導下,響應衛生部提出的在臨床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以提高社會滿意度的要求,結合國內外先進護理經驗總結出的一套科學可行的護理模式。現對本院在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優質護理的臨床優勢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江西省豐城市曲江衛生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可獨立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腎等嚴重疾病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48)和對照組(n=47)。實驗組男27例,女21例;患者年齡52~74歲,平均年齡(63.17±5.50)歲。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患者年齡52~75歲,平均年齡(63.89±5.13)歲。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做好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工作,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積極處理,指導患者的睡眠、飲食等。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驗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基礎護理:為了提高患者的住院環境,對病房等進行護理,做好衛生工作,為患者保持整潔干凈的床鋪,長時間臥床的患者,護理人員還需要對其進行定時翻身、擦背等。生活難以自理者,護理人員要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利于治療。
飲食指導:冠心病患者在飲食過程中,比較易發生食欲不佳的情況,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喜好,選擇有營養的、色澤鮮艷的食物,通過合理的飲食搭配,使得患者能夠營養均衡。護理人員還應該指導患者多飲水,避免發生便秘等情況。
心理干預:冠心病患者知曉自己病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沮喪等情緒,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指導患者以良好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康復指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進而能夠讓患者提高治療效果。康復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夠訓練量過大,加重患者病情。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復發次數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住院時間、復發次數對比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復發次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住院時間、復發次數對比(x±s)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2.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癥,其發病和機體的脂質代謝異常具有相關性[2-4]。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6]。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膽固醇等高熱量食物的食用逐漸增加,使得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7-9]。
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配合適當的護理,可以提高預后。優質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模式。通過開展優質化護理,能夠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從細節著手,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高護理效果。冠心病的治療可通過生活習慣改變、戒煙限酒治療,也可通過藥物治療,抗血栓、減輕心肌氧耗,進而緩解心絞痛[10-11]。
冠心病的發病有多種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等,另外,患者的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過量飲酒等。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治療過程中配合適當的護理,效果更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住院時間、復發次數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實施有效的優質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減少復發次數,縮短恢復時間。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主要為優質護理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及滿足患者的各種生理需要為基礎,護理措施十分人性化和科學化,護理效果明顯,贏得了患者的肯定。因此,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復發次數,提高護理滿意度。
[1] 陳旭紅,肖澤蘭,張燦.冠心病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8(9):139-140.
[2] Nikkheslat N,Zunszain PA,Horowitz MA,et al.Insufficient glucocorticoid signalling and elevated inflamm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comorbid depression[J].Brain Behav Immun,2015,12(15):20-23.
[3] 黃新香.優質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行PCI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1(1):84-85.
[4] 李霞,呂美娜,蔣安俠.優質護理服務對心血管內科患者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5,9(3):229-230.
[5] Gudbjartsson T,Andersen K,Danielsen R,et al.Review 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Part II:Medical treatment,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and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J].Laeknabladid,2015,100(1):25-35.
[6] 姜慧.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13(3):537.
[7] 林海英.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6(33):130-131.
[8] 徐春玲,張秀芝.預見性護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31):122-123.
[9] 饒步群.冠心病介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7(8):127-129.
[10] 黎志革,馮彩霞,鄧藝敏,等.冠心病護理的現狀與進展[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2,8(6):73-74.
[11] 李月華.行為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1):4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54
江西 331136 江西省豐城市曲江衛生院(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