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入】
層層鋪墊法,亦稱巧鋪妙墊法。它是指寫作文時,為情節的展開及高潮的到來,醞釀氣氛,作好準備,鋪平道路的一種寫作方法。使用層層鋪墊法,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使讀者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立意,發掘文章的主旨,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如清代文學家紀昀在《河中石獸》一文中,便運用了層層鋪墊的寫作技法:先以寺僧尋石獸未果為講學家闡明自己的看法作鋪墊,突出講學家的看法使“眾服為確論”,并通過講學家評價寺僧“顛”來寫出他對自己看法的自信。之后,又用老河兵的一番話,加上“果得于數里外”的結果,既推翻了講學家的觀點,又表現出講學家的“不更顛乎”,極具戲劇性和諷刺意味。
綜上所述,同學們在運用層層鋪墊法行文時,首先要注意層與層之間必須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如量變引起質變、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等都可以作為聯系、鋪墊的依據;其次,要合乎情理,鋪在情理之中;第三,要落墨出奇,鋪在意料之外。
【即學即練】
1.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面的問題。
題柳亭送別圖
□[明]徐 渭
東邊一棵樹,西邊一棵樹。
南邊一棵樹,北邊一棵樹。
縱有碧絲千萬條,哪能綰得行人住?
(1)詩歌前四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行文?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態度?請用一個四字詞語進行概括。
2.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我想變成一條狗
□邵火焰
這是一堂語文課。
為了激發同學們的想象能力,邵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目:“假如你具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能力,你最想變成什么?請說說原因?!?/p>
題目一拋出,教室里就活躍起來,全班40個同學,有39個同學的手舉了起來。邵老師開始點學生回答了。
劉耀說:“我想變成愛迪生,發明很多很多東西,造福人類?!?/p>
掌聲響了起來。邵老師說:“好,有遠大的理想。”
張九天說:“我想變成一艘軍艦,去守衛我們國家的釣魚島。”
掌聲響了起來。邵老師說:“好,有一顆愛國心?!?/p>
楊軍說:“我想變成一只小鳥,玩遍世界各地?!闭坡曧懥似饋怼I劾蠋熣f:“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華沙說:“我想變成莫言,也寫一部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掌聲響了起來。邵老師說:“好,有抱負。”
梅玉說:“我想變成一個世界名模,有好多漂亮的衣服穿。”掌聲響了起來。邵老師說:“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劉寧斌說:“我想變成美國總統,平息世界上所有的戰爭。”掌聲響了起來。邵老師說:“好,熱愛和平?!?/p>
鄒茜說:“我想變成人民幣,人見人愛?!闭坡曧懥似饋?。邵老師說:“好,可以理解?!?/p>
……
39名同學都發言完了。最后只剩下一個沒有舉手的小女孩沒有回答,小女孩名叫徐玲麗,是今年剛從農村轉來的。
邵老師點了徐玲麗的名,并鼓勵她也像同學們一樣,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徐玲麗站了起來,囁嚅了半天,才紅著臉,小聲地說:“我……我……我想變成一條狗?!?/p>
靜了幾秒鐘后,教室里突然爆發出了一陣大笑。
邵老師示意同學們安靜下來。邵老師問:“徐玲麗同學,能說說原因嗎?”
徐玲麗的眼淚流了下來。她哭泣著說:“我家在大山深處,爸爸媽媽一年到頭在城里打工,我爺爺早早就去世了,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夜晚來臨時,我和奶奶好怕好怕,幸虧我家的那條狗給我們做伴壯膽。現在我被爸爸媽媽接到城里來讀書了,只有奶奶一個人在家。前幾天奶奶打來電話說,那條狗被人藥死后偷走了,奶奶一個人在家一定很怕很怕,我就想變成一條狗……”
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得到很多同學的啜泣聲,邵老師的眼眶也紅了。
(選自《大家教育周刊·教育人生》2014年第10期)
(1)文章這樣擬題有何好處?
(2)選文在敘述時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技法?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3)如果你也是班上的一員,在聽到徐玲麗同學的回答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