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 要:地下管線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埋藏在地面以下,不容易進行觀察和探測。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信息技術,科學采集各種管線信息,建立數據庫,并建立動態更新機制,開發科學、準確、完整、動態的管線信息系統。
關鍵詞:地下管線;管線信息系統;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 TU9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既可以查閱局部地區管線的各種細節,又可以瀏覽區域管線的宏觀分布;既可以研究單種管線情況,又可以了解各種管線的整體分布關系;既可以用以指導工程施工,又可以用來做規劃或者管線設計,使管理工作得心應手。
2 某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建立
管線綜合管理系統采用C/S架構搭建,利用ArcSDE空間數據引擎,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桌面程序利用ArcSDE直接訪問服務器的管網數據。系統總體結構可以概括為:一個標準,一個統一數據庫,六大功能模塊,兩套機制,如圖1所示。
2.1 管線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平臺
綜合管線系統軟硬件的選擇應根據城市的大小、用戶需求、經費狀況、技術人員素質等多因素綜合決定。根據葫蘆島市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綜合管線系統在Visual Studio 2008平臺下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Engine進行二次開發。開發語言為C#。
ArcGIS Engine是在ArcGIS 9.0中發布的。ArcGIS Engine 是一組完備的并且打包的嵌入式GIS 組件庫和工具庫,開發人員可用來創建新的或擴展已有的桌面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將GIS功能嵌入到已有的應用軟件中,如自定義行業專用產品;或嵌入到商業生產應用軟件中,如Mirosoft Word和Excel;還可以創建集中式自定義應用軟件,并將其發送給機構內的多個用戶。
2.2 管線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的設計
對于矢量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庫,采用的是ARCINFO軟件提供的數據庫結構(Geodatabase),將數據寫成*.mdb即Access數據庫格式,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結合在一起。即在空間上和屬性上,把數據組織成一個整體;在內容上,把數據組織成層(Layer)結構。在內容上,劃分為五類,見表1。
根據系統對管線數據的要求,同時考慮到管線數據的統一的信息格式,設計統一定的管線數據層屬性結構。收錄的信息包括:管線類型、起始點號、終止點號、起點埋深、終點埋深、埋設方式、材質、管徑、流向碼、權屬單位、建設年代、上點管頂標高、下點管頂標高、標注。
2.3 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功能設計
2.3.1 系統主界面
系統采用第三方控件DotNetbar,其靈活的樣式以及豐富的色彩,使系統界面更加美觀,同時DotNetbar還可以實現Office風格的界面。
2.3.2 圖形基本瀏覽與操作模塊
圖形操作工具:放大、縮小、漫游等。
各種圖形疊加瀏覽功能:實現地形圖、地下管線圖、航片衛片圖疊加顯示瀏覽功能。
按管線類別:按照地下管線類別,只查看選擇類別的管線圖形。
2.3.3數據查詢統計模塊
(1)查詢地物的屬性:
通過選擇工具選擇需要查詢的管點或管線,屬性信息顯示在控制窗口的屬性欄中。點擊地圖窗口中的某個要素,系統自動彈出屬性窗口,其中高亮顯示的為選中的地物要素。
(2)條件查詢管線點、管線屬性:
選擇范圍:根據輸入的管線點和管線屬性查看管線圖形和相應屬性。范圍選擇查看要素屬性,同時滿足當點擊屬性窗口要素列表時,地圖窗口自動跳轉到該要素,并將其居中高亮顯示。
2.3.4 數據入庫和更新
綜合管線建庫與入庫是綜合管線數據經過監理檢查以后所進行的工作,它包括兩部分的工作,其一是經過普查獲取的綜合管線數據,其二是經過動態更新后得到的管線更新數據。
主要功能分為三大類:數據入庫,管線編輯,系統管理。
2.3.5 數據輸出打印模塊
實現方便易用的圖形打印輸出。打開打印預覽視圖,顯示打印工具欄,可在打印圖形上添加圖幅號等信息,并繪制格網。可選擇打印樣式,包括柵格數據和矢量數據。
結語
地下管線信息用傳統的方法來修改圖紙,則存在可靠性差、精度差、勞動強度大等困難,給管線成果的應用帶來障礙。因此建設地下管線管理系統是從長遠考慮,建立地下管線管理系統能夠避免管線管理方面的重復投資,從而降低地下管線管理的整體成本。
參考文獻
[1]欒喬林.神東礦區綜合管線圖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