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 潘火英
整體護理在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潘曉 潘火英
目的 分析整體護理在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108例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按照數字隨機雙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行整體護理,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2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心理健康、物質生活、精神功能、生理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空腹血糖為(6.5±1.4)mmoL/L、餐后2 h血糖為(8.0±2.0)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為(8.3±1.8)mmoL/L、餐后2 h血糖為(11.6±2.0)mmoL/L(P<0.05)。結論 在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護理中采用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利于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護理;整體護理
2型糖尿病多見于老年人,為典型慢性終身性疾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則會導致各種器官慢性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僅需要選擇正確治療方式,也需要選擇合理護理方式,積極控制血糖。本研究對54例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采取整體護理,觀察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108例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與WHO中糖尿病診斷標準中2型糖尿病相關標準相符[2];男67例,女41例;年齡60~85歲,平均(72.1±3.4)歲;病程5~18年,平均(11.3±2.4)年;按照數字隨機雙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患者就診時及時向患者講解2型糖尿病基本知識及注意事項,合理飲食,適宜運動。
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1)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就診時,應了解患者心理情緒,采用集體講座及針對性個人教育方法向患者講解2型糖尿病基本知識及相關治療、預防及護理措施,使患者能夠對2型糖尿病有個正確而又全面知識,以此緩解患者恐懼、焦慮情緒。同時護理人員應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采取必要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護理治療。同時要積極開展心理干預活動,積極講述如何保持健康心理,如何做個健康快樂的老人。并加強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需要家屬能夠給予患者必要的關心和體貼,消除患者孤獨感。(2)飲食護理。2型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合理飲食,以清淡、不油膩食物為主,盡量避免油炸、生冷、刺激性食物,以豐富維生素食物為主,少吃多餐,切忌暴飲暴食。(3)運動護理?;颊哌\動前需明確糖尿病控制情況,注意患者心率,通常運動最佳標準為:運動后微汗、呼吸平穩、食欲、睡眠良好、精神放松,若表現疲憊感可休息3 h后體力就恢復。運動前5~10 min可做準備活動,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適宜增加運動量,以免損傷關節、肌肉。(4)用藥護理。患者注射胰島素時,先行寬慰患者,放松情緒。注射動作輕柔,并告知胰島素種類、劑量及注射方法,并明確胰島素不良反應??诜堤撬帟r,應注意降糖藥物種類、作用、劑量等,并堅持不懈,不可隨意更換藥物劑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變化情況,密切觀察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1.4 評價指標 生活質量:采取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心理健康、物質生活、精神功能及生理功能4個維度,每個維度以百分制計算,分數越高,其生活質量也就越高[2]。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心理健康、物質生活、精神功能、生理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x±s,分)
2.2 2組患者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空腹血糖為(6.5±1.4)mmoL/L、餐后2 h血糖為(8.0±2.0)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為(8.3±1.8)mmoL/ L、餐后2 h血糖為(11.6±2.0)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412,2.6417,P<0.05)。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常見慢性代謝疾病,難以治愈,多是積極控制血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時,需長期服藥,長期控制飲食,在此期間患者極易因為擔心并發癥及藥物不良反應,未正確認識到自身疾病及健康狀況,極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并使治療難以取得效果[3-4]。因此重視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措施,對促進患者治療起到顯著效果。尤其是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各項身體功能降低,心理承受能力差,記憶力降低,情緒敏感,合并基礎疾病較多等因素均會使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難以配合,且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質量顯著降低[5]。因此加強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措施,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起到顯著效果。
整體護理是臨床新型護理模式,護理人員不僅需要注意患者自身疾病情況,也需要重視患者所處的環境,密切注意患者心理狀況、物理因素等內容。整體護理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提高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各個環節系統化。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為提供適合患者最佳護理。在整體護理中以患者為中心,使患者能夠接收到最為有效、全面的護理[6-7]。在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中實施整體護理,重視患者心理情緒,待患者入院時積極加強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掌握基本的2型糖尿病知識,以此緩解患者恐懼、焦慮情緒。同時護理人員與患者的積極溝通交流,并加強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從家庭干預方面,使家屬能夠給予患者必要的關心和體貼,消除患者孤獨感。另外,加強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及用藥護理,使患者能夠得到全面護理,以此從日常生活中積極改善患者疾病[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心理健康、物質生活、精神功能、生理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由結果可以看出,加強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滿足患者精神、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精神和生理功能及物質生活,以此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加強患者整體護理,可明顯控制患者血糖,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總而言之,在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護理中采用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利于血糖控制,效果顯著。
[1] 宋效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的護理干預[J].臨床護理雜志,2007,6(1):11-12.
[2] 黃東英,張一丹.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6):57-58.
[3] 郭春華.高齡高血壓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動態血壓變化分析[J].中外醫療,2014(33):104-105.
[4] 孔德玲,白利萍,李小莢,等.老年糖尿病失眠患者486例護理干預[J].陜西醫學雜志,2009,38(11):1564.
[5] 潘培育.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4):121-122.
[6] 馬朝斌.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干預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5):8-10.
[7] 龐彩娣.人性化護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藥物與人,2014,27(8):242.
[8] 黃利鋒.全程強化健康教育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7):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64
江西 332200 瑞昌市中醫院 (潘曉) 贛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潘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