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田
美聯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5:4的投票結果宣布同性婚姻在美國合法化。2015年6月26日變成了一個被紀念,被許許多多人慶祝的日子。一時間世界各地彩旗飄飄,香檳、眼淚、拍照,Facebook, Twitter,朋友圈,到處都在刷屏,為美國叫好,說這是美國高法的一小步,人類民主、自由、人權進步的一大步。
真是這樣嗎?這能代表民主嗎?9個大法官的投票,而且僅一票之差能多大程度體現國民意志?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長達29頁的文章中他從法律的角度批判了這一次投票和投票結果,他說:“最高院做出了驚人之舉:強制每個州允許并且承認同性婚姻。許多人會為此感到歡欣鼓舞。但是對于那些相信法治,而不是人治的人來說,多數法官的決定是令人沮喪的。”“多數法官今天的決定代表著他們的意愿,而非法律判斷。他們所宣布的權力在憲法和最高院的先例中沒有根據。多數法官明確拒絕了司法審慎,忽略謙遜,公開依賴于他們想根據自己的‘新見解’重塑社會的欲望。”——回到“民主”的討論:沒有法律基礎的民主,不成其為民主。美國同性婚姻通過9個法官的投票實現了程序上的合法,但這并不能跟民主畫等號。這9張票,既沒有堅實的法律根據,也不具備民意基礎。
再說“自由”,其實婚姻本來就是反自由的,成功鉆進了藩籬還說是自由的勝利?“婚姻”這樣的組織形式,雖說有利于社會穩定、人口發展,但是本質上是非自然、反自由的,類似的組織形式還有“國家”,這些都是人造概念,目的在于確保人口的有效管理,從而實現人類的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婚姻必和生育及生育可能相關聯,這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同時也是家族、社會、國家的關切。同性婚姻無法通過自然手段實現生育,因此同性戀者的結合大可不必歸類為“婚姻”以實現社會管理。
“人權”是同性戀維權者口中聽到的最多的詞。人生而平等,不久前蔡康永先生也在節目中說“我們不是妖怪”,潸然落淚,讓人心生惻隱。同性戀權益確實需要保護,甚至可以通過立法,防范懲戒對同性戀者的歧視或傷害。同性戀者有對家庭的渴望,那么社會就尊重、承認并無歧視地配合實現他們的渴望,如果愿意,他們還可以進行同居登記,便于人口記錄。
有科學報告說,其實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同性戀潛質。還有調查表明,當今世界的很多同性戀,尤其是男同,其實并不一定是心理上的男同,只是追求肉體的滿足。翻看史書,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貴族老爺家養幾個美男子做性奴就跟當下去K廳請小姐一樣,雖不光天化日,但也蔚然成風,而那些貴族老爺同時也眷戀女色,娶妻生子,尋花問柳,樣樣不耽誤。宣揚人權,維護同性戀權益,但同時也要有尺度,不要讓同性戀愛和性愛成為時尚。
15年前,荷蘭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實現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到26日天以前,已經有22個國家先后邁出了這一步,但是從沒有見到世界范圍內,包括中國有如此大的輿論反響。美國常常一句“普世價值”就被罵成狗,這次通過同性婚姻卻受到如此程度的關注和追捧,這究竟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