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地佐辛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效果分析
張海霞
目的 探討地佐辛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58例,隨機均分為2組(n=29),其中觀察組靜脈注射地佐辛,對照組靜脈注射芬太尼。比較2組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 2組在氣管插管時較好地抑制了插管反應,對照組MAP、HR水平下降較顯著,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蘇醒即刻,對其進行VAS評分,2組的VAS評分分別為:(2.21±1.25)分、(4.19±1.02)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的BCS評分分別為:(2.79±1.48)分、(1.19±0.95)分,觀察組的B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蘇醒1 h后,2組的VAS評分分別為:(2.14±1.11)分、(2.24±1.19)分,2組的BCS評分分別為:(2.81±1.69)分、(2.77±1.17)分,2組VAS和BCS評分差異無統計意義;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全身麻醉手術中采用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的應激反應,對患者影響較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地佐辛;氣管插管;應激反應
地佐辛作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物,屬于本嗎啡烷類衍生物,能夠拮抗μ受體并激動k受體,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對呼吸的抑制程度較低,且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有效降低患者焦慮、煩躁等不適感[1]。近年來,地佐辛逐漸被應用到全身麻醉誘導、抑制氣管插管反應的手術中,但相關報道較少。為探討地佐辛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選擇實施上身麻醉手術的患者58例,觀察組靜脈注射地佐辛,對照組靜脈注射芬太尼,比較2組的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人民醫院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3.25±4.19)歲;體質量45~75 kg,平均體質量(60.36±10.25)kg;ASA分級為1~2級。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n=29),其中觀察組靜脈注射地佐辛,對照組靜脈注射芬太尼。2組在年齡、性別、體質量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30 min,肌注0.5 mg阿托品,咪唑安定0.04 mg/kg,進行麻醉誘導。2組均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5 mg/kg,異丙酚1.52 mg/kg,順式阿曲庫銨0.2 mg/ kg,迅速誘導氣管插管,觀察組加注地佐辛0.2 mg/kg,對照組加注芬太尼5 μg/kg。手術過程進行麻醉維持時,要靜脈泵入芬太尼、異丙酚、順式阿曲庫銨起到鎮痛效果,保證麻醉深度達到要求[2]。在術前10 min要注射負荷量,觀察組加注地佐辛0.1 mg/kg,對照組加注芬太尼1 μg/kg。患者清醒拔出導管以后,要接術后鎮痛泵。之后送入麻醉恢復室。密切監測患者的體征變化[3]。
1.3 觀察指標 血流動力學變化:在麻醉誘導前(T0)和氣管插管(T1)時,分別記錄患者的MAP、HR變化。鎮痛鎮靜效果:在患者蘇醒時(t0)和蘇醒后1 h(t1)觀察。
VAS評分標準[4]為:0:無疼痛;1~3:患者可承受的疼痛;4~6:影響患者休息,尚可忍受;7~10:疼痛明顯,難以忍受。
BCS評分標準[5]:0:持續疼痛;1:咳嗽時疼痛明顯;2:咳嗽時輕微疼痛;3:深呼吸無疼痛;4:咳嗽無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血流動力學變化 2組在T0時段,MAP和HR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和T0時段比較,觀察組的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MAP和HR下降顯著(P<0.05);T1時段,觀察組MAP(90.49±1051)和HR(76.21±10.78)顯著高于對照組MAP(67.58±9.45)和HR(62.08±10.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2組VAS和BCS評分 2組蘇醒即刻對其進行VAS評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B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蘇醒1 h后,2組VAS和BCS評分差異無統計意義。見表1。

表1 2組不同時段的VAS和BCS評分(x±s)
2.3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蘇醒期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氣管內插管術是臨床麻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患者實施全麻術時維持患者呼吸的關鍵技術。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發現氣管插管術有較多的反應癥,容易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反射性反應。地佐辛作為受體激動-拮抗藥,能夠拮抗μ受體并激動k受體,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對呼吸的抑制程度較低,且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有效降低了焦慮、煩躁等不適感[6]。芬太尼作為人工合成的鎮痛藥物,對μ受體起到激動作用,具有很強的鎮痛效果,但不良反應較多,如嘔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地佐辛不良反應較少,患者在手術后的腸道功能恢復也較快,術后康復效果較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地佐辛在麻醉誘導方面,效果顯著優于芬太尼,不僅降低了心血管反應,也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處于穩定狀態[7-8]。2組在氣管插管時較好地抑制了插管反應,對照組MAP、HR水平下降比較顯著,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B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手術中,采用地佐辛,可有效抑制麻氣管插管期的應激反應,對患者影響較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任鵬程,安麗君,呂海港,等.地佐辛抑制全麻氣管插管期應激反應的效果[J].江蘇醫藥,2011,7(8):54-55.
[2] 楊清存,任柏林,馮艷平.不同劑量地佐辛對老年患者氣管插管時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3,7(13):201-202.
[3] 梁軍.腹腔鏡全麻手術中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鎮痛的應用評價[J].當代醫學,2013,19(10):45-46.
[4] 黃光偉,劉曉歐.地佐辛與噴他佐辛應用于全麻插管誘導的比較[J].內蒙古中醫藥,2013,5(10):23-24.
[5] 張再莉,劉海梅,李曉倩,等.不同劑量地佐辛用于全麻誘導氣管插管反應[J].中國醫師雜志,2013,5(13):306-307.
[6] 閆諾,楊程,陳寧.地佐辛用于全麻氣管插管誘導的可行性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4(6):52-53.
[7] 王敦亮,孟志艷,王秘群,等.地佐辛聯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3,8(30):44-45.
[8] 金永俊,洪永柱,金蘭.地佐辛抑制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反應的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4(1):154-1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94
江蘇 223499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人民醫院麻醉科(張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