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堅定的信仰始終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人的變化首先起源于思想上的變化,要做到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不犯錯誤、不出問題,最重要的是打牢思想根基,做好思想上的防范工作。
如何防范腐化墮落,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在抗洪中防范“管涌”的問題。這是個專業術語,蟻穴、鼠洞或低土層、壩底等經水侵蝕造成的江水滲漏,稱之為“管涌”。一個小小的“管涌”,倘不及時處置,就足以讓數百米的大堤瞬間土崩瓦解,造成物毀人亡的嚴重后果。人的大腦就像一座大堤,也會時常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蝕,鼠噬蟻蛀,思想上也容易出現“管涌”,如果修補不及時,也會使人走向毀滅。因此,“管涌”雖小,不可小視。
防止“管涌”要靠正確理論引領。正確的思想理論灌輸是保持思想健康的根本。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固本培元,不斷涵養我們的精神家園。黨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長期而復雜,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在這種復雜環境面前,有的人由于理論基礎薄弱,難辨良莠,容易產生無所適從之感,甚至會被拔根去魂,滑向錯誤的泥淖。如何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是當前最大的一項政治任務,是我們必須正視和回答的緊迫課題。堵住思想上的“管涌”,就要學深悟透理論,解決好信仰信念問題,真正夯實思想基礎,保證在林林總總的思潮和“燈紅酒綠”的誘惑面前,思想的大堤始終堅如磐石。
防止“管涌”要靠良好道德支撐。良好的道德修養是我們保持思想健康的前提。為政者要自覺修好官德,堅持“吾日三省吾身”,要有立黨為公之心、勤政為民之績、廉潔自律之行。要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切實增強公仆意識。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發展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要摒棄權力私有化、商品化的傾向,時刻想到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自覺做到慎初慎微慎獨慎終。
防止“管涌”要靠健康情趣熏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道德修養,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先進思想文化可以培養健康高雅、益于身心的生活情趣,使精神生活充滿歡樂。情趣低下,追求低級趣味,思想的免疫力就會下降,遇到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和腐朽的思想影響,就會形成“管涌”。紀檢監察機關在對貪官蔣尊玉住宅搜查時發現:偌大的豪宅里,卻遍尋不見一本書籍,書柜里擺放的是名煙名酒、玉器、字畫等,放在床頭的唯一一本書還是“少兒不宜”讀物,甚至還布置了一間佛堂,供奉了十幾尊佛。由此可見,蔣尊玉的情趣多么低劣、粗俗。讀書修身、陶冶心智歷來是從政者的素養必修課。黨員干部要堅持業余時間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用健康高雅的情趣代替低級趣味的嗜好,是預防“管涌”的有效方法。
防止“管涌”要靠精業敬業充盈。強烈的敬業精神是我們保持思想健康的不竭動力。一個人如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干好本職工作上,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就能夠自覺抵御外界干擾、侵蝕和誘惑,把有限的時間都用在干事創業上。就像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那樣,為民殫精竭慮、夙夜為公,思想上哪還能產生“管涌”?因此,黨員干部應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作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
防止“管涌”要靠嚴格規矩校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必須懂規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都得按規矩來,不能隨心所欲、百無禁忌。從近些年發生的貪腐案件看,思想上的松懈、制度上的松弛,是誘發腐敗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警惕思想上的“管涌”,保持黨員干部思想上的純潔,就要維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時時處處在法規的約束之下,不留“暗門”,不開“天窗”,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有效預防“管涌”的產生。
(作者單位:沈陽鐵路局蘇家屯機務段)
□本欄編輯/程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